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曾在《地道战》、《地雷战》等多部经典抗日电影中,扮演阴险毒辣日本军官的王孝忠,私底下不仅人品俱佳,更是重情重义。
然而,他命运多舛,却将一生贡献给了电影艺术。
晚年被病痛折磨,仍然不忘对外孙的培养,让他成为自己的事业接班人。
那么,王孝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用一生去扮演日本人?他晚年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1957年,八一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上映,这部电影是我国经典谍战片。
横穿数十年的时光,改编成多部电影和电视剧,甚至在话剧和歌剧里都有完美展现。
故事讲述的是在抗日初期,蒋介石就与日本法西斯暗渡陈仓,企图联合日寇对突袭我党。
发现蒋介石的阴谋后,延安党组织派遣地下党潜入敌后,将他们的讯息通过电台传到党中央。
结果这些英勇的地下党,被日寇发现后逮捕到监狱,并对他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
其中为首的日寇名叫中村,他留着日本法西斯标准的小胡子,戴着眼镜,总会一脸阴险狡诈的逼供地下党。
为了逼出地下党道出实情,他不惜以非人的手段对地下党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
因此,观众们不仅看到当年地下党为了心中的信仰经历的非人待遇,更是对日寇们痛恨的咬牙切齿。
尤其是阴险狡诈的中村,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
而扮演中村的演员,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他就是我国著名演员王孝忠。
当时拍摄电影,想要还原日本法西斯的毒辣和阴狠,必须要牺牲自我的形象,但这也意味着此后的戏路定型。
可王孝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他第二部作品,那时候王孝忠尽管不出名,可是他为了完整表现出日本军官的阴毒,还特意做了审讯的功课。
因此,让很多观众都误以为王孝忠就是日本人……
此后,他还在《地道战》和《地雷战》等多部抗日电影中,都出演过日本军官。
而他扮演的日寇,与同期其他抗日电影的日本军官有很大区别。
王孝忠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甚至还特别聪明,与八路军和民兵们斗智斗勇,丝毫不落下风。
因此,观众们观看他主演的电影,总会为八路军捏一把汗。
甚至,有人流传王孝忠就是日本人,因此他才对日寇这么了如指掌,面对啼笑皆非的流言,王孝忠低调不语。
那么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王孝忠对日寇了如指掌?
屈辱的学生经历王孝忠1929年出生于东北,不到三岁东北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此后,东三省沦为日寇的殖民地,东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好在王孝忠家境富裕,虽然日寇的铁蹄占据了东三省,但在父母的庇护下,他还是能够上学读书。
但那时候的东三省学校都全面实行日语,学习的科目也大多与日本相关,包括历史和语言都与日本息息相关。
王孝忠深知,这是日本人想要抹去中国人的记忆和血液,想要他们忘记历史和被侵略的屈辱。
但作为中国人的王孝忠,誓死不愿屈服日本人的怀柔政策。
尤其是在体术课上,那些日本教官和老师,会借着教学体术、柔道等课程,趁机下重手,伤害中国学生。
而国人面对他们的霸凌和凌虐,敢怒不敢言,于是,这份血泪仇被王孝忠牢牢的记在心里。
好在经过我国人民不懈努力和斗争下,我国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迎来了东北解放。
那时候,王孝忠就决心做一名演员,他要揭发日寇的丑恶行径。
他要通过自己的方式,让我国人民铭记历史,于是王孝忠加入了八一制片厂工作,而王孝忠扮演日寇的形象大获成功!
无论是《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中村,还是《地道战》中的山田,他不仅诠释了日寇的阴狠毒辣,更是展现了日本法西斯专业的战略战术。
很多观众看到王孝忠的日寇一出场,就深知这场仗不好打。
而王孝忠曾经多年与日本人接触,他也清楚日寇绝非善类,他们对我国研究极为透彻,因此抗日战争才会打的如此艰难。
所以,在扮演日寇的时候,王孝忠并非只是脸谱化的诠释日寇形象,反而融入了他过去对日本的了解和知识,也让观众们了解到,我国取得胜利的不易。
但由于他扮演日寇的形象太过成功,反而招来了祸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尽管王孝忠扮演日寇太过成功,可时间越久,观众越觉得他本人的人品也如角色那样恶贯满盈。
一开始只是误会,结果流言越来越真,最后王孝忠被人民抵制,要他离开八一制片厂。
万般无奈之下,王孝忠只能依依不舍的离开工作十多年的八一制片厂,转战珠江,加入了珠江制片厂。
在这里他沉寂多年,也在思考自己是否要转变戏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直到改革之后,重心向经济转移,于是王孝忠终于迎来了第一部“好人”电影,即《皆大欢喜》。
他在这部电影里扮演王厂长,虽然起初的形象是一名市侩精明的商人,好在最后浪子回头,配合政府与人民工作,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前半辈子扮演了日本人,如今扮演脚踏实地的好人形象,王孝忠轻而易举的完成了转型。
同时,他的表现也让观众们感到亲切生动,因此王孝忠再次收获了观众们的喜爱和掌声。
之后王孝忠又拍了数部电影,但因为身体欠佳,不得不退休颐养天年。
可由于过去拍电影过于投入,身体早已被旧病缠身,因此王孝忠晚年生活极为痛苦……
好在他育有三女,并且将这三个女儿一视同仁,女儿们一个比一个出息,留在家中相继照顾父亲。
而王孝忠的外孙郑琨,从小与他生活在一起,在外公耳濡目染之下,长大后他也投入文娱业。
并且,他在两广地区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有过多部代表作。
面对外孙的成就,王孝忠倍感欣慰。
三个女儿孝顺,事业有人继承,身后事了结之后,他于2916年与世长辞,结束了精彩的一生!
结语:老一辈的演员们在演戏方面都有自己的信念,他们虽然是演员,可仍身体力行的去为社会作贡献。
因此,他们的作品总是发人深省、醍醐灌顶,希望当下的年轻演员们可以向老演员们学习,才能制作出色的精神食粮。
来源:娱乐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