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一位母亲为给听障女儿安装人工耳蜗而铤而走险、因传播淫秽物品罪入狱,观众是该为她的母爱落泪,还是为她的罪行愤怒?
当一位母亲为给听障女儿安装人工耳蜗而铤而走险、因传播淫秽物品罪入狱,观众是该为她的母爱落泪,还是为她的罪行愤怒?
赵丽颖主演的《向阳花》将这一道德困境赤裸裸抛向公众,上映3天票房破亿,豆瓣开分8.7,却在社交媒体掀起激烈骂战。有人说它是“底层女性史诗”,有人痛批“美化犯罪”,这部撕开现实伤疤的影片,究竟触碰了哪些社会神经?
争议一:苦难叙事VS美化犯罪——穷人的恶该被原谅吗?
高月香(赵丽颖饰)的犯罪动机直戳社会痛点:一个单亲母亲为救女儿,不得不在法律边缘游走。影片中,她被捕时攥着女儿听力诊断书的特写镜头让无数观众泪崩,但争议随之而来。
2021年武汉母亲为救白血病女儿网络筹款被骗后盗窃药物,舆论曾集体为其求情。“穷是原罪,母爱无价”的呼声在弹幕刷屏。
反对者则搬出法律学者观点:“若因苦难合理化犯罪,社会秩序将崩塌。影片刻意弱化淫秽物品对青少年的危害,是危险的价值观输出。”
导演的回应意味深长:“我们拍的不是非黑即白的审判,而是困在系统里的蝼蚁如何寻找光。”
争议二:监狱姐妹情VS现实毒友谊——女性互助是童话还是真相?
高月香与毛阿妹(李梦饰)从狱中到狱外的共生关系,被赞“年度最动人女性情谊”,却也遭质疑“乌托邦式美化”。
真实狱警匿名爆料:“女监霸凌、举报成风才是常态,抱团取暖?概率不到1%。”
但“创伤群体间的救赎纽带确实存在,云南‘女子贩毒村’中就有多人因互助戒毒重生。”
影片中“黑妹”出狱后被家人抛弃,与高月香蜗居地下室卖炒粉的片段,让刑释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受到关注。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刑释人员再就业率不足30%,比男性低22%。
争议三:赵丽颖转型VS流量原罪——“农村戏专业户”能演好底层恶女吗?
赵丽颖素颜出演吸毒女、街头摊贩、监狱囚徒,一场被房东当众撕碎暂住证的戏,颤抖的嘴角和充血的眼球被北影教授评为“教科书级崩溃戏”。但质疑声不绝于耳:
“流量明星演苦难就是消费底层!”——某大V发起投票,57%网友认为“形象太体面,不如用素人演员”。
粉丝晒出幕后花絮反击:赵丽颖在城中村体验生活2个月,为角色增肥10斤,指甲缝长期残留街边摊油渍。冯小刚导演更放出狠话:“她要真像贵妇,我第一个换角!”
当“向阳花”开在粪土上,我们该歌颂坚韧还是质问制度?
影片最诛心台词“真正的希望不在花朵绚烂,而在根系于黑暗中延伸”引发两极解读:
有人呼吁:“全国听障儿童超80万,人工耳蜗纳入医保城市不足40%,我们需要更多制度性托底。”
也有人冷嘲:“穷人只会抱怨,你看高月香出狱后直播带货月入3万,成功学在哪都适用。”
而镜头里,高月香们蹲在暴雨中抢拾被掀翻的摆摊食材时,画面右上方“文明城市”标语正在霓虹中闪烁。
《向阳花》的爆火,恰恰印证了社会的集体焦虑:当房价、医疗、教育等压力压垮普通人,我们究竟该教会孩子“拼命努力”还是“推翻大山”?
正如影片结尾那个镜头——高月香们组成的“人链”在废墟中传递砖瓦,远处,新城建设的塔吊正将她们的棚户区推入尘埃。这场争论没有答案,但它至少撕开了沉默的大多数。
来源:橘子味的小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