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就是说,整个事件只是执行了一半,对检举人的调查还没有开始,因为一方当事人的强势,可能在调查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既然这事已经开始,必须有一个结果才能对双方有一个交代。
也就是说,整个事件只是执行了一半,对检举人的调查还没有开始,因为一方当事人的强势,可能在调查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既然这事已经开始,必须有一个结果才能对双方有一个交代。
自文今山被调入过去的十九连,政委就对文有不好的印象。一方面可能受来自临海一队的棋友张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收到连里的匿名举报信,只是因为团长的看法不同,故没有做处理。但心里总瞧着文不顺眼。尤其他听张达说了文在原农垦局的所作所为。更觉得文的为人太差。
时间又过了一天,文今山和陈丽丽都被组织到不同的地方学习去了。
王干事又带队来到连里。
因主要干部不在,故调来农业技术处丁台生来临时代连长。
丁台生多年前曾在连里当过队长,如今又回来了。老知青都心情好了起来。
王干事先找了小腊子谈话,详细询问了雨夜的详细情况。并问是否有证据。小腊子说了人证,并提到了我。关于物证,小腊子说应该有,但是照相机底片被雨水浸过已无用了。
王干事跟我很熟,就找了我。
没想到,这事又牵连到我。真是百口难辩了。我只是把那天的情况给简单地复述一遍,并强调我只是被动地去当观察者了,也没亲眼看到室内的情况,都是听小腊子说的。
“你放心,我会替你保密的。”王干事说。
我说“那天,文连长到陈丽丽宿舍去是真的,听说有好几个人看见了。”
“都有哪些人?”
“我也不太清楚,只是知道薛建兴看见了。”
根据我提供的线索,王干事顺藤摸瓜。共找到三个目击证人。但只是从屋外看见过文连长的身影。
当然,对夏建国、张一初也进行了约谈。
又调查了一天,也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关键点还是在小腊子身上。但小腊子的眼见为实还是显得证据不足。但是通过调查,文今山在连里专横跋扈、肆无忌惮、欺压战士的事,可听说了不少。
到傍晚,王干事回了团部。可下了工的连里人,却又聚在连部前的空场上,议论纷纷。搞不清团部调查组都查到哪些内容?这位连长会不会被处理。
也有几个与文连长走得近的班长排长,躲在宿舍里商量,这次事件,会不会牵涉到自己。
而夏建国等人却认为,这次反对文今山的事,由于证据不足,可能会黄掉,功亏一篑。弄不巧,文今山会东山再起。到时小腊子的麻烦就大了。
夏建国毕竟是上过正规大学的知识青年,如果说是在这件事上扳不过来。可以从另一方面来扳倒文今山。
怎么做?夏建国说“咱们可以写联名信,将文今山在连里胡作非为,横行连里,搞极“左”一套、打击普通群众的恶行揭露出来。并强烈要处理文今山。”
“这样做有用吗?”张一初说。
“只要我们征得70%以上的群众签名,肯定会有用的”
“说干就干。”夏建国对我说“小林,还是你来起草吧。你文笔好。”
来源:易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