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刻画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其中,瞿恩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勇往直前,杨立青则从一名普通战士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而杨立仁则在家国情怀中挣扎徘徊。这些角色使得剧情更加丰富,故事也更加引人入胜。然而,剧中有一个角色却引发了观众的普遍不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刻画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其中,瞿恩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勇往直前,杨立青则从一名普通战士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而杨立仁则在家国情怀中挣扎徘徊。这些角色使得剧情更加丰富,故事也更加引人入胜。然而,剧中有一个角色却引发了观众的普遍不满,那就是政工干部穆震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角色备受争议呢?
【被看轻的穆震方】
对于穆震方这个角色,我认为要客观评价。尽管他起初对杨立青的态度存在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政治工作和情报领域确实展现了出色的才干,并做出了重要贡献。
很多人对穆震方有看法,主要是因为他对杨立青的态度。他们俩以前在黄埔军校是同学,关系还算不错。后来杨立青投身革命,在战场上立了不少功。就算穆震方不念旧情,但如此粗暴地对待一个为革命做出贡献的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那么,穆震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穆震方与杨立青不仅是黄埔军校的同窗,还曾并肩参与北伐战役。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考进黄埔军校并投身北伐的青年,多半怀揣着崇高的志向与信仰。他们选择踏入这所军校,正是为了探寻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穆震方和杨立青虽然同窗共读,但两人的背景却截然不同。穆震方来自铁路工人家庭,是无产阶级的代表,可谓根正苗红。相比之下,杨立青的出身显赫得多,他的父亲杨廷鹤曾在政府担任要职,与当时的军阀董建昌关系密切。杨立青从小生活优渥,与穆震方的草根身份形成鲜明对比。正是这种出身差异,使得穆震方最初对杨立青心存芥蒂。
在武器库的角落里,穆震方与杨立青的首次摩擦悄然上演。穆震方满怀信心地走向杨立青,提议他加入一个精英团体。他原以为杨立青会欣然接受,不料对方却以讥讽的口吻回绝了他的邀请。
对杨立青而言,这个组织本身并不重要,但他认为穆震方没资格来跟他谈这件事。在他看来,穆震方在黄埔军校的军事表现平平,没什么特别之处。然而,杨立青当时并未意识到,一个人的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军事素质上,组织才能和思想水平同样关键,而这两点恰恰是穆震方的强项。
年轻的穆震方一向自信满满,可杨立青的轻蔑态度却让他火冒三丈。他引以为豪的成就,在杨立青看来根本不值一提。虽然穆震方是个经验丰富的工人战士,但面对才华横溢的杨立青时,内心难免有些底气不足。杨立青的反应更是让他这种不自信的情绪被无限放大。这让我想起了《大宅门》里的郑三旦,他以前见到白景琦连大气都不敢出,可新中国成立后,立刻变得趾高气扬,甚至敢和白老七正面叫板,完全不顾白家往日的恩情。
【激进的穆震方】
那场枪械室事件给穆震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多年后当他担任保卫委员,负责审查杨立青时,一开口就提到了当年的那件事。
此刻的穆震方,内心对牺牲战友的悲痛全部转化成了对杨立青的恨意。尽管他一见到这位昔日同窗,怒火就瞬间涌上心头,难以抑制。
穆震方在调查杨立青的过程中,掌握的证据其实并不扎实,最终促使杨立青离开并结识了白凤兰。剧中这一情节的刻画,让不少观众对穆震方产生了负面印象,他因为个人恩怨,变得如此偏执和不讲道理。
细想之下,这个情节让人不寒而栗。假如杨立青没有主角光环加身,他能否活下来真不好说,那个年代像穆震方这样的人确实存在。更可怕的是,几十年后,一些更加专横粗暴的人掀起了更大的动荡。
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思想的沉淀,穆震方逐渐褪去了年轻时的锋芒,变得更加成熟稳重。这种转变正是我们组织培养和熏陶的结果,看到他的成长,我们内心也感到一丝欣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们更加坚信组织的力量和价值。
关于穆震方和瞿霞的关系,有人认为是穆震方在背后对杨立青使绊子,但我并不这么看。实际上,这件事的主导权在瞿霞手里,如果瞿霞没有这个意思,穆震方就算有心思也难成事。我更倾向于另一种看法,穆震方对瞿霞的感情并非简单的男女之情,而是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瞿恩当年的风采,这让穆震方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安慰。
来源:一只翼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