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曾经有人提出“戏子误国”,整顿迫在眉睫,但是时至今日,关于他们的丑闻,依然不间断的被曝出。
娱乐圈的乱象,一直以来从未彻底消失过。
虽然曾经有人提出“戏子误国”,整顿迫在眉睫,但是时至今日,关于他们的丑闻,依然不间断的被曝出。
他们在荧光灯下光鲜亮丽,头顶光环,拿着让普通人遥不可及的薪酬,或者让普通人羡慕不已的生活。
但是在大家看不到的背后,他们却耍大牌,忘初心,甚至消费粉丝对他们的喜爱,靠着流量一步步走上巅峰。
然而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或许会被蒙蔽一时,但不会被蒙蔽一世。
当他们的“遮羞布”一点点被掀开时,关于他们的故事,注定难以有圆满的结局。
1、何炅
何炅在主持界的口碑很高,他不仅有着过硬的专业素养,而且以高情商著称,让舞台上的每一位嘉宾都能感到来自他的温暖。
大家都尊称他为“何老师”,确实曾经的他担当的起这个称号。
只要有他在的地方,永远都是充满阳光,而他也成为了观众心目中他人无可替代的绅士。
可谁曾想就是这样一个接地气的人,竟然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不知道是一时兴起还是想要炫耀,在综艺《口红王子》中,他竟然自曝曾经的收礼史。
他说粉丝们太过热情,自己收到的礼物从不干胶、毛笔、保温杯,到按摩椅、金条……应有尽有。
此话一出,观众们都有些意外。
毕竟金条并不是小物件,但是何炅却依然将其收下,这多少让大家对他有些失望。
即便何炅表示以后不会再收粉丝的礼物,希望大家也不要再送礼。
但是毕竟有过收礼行为,所以他的口碑还是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虽然何炅无法制止粉丝送礼,但是可以选择不接受。
而他似乎并没有拒绝,正是因为他的这份态度,人民日报都忍不住发声批评,称“这种不良风气已经蔓延至整个娱乐圈,成了行业明规则”。
2、张哲瀚
当年张哲翰凭借电视剧《山河令》一夜成名,从娱乐圈的小透明,一夜成为了当红男星。
然而在事业上升期,他却黑料不断,而且个个都涉及原则底线,以至于他好不容易火起来的职业生涯,亲手被他毁于一旦。
2021年,张哲翰被爆料曾现身日本的乃木神社。
虽然他当时只是以朋友的身份参加婚礼,但是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依然让网友愤怒不已。
乃木神社供奉的是乃木希典,而乃木希典的双手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一手策划了旅顺大屠杀。
或许是为了平息舆论,事情曝光后张哲翰作出了道歉,表示自己对这段历史不清,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谅解。
然而很快就有网友扒出张哲翰并不是初犯,早在2018年时,他就曾晒出自己在靖国神社前的自拍照,每一张都笑得那么灿烂。
照片中他的背后就是靖国神社,这对于一名中国人而言,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试问他又怎么能笑得出来?
事已至此,张哲翰自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人们对他的谩骂和唾弃声不绝于耳,以至于他不得不第一时间做出道歉。
他说自己无知,称自己没有事先了解这段历史,更是郑重表示自己是爱国的,绝非亲日人士。
可是不管他怎样解释,在网友看来都是苍白无力的。
随后和他有关的所有作品都被网络删除,甚至有一些直接被下架。
人民日报也直接点名批评,称他的道歉是为自己无知买单,身为公众人物对历史常识如此匮乏太不应该,若明知故犯就必须付出沉重代价。
这起事件之后,张哲瀚的事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不知道此时的他会不会后悔,如果能够谨言慎行,他即便如今不是顶流,也应该能够位居一线。
3、赵立新
赵立新虽然没有帅气的面庞,但是却有不俗的演技。
他在历史剧《辛亥革命》、《走向共和》中都有着不俗的表现,是圈内众所周知的知识型人才。
按理说这样一个人,绝不会因为自己的无知犯错。
可是赵立新却偏偏对历史有着不同的解读,试图站在国人的对立面美化曾经的侵略者。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圆明园?”
赵立新曾公开在社交媒体上提出质疑,引起了诸多网友的不满。
然而仅仅几日之后,他又开始挑战大家的底线:日本人占领北京8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里的文物并且烧掉故宫?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
有网友回复他“因为当时日本准备占领并统治中国,而不是掠夺”。
可是赵立新却随即提出反问:投降前还这么想吗?
又有网友告诉他当时故宫的主要珍贵文物都被运走了,留下来的都是一些价值相对不高的文物。
但是赵立新又表示这种说法不太信服,称毕竟还有百万件没运走,无论高低都有价值。
很显然他的言论是站在侵略者的一方,完全无视我国文物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被迫南迁的无奈和痛苦。
更让网友无法接受的是,他甚至还分享了一篇名为《为什么日本不敢用火烧故宫?原来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的文章。
其中的言论让网友再也忍无可忍,就连官媒都忍不住发声,称身为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或许是发现引起了众怒,赵立新只能做出道歉。
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无法被网友原谅,最终也彻底在娱乐圈失去了立足之地,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4、吴谨言
吴谨言出道多年,直到2018年才凭借《延禧攻略》一炮而红,成为了娱乐圈的名人。
于是《中国电影报道》栏目便向她发出了邀约,希望能够做一期关于吴谨言专访。
当时吴谨言的团队一口答应,谁也没想到后来事情竟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电影报告》采访组一行人员在约定时间半个小时之前就已经就位,只等待着吴谨言方到达便可进行采访。
可谁曾想他们却在之后接到了吴谨言方的通知,称采访地点有所变动。
那时已经接近于约定的时间,采访组来不及询问缘由,便驱车赶往十几公里以外的新采访地点。
可是到达后他们却发现吴谨言方不仅没有做好新场地的协商,更是连场地费用都要求采访组支付。
这还不算,他们还称吴谨言下步有其他的安排,所以留给《中央电影报道》采访的时间并不多,甚至连设备架设和采访内容的需求都无法满足。
央视六公主一忍再忍,最终忍无可忍。
他们直接把吴谨言的所作所为在官网曝光,随后央视网也以“魏璎珞耍大牌,入戏太深还是艺德不够?”为题,对吴谨言做出了深刻批评。
可想而知,那段时间吴谨言遭受的骂声不断,当然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
为了挽回口碑,吴谨言不得不做出道歉,虽然如今她依然活跃在娱乐圈,但是曾经在她身上的黑历史,却永远无法抹去。
5、曾轶可
2009年《超女》的舞台上,曾轶可用她的绵羊音演唱了一曲《狮子座》,瞬间俘获了无数听众的耳朵。
那段时间她的人气急增,随之而来的便是源源不断的资源。
可以说曾轶可的爆红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但平心而论也不乏她的实力使然。
然而仅仅是几年之后,曾亦可就因为自己的一个“骚操作”,亲手断送了自己的事业。
2019年6月,曾轶可突然在个人社交平台上爆料,称自己在北京机场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她说自己在入境查验过程中被工作人员叫进了房间,随后被其录像教训。
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都摆着一副凶煞的嘴脸,滥用职权,不问原因随意拘留行人。
她还质问工作人员“在你有严重错误的情况下,我骂你全家又怎样?”
此文一出,很多人都替曾轶可感到委屈。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上前遭遇这样的对待,那么我等普通大众又应该如何维权呢?
随着舆论越演越烈,北京机场公布了一段当时的视频,这时大家才知道原来曾轶可受害者的一面,都是她一手炮制的假象。
当时曾轶可并没有按照规定过安检,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拒不配合不说,更是对其大声辱骂,甚至涉及到对方的家人。
然而事后她却颠倒黑白,将工作人员的证件曝光在网上,营造出一副自己受害者的模样,希望借助舆论为自己讨回所谓的公道。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在发现事情引起了公安部门的关注之后,曾轶可一时间慌了神,不仅删除了当时的微博,更是主动作出了公开道歉。
然而她的行为已经引起了人民日报的不满,直接点名对她做出了批评。
一时间她的口碑和人气急转直下,从此彻底消失在娱乐圈。
6、余景天
余景天这个名字,想必很多人都不熟悉。
但是如果看过《青春有你》第3季的观众,应该对他有所了解。
毕竟他在节目中的表现非常出色,曾经连续三次拿下冠军。
不过这档综艺节目也因为粉丝的应援行为,曾经遭受了不少争议。
当时大量的牛奶被粉丝故意倒掉,让人们觉得惋惜之余,也把这档节目推向了风口浪尖。
当时为了给自己的偶像助力,他们的粉丝不惜购买节目指定饮料,通过扫描盖内二维码的方式,为他们喜欢的选手投票。
作为节目中的三连冠,余景天自然因此被推上的风口浪尖。
毕竟这样的拉票方式造成了大量浪费,也对年轻人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引导。
余景天家境殷实,但是却在节目中被曝出涉及包括黄赌毒在内的诸多违法行为,让他只能无奈选择退赛。
不过直到此时,余景天的人气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毕竟无论是粉丝还是家人的行为,客观上来说并非是他自己一手造成。
退赛后的余景天在家里的安排下选择了出国学习,然而一次假期的回国之旅,却让他的口碑彻底毁于一旦。
当时诸多粉丝围在机场等着他的到来,已经影响到了其他乘客的正常出行。
工作人员不止一次的询问他的具体位置,但是他始终没有给出答复。
更重要的是,明明知道粉丝接机造成了机场拥堵,但是余景天却没有丝毫的歉意,反而乐在其中,享受着来自粉丝给予他的荣耀。
眼见着他迟迟不愿离开机场,找到他的工作人员只能采取强硬措施。
当粉丝发现自己的偶像被工作人员“强行带走”之后,便纷纷在网上吐槽机场安保的暴力行为。
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把矛头对准了保安,觉得他是一个粗暴的人。
而对于余景天,大家都觉得他性格好,竟然能够忍受如此不公平的待遇。
后来事情真相爆出之后,大家才知道网上曝光的那名保安其实真实身份是一名警司,当时带走余景天只是他的职责所在。
在人民网对余景天的所作所为作出批评之后,余景天不得不做出道歉。
只是这份迟来的道歉,到底是出于他的真心,还是他为了自己事业的无奈之举?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本应谨言慎行。毕竟他们的一切都会被大众关注,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
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在他们享受着粉丝喜爱的同时,也应当为粉丝树立正确的榜样,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之路走得长久。
从艺先从德。
身为明星,褪去光环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生活中应该品行端正,以德服人。
否则哪怕专业素养再高,最终也只会自毁前程,徒留遗憾。
来源:全能奶爸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