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回国遇冷,曾被她说“土”“农民”的刀郎如今却万人空巷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3 19:58 1

摘要:这一冷一热的强烈反差,背后藏着一场长达 15 年的乐坛恩怨纠葛 —— 从那英代表的 “审美霸权” 当道,到刀郎实现草根逆袭,刀郎的音乐就像一把锐利的刀,撕开了音乐行业的遮羞布。

今日,57 岁的那英现身浦东机场。

她戴着口罩和帽子,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可即便如此,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愣是没有一个人认出她来。

要知道,就在半年前,她还风光无限地斩获 “歌王” 称号,这前后的差别也太大了。

而与此同时,刀郎那边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他的南昌演唱会门票,短短 10 秒钟就被抢购一空。

演唱会场馆外面,挤满了买不到票进不去场的歌迷,他们扯着嗓子高喊 “刀郎救活了华语乐坛”。

这一冷一热的强烈反差,背后藏着一场长达 15 年的乐坛恩怨纠葛 —— 从那英代表的 “审美霸权” 当道,到刀郎实现草根逆袭,刀郎的音乐就像一把锐利的刀,撕开了音乐行业的遮羞布。

那英从去年澳门演唱会之后,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

按照官方的说法,她是去英国陪 17 岁的女儿留学了。

但网友们可不这么想,那段时间,正好是刀郎发布新专辑《罗刹海市》,在音乐圈掀起大风波的时候,大家又把以前那英和刀郎的恩怨旧事翻了出来。

有人翻出那英曾经评价刀郎的歌 “缺乏审美”,还有人扒出她在 2024 年参加综艺夺冠,当时就被很多人嘲讽是 “靠资本硬捧” 才拿的冠军。

面对这些争议,那英一直都不吭声。

这次她回国,很多人都觉得她是想试试水,看看能不能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可从机场冷清的接机情况来看,结果好像不太妙。

2010 年,那英担任音乐风云榜评委会主席。

在评选 “十年影响力歌手” 的时候,她公开反对刀郎入围。她觉得刀郎的作品 “没什么审美价值”,还说 “销量高可不代表艺术性就强”。

当时,刀郎的《2002 年的第一场雪》正版专辑销量高达 270 万张,比周杰伦的《七里香》卖得还好。

可即便如此,刀郎的音乐还是被贴上了 “农民音乐” 的标签。

那英还问了一句 “听刀郎歌的都是些什么人?” 就这么一句话,一下子挑起了全民大讨论,精英阶层和普通草根群体在音乐审美上的矛盾彻底爆发,大家纷纷开始站队。

自从被主流音乐圈排挤之后,刀郎选择回到新疆,默默隐退。

在这期间,他一门心思研究西北花儿、河北梆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非常专注。

十年里,他推出了像《弹词话本》这样的实验性专辑,可因为 “土味” 这个标签一直摘不掉,这些专辑在市场上反响平平,没得到太多关注。而那英,继续在各种综艺节目里当导师,不过,她打压姚贝娜、周深等后辈歌手的行为,又让她陷入了新的争议之中。

2023 年,刀郎带着新专辑《山歌寥哉》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专辑里有一首《罗刹海市》特别引人注目,这首歌用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罗刹海市》的魔幻故事,暗暗讽刺了当下乐坛的一些不良现象。歌词里 “那马户不知是驴”“勾栏扮高雅” 这些句子,网友们都觉得是在针对那英、杨坤这些人。

这首歌太火了,播放量直接突破 500 亿,还创下了吉尼斯纪录。那英的抖音评论区一下子涌入了 180 万条骂评,其中点赞最高的留言是 “建议那英听听《未来的底片》” 。

2024 年,那英的日子不太好过。

在《歌手 2024》直播的时候,她出现了破音跑调的情况,在澳门开演唱会时,还把 “国庆” 口误说成了 “五一”,后来她假唱的视频也在网上疯传,形象大打折扣。

而刀郎这边,他的巡演一场比一场火爆。在杭州站的演唱会上,他用 7 分钟的《花妖》,构建出了跨越四千年的时空,文学界都称赞这是 “音乐史诗”。

网友们把两人的票房数据一对比,差距就更明显了:那英澳门演唱会的上座率只有 70%,刀郎巡演的上座率却高达 120%,场场爆满。

2025 年,刀郎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当年的矛盾是因为媒体报道有误。”

还对那英早期给自己提过的建议表示感谢。

那英也终于在社交媒体上向刀郎道歉,承认自己以前对刀郎音乐的评价不太恰当。不过,网友们对他们的和解看法不一。

有些人批评这是在资本操控下的虚伪道歉,觉得不真诚;但也有人希望他们能借此机会展开合作。

其实说到底,这场恩怨反映的是精英阶层在音乐审美上对草根文化的压制 —— 那英代表着学院派那种高高在上的 “审美霸权”,刀郎则用自己的行动,把音乐行业在流量方面 “双标” 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从很多方面把那英和刀郎做个对比,结果一目了然。

在代表作方面,那英有《征服》《默》等,不过她 80% 的歌曲都是别人作曲的;刀郎的代表作有《罗刹海市》《西海情歌》,而且他所有的歌曲都是自己作词作曲,创作占比达到 100% 。

再看看近三年的票房情况,那英在澳门开演唱会,空座率高达 30%;刀郎的巡演不仅场场爆满,每场还得加座 20% 。

网络上大家对他们的评价也是天差地别,认为那英 “德不配位” 的人占比 68%;夸赞刀郎是 “乐坛清流” 的点赞数都破亿了。

在文化认可方面,那英主要是靠综艺导师的身份被大家熟知,这种形象逐渐固化;而刀郎已经得到官方媒体认证,被称为 “非遗音乐复兴者” 。

在这场乐坛恩怨里,能明显看出阶级审美的傲慢。

那英还曾口出狂言:“刀郎要是上春晚,我就砸电视”,甚至杨坤也批评刀郎的音乐 “让乐坛倒退”,高晓松更是怒骂说 “刀郎的音乐是垃圾”。

可实际上,王健林在公司年会上唱《西海情歌》,谭咏麟还主动邀请刀郎合作,这都说明刀郎的草根音乐早就打破了阶层限制,被很多人认可了。

刀郎曾经揭露过行业内幕,说 “主办方伪造演出邀约,就是为了抹黑我”。

而那英,在 2024 年参加综艺夺冠,被曝光是 “资本保送” 才拿到冠军的。

网友们都吐槽说:“那英让我们知道,在娱乐圈混得靠人脉关系;刀郎则证明了,只有真正的好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硬通货!”

那英在机场无人问津,这背后反映出观众已经开始抛弃那些虚假的流量明星了;刀郎演唱会现场万人合唱的热闹场面,恰恰表明大众在用实际行动,为能引起真实情感共鸣的音乐投票。

那英从风光无限到如今的落寞沉默,刀郎从被排挤打压到实现逆袭,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出华语乐坛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可以说,“你就算花钱买热搜,也买不来大家真正的认可;你能制定所谓的行业标准,却无法决定时代的走向” 。

这场持续了 15 年的乐坛恩怨,很难说谁是真正的赢家,但它却让整个音乐行业看清了一个真相 —— 当流量带来的泡沫消散之后,只有那些扎根于民间、能触动人心的音乐,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穿越时空,一直被大家传唱。

就像有网友在刀郎演唱会现场留言说的那样:“我爸听着《罗刹海市》,哭得像个孩子,他说从这歌里,能找到我们年轻时在新疆追逐梦想的影子。”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天,如果让你花钱去支持一位歌手,你是愿意为靠 “回忆杀” 的天后那英付费,还是愿意为用作品 “打脸” 整个乐坛的草根音乐人刀郎付费呢?

来源:鼠博士讲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