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浪姐不是一个纯粹的女团综艺,但到底是需要流量来支撑的,在这个时代,谁有争议谁就有流量,谁有流量谁就有价值。
追完浪姐二公,最大的感触竟然是陈德容。
她所在的吴宣仪组赢了叶童组,全员安全,意味着她将顺利进入三公。
不管你喜不喜欢陈德容,都无法否认她真的命好。
仔细分析她躺赢背后的底层逻辑和人性,很真实也很残酷。
01
浪姐6的阵容,相比前面几季,无论是从嘉宾还是话题度,都处于劣势。
陈德容能成为话题中心,对节目组来说是一个意外。
从一公她和王蓉的矛盾开始,就注定了她会成为节目镜头捕捉的对象。
虽然浪姐不是一个纯粹的女团综艺,但到底是需要流量来支撑的,在这个时代,谁有争议谁就有流量,谁有流量谁就有价值。
不管观众对陈德容多讨厌,节目组都不会轻易放她走,因为她这条故事线,和整个节目的调性的反差感太强了,这种戏剧张力才是节目真正精彩的地方。
浪姐的主题是乘风破浪,所有姐姐都在说要挑战和突破自己,所有姐姐都铆足劲练歌练舞,而陈德容的无措、失控和摆烂,加上她时不时崩溃,还有那有气无力的四肢,必然让话题层层叠加。
一档节目呈现正面的东西自然是好的,比如叶童、李晟都代表着这个时代女性的精神,但能被大众讨论更久的,永远不是单纯的好与坏,而是一种有好有坏、有变化、有流动的东西。
在真人秀的镜头下,陈德容身上的优点和缺点被放大到极致,喜欢她的人能包容她所有,讨厌她的人恨不得冲进屏幕打她,这两个阵营越分明,越能带来话题和流量。
02
喜欢陈德容的人喜欢她什么呢?
陈德容过去作品的光环,本就拥有强大的观众基础,年轻一代就算对她没有情怀,但也能因为相似的命运在她身上找到共鸣——
在一个强大且内卷的团体中,一个没天赋没基础的人被扔到这里面,她想要努力生存下去,却被眼前的困难一次次击败,她的孤独、紧张、无助,恐惧,是能让一部分人产生代入感的。
大众对一个明星的关注,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本质上都是情感的投射。
在网上刷到一个帖子,网友说很能共鸣陈德容,理由是她认为陈德容的经历像成年版的育儿——
把陈德容代入孩子,她就是不擅长,没天赋,其他姐姐和观众更像是父母,抱着一种理所应当的思维,你没学会是你没努力,可有时候努力也不一定有用,但父母能不能接受一个不完美的孩子呢。
支持陈德容的这部分人,本质上是在拥抱那个弱势的自己。
但陈德容的经历真的能被底层女孩所借鉴吗?
其实挺难的,她的成名之路,她所在的家庭,她得到的机遇,是时代的红利,是无数人的托举,是老天爷赏饭吃。
03
对底层女孩来说,能占据陈德容其中一个运气就已经足够好命了,大多数人的命运是既没有惊人的美貌,也没有无条件宠爱自己的父母,一切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你不拼根本活不下去。
从这个角度上看,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讨厌陈德容,她们讨厌的是陈德容拥有好机会好队友却不努力,一直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她的行为不仅害了自己,更影响了努力前行的队友。
这背后关乎的逻辑是公平二字,凭什么别人都在努力,你却在摆烂偷懒,你对团队没有贡献就算了,还要拖别人的后腿,最终还躺在别人的努力里赢到最后。
陈德容的躺赢,让没日没夜拼搏的人像个笑话。
可这就是真实而残酷的世界,运气这回事真没什么道理可讲。
年龄越大越看清一个真相,那就是社会运转的规律,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努力了不一定有回报,有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好运垂青。
细看陈德容的来时路,本就亵渎了公平二字。
15岁拍摄人生中第一部电影,从而被琼瑶相中,苦等她三年才签约,为她量身打造了《梅花三弄》和《一帘幽梦》,让她大红大紫。
多少演员卯足劲靠电影学院,扎扎实实学表演,但是毕业后连娱乐圈的门槛都摸不到,只能四处跑龙套求温饱,运气好点的能演演配角,运气不好的温饱都成问题。
他们未必不够努力,也未必专业不够好,但他们就是不被看见。
命运唯一公平的是,赐予你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是绝对的好与坏,一切都是两面性的,有礼物就有代价,有苦难就有收获。
04
普通人深知现实残酷,始终努力向上爬,哪怕得到一点甜他们也会好好珍惜,当机会来临,他们会狠狠抓住。
从底层打拼起来的人,没那么多傲慢和轻浮,他们永远让自己保持成长和精进,到头来也能拥有一个能力范围内的好人生。
而那些从小就被好运包围的人,从结果上他们轻而易举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缺少了成长的机会,他们的内核依然是弱的,他们的人生也少了些丰富和宽阔的部分。
就像陈德容,一切都来得太容易,一路走来被保护得太好,她其实很有天赋,但她真的没那么在意自己的工作,也不追求什么演员的高度,她就想活得轻松一点,不想为难自己,不想突破舒适区。
至于才华,浪费了就浪费了,她不觉得可惜。
陈德容给我的感觉是,她看起来什么都不在意,但她也有很多痛苦的部分,她的内核和她的年龄不匹配,在腥风血雨的娱乐圈,孤独是她的常态。
对陈德容来说,曾经站上过巅峰,被无数人追捧,现在年龄大了,美貌正在随着年龄流逝,属于她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得到过却要失去,这种落差感是最致命的,她面相上的苦和弱就是最大的表现。
印象很深的是,吴宣仪跟陈德容说,不要把她和vava推开,不要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她想要上前去拥抱陈德容,陈德容却连连后退。
陈德容挺自负,也挺自卑的。
这种个性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把自己的感受看得太重,始终活在自己狭隘的认知里,看不见别人,也无法理解世界的规则,所以不敢完全打开心扉,也不敢信任别人,一直沉溺在情绪内耗中。
05
我对陈德容的观感,谈不上讨厌和喜欢,只是觉得有些遗憾。
她感情充沛,是做演员极大的天赋,但她躺在过往的荣耀里,在心性上没能得到磨练和成长,她始终盯着自己那一丁点痛苦,所以她无法驾驭更复杂的角色,也无法拥有更深刻的人生。
说实话,我一点都不羡慕陈德容的人生,她的确是幸运的,但这份幸运背后的代价也挺沉重的。
对普通人来说,拥有一个扎实的人生比拥有一个躺赢的人生更重要。
这种扎实是认清社会运转的规律,超越原生家庭的格局和认知,找到真正的自我,寻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活在虚假的幻想中,被世俗功利的东西去定义。
只有足够扎实的人生,才能穿越所有至暗时刻。
来源:愈姑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