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3 17:20 2

摘要:昨晚在某档节目视频中一个头戴白号帽的中年男子,带着生硬的东乡式普通话强忍着巨大悲伤,沉痛地告诉大家:“我的网络上的兄弟姐妹们,我给大家说个赛俩目。我是郑世杰的叔叔,我的侄儿子他于今日天在家无常了。在这里我恳求大家把以前郑世杰所发的视频、照片都删除,请大家谅解尊

——记东乡族青年网红郑世杰的网络情怀

昨晚在某档节目视频中一个头戴白号帽的中年男子,带着生硬的东乡式普通话强忍着巨大悲伤,沉痛地告诉大家:“我的网络上的兄弟姐妹们,我给大家说个赛俩目。我是郑世杰的叔叔,我的侄儿子他于今日天在家无常了。在这里我恳求大家把以前郑世杰所发的视频、照片都删除,请大家谅解尊重亡人……”未说完已经泣不成声。当我听到这个噩耗时,顿时不知所措。他语无伦次,磕磕巴巴,可能是说错了吧?后来陆续有好多亲朋好友都传来了这个真实的消息。前几天从网上得知郑世杰病重,知道有好多亲朋好友和热情粉丝前往东乡大树老家探望的消息,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不是滋味……虽然近期天气有所好转,正值大美四月天,漫山遍野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迎春花和杏花盛开之时,但我的心里还是拔凉拔凉的,一直在牵挂他的病情。真诚为这个乡亲和优秀青年才俊虔诚祈祷,希望在冥冥之中将有天意回转,让他度过难关恢复健康。在众多粉丝和亲朋好友的期盼中,焦急万分中又传来他在家中受“讨白”(忏悔,谅解之意)的信息和照片。看到他坐在炕上插着氧气管、脸色憔悴、神情忧郁的样子,我做为他的朋友和粉丝心疼极了,经不住热泪盈眶。昨晚从他叔叔口中得到噩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因为他太年轻了,生命永远定格在他二十八岁的年轮里。在阵阵揪心之时,仿佛看见了他尚在未成年时在马路边摆地摊受人欺负的情景,后来在工地打拼,绑钢筋、拧螺丝、拉运水泥汗流浃背的样子。在拉面馆起早贪黑摸索拉面技巧,掌握火候,观察兑汤的场景。在自己老家一遍遍刻苦学习拍摄作品,用东乡语翻唱歌曲,演唱花儿和民谣的镜头。引入眼帘更让人感慨的是他取得成绩(拥有270万粉丝,8000万人次的观看阅览量)后,不忘初心将自己网上受益63%的款项用于救助贫困大学生学习、贫困户生活和医疗救助的感人事迹,一幕幕在我心头萦绕,在眼前浮现。

当初我认识他,还是几年前源于网络上的一段不解之缘。这里主要强调一下,在很大程度上有乡亲的情结在里面。在他的直播间我用“库车”的网名做为一个游客在频繁出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对我的网络说法和观点发生了浓厚兴趣,就问我的情况。我说我是一个在新疆打拼的“面匠哥”,我们是乡亲,在唐汪与大树乡接壤的“结斯干”山顶东坡还有以前的庄稼地哩,论岁数我比你年长好多……他没问其它,就爽快地与我”互关”,加了我的微信。后来对我的情况有了一知半解,再后来一有空,我们在互联网上经常交流。在几年时间里我们成了网路上的“好哥们”,面对他的成就,我则成了他永远的铁杆粉丝。因为平时各自忙于工作和各种原因,我们从未见过面。我想只要志趣相投,在振兴家乡建设方面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公益事业多做实事,以后会有见面的机会。但没想到他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之时,年纪轻轻的就突然离我们而去,真让人悲痛万分,伤心至极。

郑郑世杰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每一个知道内情的社会各界人士,在十分惋惜和唏嘘痛失之际,纷纷赞扬他的为人和善举。我在某个群里的熟人和好友都给予他高度评价。现摘录甘肃省东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马效忠先生撰稿内容如下:

悼陇原才俊郑世杰贤弟

马效忠

九州忽殒俊贤郎,

二八华年志未偿。

两百万丝倾厚爱,

八千播量绽荣光。

蒙古韵中融新技,

数屏光里绽古芳。

早慕君名情切切,

同怀雅趣意洋洋。

常期把晤谋宏业,

岂料昨朝归真乡。

德媲子产留风范,

此际追思意未央。

他由衷地感慨道:“郑世杰,这位小伙子在互联网上有200万粉丝,一个视频竟然有8000 万人次的观看阅览量,声名鹊起,真正的后起之秀。我想着哪一天会见面的,心想着肯定会见面的,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爱好,但是真的没想到。昨天已经无常了,年轻的生命,仅仅28岁……”

在与郑世杰真诚的交流中,他曾简单地告诉过我关于他的成长、创业和所谓的成功之路。当然,在风光无限的后面也有好多无奈和遇到的困难、吃过亏。可以说是艰难曲折、坎坷不平。他认为快手直播间也是草根创业者的广阔天地,自己很珍惜、热爱这个来之不易的用武之地。将它打造成另辟蹊径为乡亲做好事的主战场,为建设家乡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善事。但随着才艺和说唱在直播间的延续和发展,常常遇到很大障碍的瓶颈遏制。更有用网络暴力进行诋毁,人身攻击之人,手段各异,五花八门……这是家常便饭。这个平台与全国甚至与国际接轨,是个大舞台,稍不注意就会出差错,风险责任很大。再说人们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真心参与其中,吸引更多的粉丝和增加流量是有难度的。怎样用东乡族母语唱给自己的乡亲、亲人、朋友听,怎样以实际行动宣传家乡?怎样给热爱他的粉丝以良好的形象,在直播间怎样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拍摄出有水品的作品向网络世界反映我们家乡风土人情和民俗等现实情况,这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了让作品更加真实,在黄土飞扬的陡峭山路骑着摩托车、三轮车来回疾驰。有时候还为了给粉丝一个交代,在三九寒天大雪纷飞的雪地里摸爬滚打,反复折腾,直到他头重脚轻瘫倒在地上,顺利完成这组拍摄镜头时才会心地笑了。看到他瑟瑟发抖,快要支撑不住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心疼他,为他的这种敬业精神所打动。有一次他还说,从一个高坡跳下来时腿部骨折……是啊,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失败,无数次的磨炼才换来暂时成功,在陇原网络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事实证明他在东乡语、地方语和普通话的转换过程中,巧妙地用智慧和自己独特的方式呈现给大家,用不卑不亢的为人方式赢得了广大网名和粉丝的热爱。后来随着有点小成绩,他和他的朋友们慢慢在网络平台组建了郑世杰团队——郑家军。呵呵,他已不是几年前的那个安有布了,而是已拥有大量粉丝和流量的网红大咖了。有人在成绩面前乐于现状,但他没有迷失自我,则把目光投向怎样提高演唱、口才、演讲程度为主攻方向,更好地为社会多做贡献,为乡亲服务。他通过网络与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朋友真心切磋,虚心拜师求艺。至此,他的事业好像有贵人襄助,正在步入网络轨道飞速发展。到后来在直播间增加了带货,砍价,推销产品等节目,其目的是为创作更加优秀作品作准备,筹备款项。这方面,他最为担心的是资金链的短缺。更重要的是为振兴家乡,为更多失学儿童、有返贫现象的困难户、大学生、残疾人尽一份力量。在他红起来的日子里,人们往往问的是他的收入是多少,他在甘肃省网红中排名几几名?他的身价是多少等等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话题。有意思吗?怎么不问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流了多少汗?“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啊,他的确为成为网红而吃尽了苦头。因为他是快手直播间的正能量,要以身作则。在直播间看起来主播是何等风光无限,但背后的无数次失败和伤痛又几人能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会成功!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有人在嘲笑他在互联网时代,数字信息时代,还用愚公移山那套棒槌式的愚劲来论才艺,迟早会被现实狠狠打脸,会彻底失败!是的,在无数次的失败后,2023年冬,他用东乡语演唱的《大实话》终于一炮走红,创下了客观的记录。到后来的《面匠哥》、《这辈子和你牵手到老》、《爱情不会永远》、《可可西里的牧羊人》达到他演绎事业的巅峰时刻。

今天,在他的家乡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大树乡一个僻背的小村庄,一代网红郑世杰在人们的一片悲伤中默默地带着自己的梦乡渐走渐远……家乡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如今变成了水泥硬化路,当年历经风风雨雨养育了主人的土窑洞变成了顶红瓦亮的四合院,把自己的父母儿女送到了城市生活,而你却与大山为伴,守护着这方热土,带着一颗孝心永远留在了这里。

人们心疼你,永远不会忘记你……我们的郑世杰,请一路走好。

汪生凯2025.4.12日晚于临夏。

来源:何延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