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将帝王演活的演员!有人被印冥币封神,有人靠气质封神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3 11:42 1

摘要:史上最“疯癫”的秦王,被他演出了合理性。富大龙演他,像一头披着华服的狼——表面慵懒,眼神却藏着刀。


有人靠华服龙椅撑气场;

有人凭一张“帝王脸”;

但真正让观众入戏的,还得是骨子里那股“王霸之气”。

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

十位将帝王演活的演员,看看他们如何用演技“复活”历史。

让观众信了:“朕即天下”

角色:秦惠文王嬴驷(战国·秦)作品:《大秦帝国之纵横》(2013)、《国家宝藏》(2020)
演技暴击:野性、权谋、一秒变脸

富大龙的嬴驷,是帝王戏的“异类”。

他癫狂时像市井泼皮,杀人时谈笑自若,治国时又深谙制衡之道——

史上最“疯癫”的秦王,被他演出了合理性。
富大龙演他,像一头披着华服的狼——表面慵懒,眼神却藏着刀。

为贴近角色

他啃遍《史记》《战国策》

甚至研究秦国方言

连走路时肩膀的晃动都模仿出土文物中的贵族仪态。


更绝的是他在《国家宝藏》中客串秦始皇,仅三分钟镜头便封神:
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让网友集体高潮:“兵马俑连夜申请返岗!”

历史梗:嬴驷虽非皇帝,却是商鞅变法的操盘手。

富大龙用沙哑嗓音和神经质的狂笑,演活了这位被史书低估的"大秦发动机"。

角色:唐太宗李世民(唐)

作品:《贞观之治》(2007)

演技标签:史上最还原天可汗

马跃版李世民,瘦削如竹,却撑起了盛唐气象。
为演出“天可汗”的文武双全,他提前半年练习马术和书法

剧中射箭镜头全部亲自上阵

拉弓时手臂青筋暴起,箭离弦的瞬间,眼神凌厉如鹰。


玄武门之变后。

他独坐雨中,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沾血的剑柄,喉结颤动却硬生生咽下哽咽——

没有一滴泪,却让观众看到帝王弑兄后的窒息感。

唐史专家孟宪实点评:

"他演的不是秦王,是《旧唐书》里走出来的李世民。"
对比《贞观长歌》中唐国强的霸气外露,马跃版更侧重人性柔软:
面对魏征死谏,他怒摔奏折却最终叹息:

“朕要这千古名君,有何用?

角色:成吉思汗铁木真(蒙古帝国)

作品:《成吉思汗》(2004)

演技标签:血脉压制,草原霸主的后裔认证

"别人演大汗靠化妆,他靠DNA——成吉思汗二儿子察合台直系后裔!"
巴森可谓“本色出演”。
他无需台词,仅靠策马扬鞭的雄姿,便让观众信服这是“征服半个世界的男人”。

帐篷里分封诸子时,他用蒙语低吼:

“天下是马蹄踏出来的,不是舌头说出来的!” 喉音震动帐篷,群演当场腿软。
对比其他版本,他的表演多了一层历史宿命感——

毕竟,谁能比自家祖宗更懂祖宗?

角色:武则天(唐·周)

作品:《神探狄仁杰》(2004)

演技标签:不怒自威的女皇,话剧功底碾压

"刘晓庆演媚娘,范冰冰演宫斗,只有吕中演的是女皇!"
她不穿龙袍不化浓妆,却用三招封神:

抬眼时瞳孔收缩的压迫感,抚鬓角时指尖的掌控欲,连呼吸节奏都像在权衡生死。历史学家蒙曼评价:

"她让观众相信,武则天晚年就该是这样——权力浸透骨髓,连皱纹都是诏书。"

吕中的武则天,是唯一让观众相信“女人能镇住朝堂”的版本。

没有华丽头饰,仅凭一袭素袍、一个抬眸,便让狄仁杰跪得心服口服。
网友神评:“吕中老师往那一坐,我自动想喊‘参见陛下’。”

T

角色:明成祖朱棣(明)

作品:《大明风华》(2019)

演技标签:晚年帝王的心术与亲情撕裂


王学圻的永乐大帝,颠覆了唐国强版“战神朱棣”的固有印象。

沙哑嗓音、佝偻身躯,他将晚年朱棣的猜忌与孤独刻画入骨:
面对太子时,他是慈父;转身批红时,他又成了冷血帝王。

王学圻拜访明史专家,发现朱棣晚年中风,于是设计出跛脚拄拐却腰背笔挺的反差仪态。

杀方孝孺时,他眼皮低垂捻动佛珠,突然暴起掐住对方脖颈——

权力与佛性的撕裂感,让网友直呼"汗毛倒竖"。
对比:"马景涛版朱棣像咆哮教主,王学圻版朱棣——连沉默都像在磨刀。"

角色:明太祖朱元璋(明)

作品:《朱元璋》(2006)

演技标签:底层侠气与帝王铁血


胡军版朱元璋,彻底撕掉“鞋拔子脸”的刻板标签。
从乞丐到皇帝,他演出了草根逆袭的江湖气:
沙场点兵时豪气干云,诛杀功臣时杀伐果断,面对马皇后时又柔情似水。

登基时身披破袄的嚣张,诛杀功臣时眼含泪光的狠绝,比任何龙袍加身的镜头都震撼。

观众感慨:“这是唯一让人相信‘朱元璋能当皇帝’的版本。”

对比陈宝国在《传奇皇帝朱元璋》中的“正剧范”,胡军的表演更野性——

一个草根帝王的匪气与孤独。

网友辣评:“胡军的朱元璋,像乔峰穿越去搞权斗,但居然毫无违和感。”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明)

作品:《大明王朝1566》(2007)

演技标签:炼丹修道与权术掌控的极致反差


"炼丹修仙是副业,拿捏群臣是日常——

帝王心术被他玩成剧本杀!"

二十年不上朝,却将朝局玩弄于股掌——

陈宝国演出了史上最“疯批”的皇帝

炼丹修道时似癫似仙,朝堂博弈时眼神如鹰隼,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让权谋有了哲学味。

陈宝国让嘉靖成了‘病娇帝王’的天花板。”

对比《汉武大帝》中霸气外露的汉武帝,他此次“收着演”,用慵懒语调和不经意的冷笑,展现帝王心术的极致。

对比:"同样是陈宝国,汉武帝输给嘉靖?

网友:嘉靖的骚操作更带感——毕竟谁能拒绝一个修仙修成PUA大师的老板?"

角色:清世宗雍正帝胤禛(清)

作品:《雍正王朝》(1997)

演技标签:勤政孤狼,帝王专业户开山鼻祖


唐国强凭雍正一角,从“奶油小生”蜕变成“帝王专业户”。


剧中,他演活了雍正的多重面孔:

批奏折时是勤政孤狼,面对兄弟夺嫡时是冷面阎罗,与邬思道博弈时又成了权谋高手。


尤其那句“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既有帝王的狠辣,又暗藏高处不胜寒的悲凉。
网友辣评:“唐国强之后,再无雍正!”

角色:清圣祖康熙帝玄烨(清)

作品:《雍正王朝》(1997)

演技标签:历史课本里走出来的康熙


"陈道明在‘演’康熙,张国立在‘玩’康熙,他是‘夺舍’康熙!"

焦晃的康熙,堪称“帝王演技天花板”,晚年连呼吸都带着帝王暮气。
年过六旬的他,无需咆哮怒斥,仅凭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便将老年康熙的沧桑与权术演绎得淋漓尽致。


废太子时,他眼中含泪却语气决绝;

面对群臣逼宫,他轻描淡写一句“你们这是要造反吗?”瞬间镇住全场。
对比张国立版康熙的“亲民”;

陈道明版的“霸气”;

焦晃的表演如历史课本般精准:

一个衰老帝王的疲惫与掌控欲,尽在微表情中。

网友叹服:“这才是历史本尊!”

作品:《西游记续集》(2000)、《宝莲灯》(2005)
演技标签:通天神演技,冥币盖章认证


谁说帝王必须活在史书里?

王卫国饰演的玉皇大帝,以天庭至尊之姿“杀”入榜单。

头戴冕旒、长须垂胸。

他只需端坐凌霄殿,便让观众自动脑补出“众仙跪拜”的场面。
更绝的是,他的形象竟被民间冥币“盗用”,成了“阴间顶流”。

影迷调侃:“演技通天到连阎王都认账!”

网友锐评:玉帝专业户,三界通吃。

真正的帝王演技,从不在龙袍几层、台词多响,而在“人戏合一”。
焦晃的康熙让历史课本活了;

富大龙的嬴驷让兵马俑动了;

就连王卫国的玉帝都“通了三界”。

反观某些流量明星,龙袍加身仍像“太监篡位”——

可见,没有帝王命的,千万别硬演帝王病。
最后,小儛友情提醒:
烧冥币时若见玉皇大帝,记得夸一句:

“您演技,通天了!”

来源:小儛电影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