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4年,18岁的鲍国安主动要求从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调干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五O农场,如今、鲍国安是公认的实力派演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在13岁时,就被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挑中、出演少年英雄刘文学,是不折不扣的童星。当时自己是13岁就进入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鲍国安老师,老艺术家、有名表演艺术家。
1964年,18岁的鲍国安主动要求从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调干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五O农场,如今、鲍国安是公认的实力派演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在13岁时,就被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挑中、出演少年英雄刘文学,是不折不扣的童星。当时自己是13岁就进入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成立的一个附属儿童剧团,然后15岁的时候这个儿童剧团就解散了,解散以后、儿童剧团里只留下了自己和一个叫金书贵的这么两个男同学,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剧院把我们作为潜力股、就是留作培养对象,觉得条件还好,现在还小、放在剧院里面培养。1963年的一天,在天津市民族文化宫的后台,即将上台演出的鲍国安正在化妆,他忽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那是一个女人的哭声。自己正在化妆,然后自己就看到旁边有一个女同志在那哭,在一边哭 一边在说什么,然后自己就问、为什么哭,怎么了,后来他们就说、通知她 让她和她爱人一起支援新疆,不知为什么、当时突然自己就觉得热血就沸腾起来,当然这不是什么革命的热血,反正就是自然的一种生理本能,自己就觉得我特别想去、自己就跟我们团长说,自己说她不想去、我想去。196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已逾十年,各项事业进入全面大发展时期,急需更多的人才来支援建设,同年10月、新疆兵团到天津招干,在那时、自愿去边疆工作,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18岁的鲍国安、满以为自己的主动请缨、会得到领导的支持,却没想到被泼了一盆冷水。团长一听说、这事我做不了主,这是院里决定,结果第二天一早晨、自己就找到院里办公室的刘朋主任、自己跟他说,他说这要服从组织安排,组织说让谁去 就谁去,不要瞎闹,安下心来,剧院对你很培养的,自己一听不行、当时脑子又一热,就给当时天津市的市长胡昭衡写了一封信,寄出去了、结果很快这封信就经过天津市文化局转回到剧院,而且剧院还给自己看了 我那个信打回来以后、市长在上面批了字,这话是这么写的,这样的革命行动应该支持,那这一句话就定了乾坤了。18岁的鲍国安此时并不知道他头脑一热做出的这个选择、彻底改变他命运的同时,也将带给他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其实自己最对不住的、自己觉得就是自己母亲,为这个、自己母亲是哭了几天几夜,自己觉得是因为我、我走了以后,长时间的掉眼泪、哭,最后一个眼睛失明了,这是自己每想起来、自己比较。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知青支边达到高潮,在1963年到1966年三年间、天津共计有9100人远赴新疆,参与到兵团的金融、教育、文艺和农垦等行业的建设中。1964年10月,作为从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唯一一名赴疆人员,鲍国安带着装了半箱书的行李和来自天津各行各业支援新疆的同志一起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鲍国安和伙伴们来到的新疆伊犁、位于天山北部,这里气候湿润、遍布绿洲,素来被称为“塞外江南”,这里居住着四十多个民族,是新疆景色最优美、最富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地区之一。刚一去是热情澎湃,尤其是坐了三天三夜的汽车、到了伊宁以后,一下汽车、简直都疯狂了,一看那的建筑、跟到了国外一样,都是少数民族,满大街都摆着羊肉串、西瓜,下了车、就迫不及待去吃手抓饭。在这里,年轻的鲍国安着实大开了眼界,还没等兴奋劲过去、他就接到了一个令他始料不及的通知。本来农第四师政治部他们本来是准备成立一个文工团、专业文工团,后来据说兵团那时候还没有批下来,所以当时去了以后、一下子把我们都放到了当时叫五O农场。鲍国安所分配到的五O农场前身、是陈赓麾下的三八六十六团,1949年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第六军第十七师五十团,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全歼日军战地观摩团的故事原型正是十六团。1953年、根据中央命令,解放军驻疆部队就地转业、屯垦戍边,五十团改编为五O农场,从此永远扎根在了新疆。到那儿以后,房子基本都是土坯房,而且给我们安排的宿舍属于是半地下,好像比地窝子略强一点,基本属于地窝子那种性质,自己开始到那10月份,后来调到农场以后是12月份,12月份的时候、已经很冷了,后来已经基本结冰,结冰以后、那时候到食堂去吃饭有一个规定,那时候没有自来水、那个农场里,早晨从池塘里面搬一块冰到食堂,你才有资格这一天去吃饭,吃什么、全部都是苞谷面,喝玉米糊糊、吃的是苞谷面蒸的馍馍,咸菜就是腌的萝卜条。鲍国安在五O农场、一干就是大半年时间,栽树、插秧、拔稗草,间苗、种烟叶、夜里灌田、脱苞谷等,样样不落,大家干起活来劲头十足,有点像今天的农民运动会。插秧连续15天,那是什么概念,从早晨起来、五点多钟起床插到天黑,除了中间吃两顿饭在地头,而且还比赛,自己记得当时有一个什么员、河南女的,那也是很苦,站在稻田里、一天拿个喇叭就在那嚷,一连加油、二连现在干了多少,所以整个节奏不像农村、农民插秧的速度,天天都在比赛的节奏当中干活。自己觉得今天回想起来、自己很骄傲,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没有请过一天病假、没有请过一次假,我都坚持下来了。怀着憧憬和热情、踏上兵团土地的鲍国安,也许曾经想到过在大田里战天斗地的苦和累,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在天津剧院的工作经历,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因为我们去了很招眼,一说都是鲍国安从天津市大剧院大城市到这来,然后就传出去什么风,肯定在天津是犯了错误,没犯错误、怎么会从大城市大剧院、到咱们这来,所以这个东西传出以后、心里有点难受,为什么、因为在天津的时候、从来自己都是很有优越感的,所以自己记得当十几天之后、接到自己母亲的第一封信的时候,自己忍不住当时就掉眼泪了。对于大多数调干来新疆的年轻人来说、想家从还没有离家就已经开始,但对于18岁的鲍国安来说、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只能把所有的苦埋在心里,正在此时、一个人给了他意料之外的安慰。自己在五O农场认识了一个很重要的人,这个人就是五O农场的场长、万忠,他和自己的情况是有相似之处,他本来据说已经分到农垦部,然后他自己要求下到基层来,而且他一条腿在战争年代当中被枪打得残疾了,走路是一跛一跛,所以他给的印象、就是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一跛一跛地的在视察连队,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因为自己当时非常想家,自己就觉得他长得特别像自己父亲,我们家祖传是浓眉,他也是浓眉,脸型跟自己也差不多,不知为什么、他接见我们天津新区那些人的时候、他老看着自己,所以自己看着他的时候、就有一种心灵的、自己就特别感动,所以自己就总想见着他,自己觉得看见他 就像看见自己的父亲一样,所以他也总叫自己、鲍国安,没事上我们家去玩。万场长为人亲切和蔼,像真正的父亲一样关心着这些来自远方的孩子,这使鲍国安找到了一种类似家的感觉,他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了。过了不久、一个意外的喜讯又突然降临到他的身上,后来马上要快过春节,因为听说、从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来了一个人、搞话剧,团场里突然决定要排一个话剧叫南海长城,让自己做导演,这我一听、我傻了。南海长城、原名红火的海岸,讲述的是我国海防前线民兵与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斗智斗勇、挫败其反攻阴谋的惊险故事。但是话说起来就是这样,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个任务交给我、我也不能说我不会导,当时自己又觉得说不出口来,然后自己就翻自己带的半箱子书,当时自己就非常恨我自己,自己说我怎么这么多都是讲表演的书,当初没买一本讲导演的书呢,就想着当初在剧院看那些导演他们都怎么做工作,学着他们的样、跟演员一起谈剧本,分析角色,所以这个是自己后来为什么自己考中央戏剧学院、后来自己考导演系,这个起点是从这开始的。这次赶鸭子上架的导演经历、让鲍国安重新回归到了文艺工作者的队伍当中,排完话剧后、各种文艺演出的邀请接踵而至。当时兵团向各个师发了一个通知,兵团要搞一次叫幻灯汇演,就把自己和自己现在的爱人朱兵,还有一个搞乐器的叫高旭,把我们三个人从五O农场调到了师部这个电影队,它全名叫农第四师政治部 宣传科电影队幻灯小组,这个今天听起来很怪,而且这个幻灯它还有一个作用,当时什么作用、就是说你可以把很多连队的好人好事通过幻灯片放出来、来歌颂这些人,起到一个鼓舞士气的作用。鲍国安他们三个人将各种曲艺形式和乐器融合混搭进幻灯片中,这是当时从来没有人想到过的创意。自己记得最清楚的是第一个开头、自己用的天津快板,然后我们搞乐器的同志用热瓦普来代替三弦,当时自己记得第一句话就是竹板这么一敲、幻灯开演了,各位首长同志们、咱先问一声好,然后什么美帝国主义、什么亚非拉,这一段完了以后、紧跟着换成了别的乐器,弹新疆音乐、然后展现新疆风光,介绍我们某一个连队的一个先进职工,这时候自己和自己现在的老伴、我们俩用对口词形式,她一句、我一句,一直唱到最后我们俩、她弹着热瓦普,我们合唱一曲,比如说人人都说新疆好,就是这么半个小时,最后居然在兵团汇演当中、我们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的确确、没有我们这样来放幻灯的。当时的兵团政治部主任李荆山和副主任刘一村、不仅对他们的幻灯小组进行表扬,还把他们作为样板、派专人带着他们走遍了北疆各师、进行展示性演出。自己几乎把农第四师各个团跑遍了,十团、十一团、十二团,到哪儿以后、第一件事采访好人好事,然后自己编脚本、然后画幻灯的他就去画,然后我们就通过这些形式 说、 唱,晚上就在放电影之前、先放这个,那是非常之受欢迎。
来源: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