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演员李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的 “打鸟”作品登上热搜,生态环境部点赞,全国文旅部门更是集体 “喊话” 邀请他前往各地观鸟。
近日,演员李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的 “打鸟”作品登上热搜,生态环境部点赞,全国文旅部门更是集体 “喊话” 邀请他前往各地观鸟。
热搜不仅让 “打鸟”这一自然观察行为走进大众视野,也唤醒了公众对鸟类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关注。
所谓“打鸟”,是指摄影爱好者使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拍摄时需要精准对焦和耐心等待,并非字面意义的伤害鸟类,强调的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当镜头聚焦鸟类的灵动之美,当“打鸟”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我们该如何守护这份和谐?
和众泽益为您定制四项公益活动,邀您成为“护鸟使者”,共赴自然之约!
1、守候飞鸟:自然观察与调研行动
走进湿地、森林等鸟类栖息地,观察鸟类习性、记录迁徙轨迹,实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知识。
志愿者共同完成观察报告,在自然课堂中培养生态责任感。
无论是城市公园的麻雀,还是湿地的珍稀候鸟,每一次观察都是对生态链的认知升级。
2、“为鸟安家”:为鸟儿打造“安居工程”
家庭志愿者可通过亲子协作制作创意鸟巢。打磨木材、设计图案、组装、悬挂,共同为城市鸟类打造安全栖息地。
活动还能同时增强亲子互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种下生态保护的种子。
3、种下“候鸟口粮地”:守护迁徙生命线
集体播种大麦、修复湿地,为迁徙候鸟储备“口粮”。活动可以有效缓解候鸟迁徙食物短缺问题,助力生态平衡。
参与者既能体验播种希望的过程,还能学习湿地保护与候鸟知识,亲身感受“人鸟共家园”的深远意义。
未来,这片口粮地将成为数万只候鸟的“补给站”,见证人类与自然的双向奔赴。
4、环保宣传牌DIY:用艺术划定生态红线
设计、制作生态保护宣传牌,悬挂于湿地、林区,通过童趣绘画与醒目文字,用艺术唤醒环保意识,让“保护鸟类”“护卫生态”等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既美化环境,又强化环保意识,从源头减少对鸟类的干扰。
真正的“花鸟使”,不仅是记录者,更应是守护者。
来源:娱乐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