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峰带高烧儿子就医,赵丽颖放下工作就冲过来,两人被盛赞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2 13:26 2

摘要:那天下午三点半,冯绍峰穿着黑色卫衣,帽子压得很低,牵着儿子的小手穿过医院走廊。有目击者说,想想抽血时吓得直往爸爸怀里钻,冯绍峰干脆把孩子抱到腿上,一只手捂住他的眼睛,另一只手轻拍后背安抚。诊室里,他像个复读机一样反复确认:“退烧药隔多久吃一次?”“雾化要做几天

4月10日的上海儿童医院,一场普通的儿科门诊,意外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

冯绍峰独自带着5岁的儿子“想想”挂号、抽血,全程眉头紧锁,连医生叮嘱的用药细节都用手机一条条记下。

而另一边,赵丽颖虽未露面,却早已安排保姆车在医院外待命。孩子刚看完病,冯绍峰的车刚驶离停车场,赵丽颖的司机就无缝衔接接走了孩子。

这对离婚三年的明星夫妻,用一场“教科书级”的育儿配合,撕开了离异家庭最隐秘的伤疤,原来父母分开后,真的可以不用撕破脸,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双倍的爱。

那天下午三点半,冯绍峰穿着黑色卫衣,帽子压得很低,牵着儿子的小手穿过医院走廊。有目击者说,想想抽血时吓得直往爸爸怀里钻,冯绍峰干脆把孩子抱到腿上,一只手捂住他的眼睛,另一只手轻拍后背安抚。诊室里,他像个复读机一样反复确认:“退烧药隔多久吃一次?”“雾化要做几天?”连医生都忍不住调侃:“您这笔记比病历还详细。”

而赵丽颖的“存在感”藏在每一个暗处。保姆车提前半小时就停在医院后门,司机手里拎着保温壶,装着孩子爱喝的雪梨汤。车窗贴了防窥膜,但能隐约看到后排塞着毛绒玩具和绘本,这些都是赵丽颖出差时囤的“哄娃神器”。有知情人透露,她原本想亲自赶来,但新电影《向阳花》正在路演,最终选择远程“云陪诊”:每隔20分钟就问一次助理“抽血结果出来没”。

这场看似平静的就医,背后是两套精密运转的育儿系统。冯绍峰的手机里存着儿子所有疫苗记录,赵丽颖的日程表用彩色标签标着“亲子日”;一个主抓医疗教育,一个负责生活娱乐,连给孩子报兴趣班都要拉群讨论三天。网友翻出他们离婚后的“合作记录”:去年想想生日,冯绍峰办奥特曼主题派对,赵丽颖送了一套天文望远镜;今年春节,两人错开三天陪孩子放烟花,被拍到用的竟是同款“防烫手套”。

时间倒回2021年,两人官宣离婚时那句“聚少离多”的客套话,如今看来更像一块遮羞布。冯绍峰母亲曾在采访中哽咽“颖宝生完孩子42天就进组拍戏,半年没碰过家门钥匙。”而赵丽颖的朋友圈至今留着一条仅自己可见的状态:“剖腹产刀口疼得睡不着时,满脑子都是剧组通告单。”

这种价值观的撕裂,在育儿上反而成了互补。冯绍峰继承了家族“精细化养育”的传统:儿子每天喝的水要用矿物质笔检测,读的绘本得先经过心理专家筛选。赵丽颖则延续了“野路子”风格:带孩子露营故意不搭帐篷,美其名曰“培养生存能力”;儿子玩泥巴弄得满身脏,她拍照发微博配文“接地气才活得踏实”。

抚养权官司里藏着更现实的较量。法律界人士分析,冯绍峰家族在上海的医疗教育资源是压倒性优势,想想现在读的幼儿园,光赞助费就够买赵丽颖老家一套房。但赵丽颖团队也不是吃素的,离婚协议里明确写着“重大事项必须双方签字”,这才有了如今事无巨细的“育儿群聊”。

热搜评论区俨然成了社会学课堂。支持派搬出数据:我国离异家庭中只有37%能实现共同抚养,而冯赵连孩子吃草莓要不要去籽都要同步信息,堪称天花板级别。反对派则盯着保姆车的车牌号较真:“接孩子的车是赵丽颖公司的,这不就是暗戳戳抢抚养权?”

心理学专家指出关键矛盾“公众既渴望看到离婚夫妻其乐融融,又怀疑这是公关团队写的剧本。”事实上,两人的育儿模式藏着明星特有的无奈:想想从出生起就活在镜头下,连发烧都被做成连续剧。这次事件后,有医生爆料医院曾拒绝拍摄,但狗仔躲在对面楼用长焦镜头偷拍抽血画面。

赵丽颖的逆袭轨迹像极了她演的《风吹半夏》:农村姑娘到百亿票房女王,新电影里单亲妈妈创业的剧情,被粉丝解读为“本色出演”。而冯绍峰的微博画风突变:从前是红酒冲浪的公子哥,现在满屏都是“儿童退烧药间隔时间表”“上海儿科专家出诊时间”。

这背后是残酷的商业逻辑。赵丽颖离婚后代言费涨了三倍,母婴品牌排队求合作;冯绍峰却因“慈父形象”被偶像剧市场抛弃,最近一部戏还是给00后小花作配。有剧组人员爆料:“他现在接戏必谈‘周末不拍戏’,要雷打不动陪孩子上马术课。”

翻开两人的离婚协议(根据公开信息推测),藏着比电视剧还精彩的条款:孩子寒假跟妈妈住海南剧组酒店,暑假陪爸爸参加纽约艺术展;重大节日轮流陪,但生日必须共同出席;甚至约定“任何一方再婚前需经对方心理评估”。

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带着孩子走下去。

来源:阿慕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