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赵露思在社交平台甩出这九个字,配上一组海岛风治愈系写真,瞬间冲上热搜第一。
“永远没有告别就好了”。
4月10日,赵露思在社交平台甩出这九个字,配上一组海岛风治愈系写真,瞬间冲上热搜第一。
然而这一次,评论区却不再是清一色的“姐姐好美”,而是两极分化的舆论战场。
有人被她的笑容治愈到“想哭”,也有人嘲讽她“青春疼痛文学上瘾”,甚至毒舌网友直接开麦:“要不你永远告别吧?”
这组照片里的赵露思确实美得无可挑剔。
海风撩起她的碎花裙摆,阳光洒在蓬松的卷发上,她对着镜头笑得毫无阴霾,仿佛去年那场差点摧毁她职业生涯的健康危机从未发生。
但正是这种“完美”,让争议显得格外刺眼。
有剧粉翻出她年初复出时的承诺,“要更真实地活着”,反手甩出对比图打脸:“上次说‘世界崩塌’是为了卖面膜,这次‘不想告别’又要带什么货?”
更犀利的网友直接总结出“赵氏疼痛文学公式”:下雨天=新剧预热、深夜emo=品牌联名、抽象文案=综艺官宣,甚至有人发起#赵露思文学大赛#,用“永远没有甲方改稿就好了”“永远没有周一就好了”等伪伤痛文案疯狂玩梗。
其实,早在三个月前,赵露思在综艺《小小的勇气》里对着山区孩子说“摘松茸好酷”,被批“何不食肉糜”;炫耀七岁艺术照时无意中刺痛从未拍过写真小女孩的自尊心,节目组连夜删片段救场却越描越黑。
观众厌倦了明星一边日赚208万一边卖惨,更反感用抑郁症当盾牌。
毕竟她刚说完“因病情瘦到73.8斤”,转头就神采奕奕出席品牌活动,还声称“喝代言饮料恢复快”,这种操作让真正的抑郁症患者直呼“被冒犯”。
但如果撕开这些争议的表象,会发现一个更复杂的赵露思。
去年底那场大病几乎毁了她。
突发性失语、中枢神经损伤、体重暴跌至73.8斤,连握勺吃饭都要重新学起。
237天的康复日记里,她在成都老家种花喂猫,从跌跌撞撞到重新奔跑,粉丝看着都心疼。
复出时,赵露思说“想把所有不好留在2024”,可网友似乎不愿给她重启的机会。
当她在综艺里哽咽着说“拍戏时一天只睡两小时”,弹幕飘过的却是“你的辛苦和普通人能一样吗?”
这种割裂背后,是娱乐圈“真实人设”的悖论。
观众渴望明星展现脆弱,可当赵露思真的剖开伤口,又被质疑“卖惨作秀”;她努力用海岛写真传递温暖,网友却认定是精心设计的流量密码。
就连3月那场轰轰烈烈的“取关事件”,微博关注从239人狂删到12人,都被解读成“断舍离营销”。
或许正如影评人毒舌点评:“她把‘永远没有告别’的深情分一半给演技课,也不至于被群嘲。”
毕竟,《偷偷藏不住》里瞪眼式的“疼痛表演”,确实配不上《星汉灿烂》里程少商的灵气。
但换个角度看,这场舆论何尝不是流量时代的黑色幽默?
当95后小花们把微博变成“伤痛文学贩卖机”,投币“矫情”就能吐出热搜时,真正“不想告别”的,或许是观众对演员的期待。
赵露思的困境,何尝不是所有“流量型演员”的缩影。
靠甜宠剧爆红,却困在“甜妹”标签里;想转型实力派,又被综艺里的低情商发言拖后腿。
就像网友改编的那句歌词:“该配合你演出的我视而不见,在逼一个最爱你的人即兴表演。”
到目前为止,赵露思仍没有回应争议。
但翻看她年初的长文,有一句话值得深思:“生病让我明白,能好好说再见也是幸运。”
或许“永远没有告别”的执念,正是她对那段黑暗岁月的无声反抗。
反抗被迫暂停的演艺生涯,反抗随时可能复发的病痛,甚至反抗观众“既要真实又要完美”的残酷要求。
至于这场舆论战是“虐粉固粉”的营销套路,还是顶流女星的成长阵痛?
时间会给出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海岛的潮水退去,留在沙滩上的不只有漂亮的贝壳,还有需要直面的人生课题。
来源:娱乐圈的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