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田:拒绝综艺,为拍戏缺席儿子婚礼,因一个举动被称“戏霸”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1 21:58 2

摘要:2024年冬,山东荣成某菜市场,一位白发老人蹲在摊位前,捏着萝卜反复端详,又凑近闻了闻,最后摇头放下:“这萝卜打过药。”

2024年冬,山东荣成某菜市场,一位白发老人蹲在摊位前,捏着萝卜反复端详,又凑近闻了闻,最后摇头放下:“这萝卜打过药。”

摊主气得直瞪眼:“老头你懂什么!”旁边的大妈赶忙拽他袖子:“别惹他,这可是当年把皇帝都骂得下不来台的刘罗锅!”

没人能想到,这个穿着磨破袖口的棉袄、为三毛钱和小贩较劲的老头,正是中国影视史上最“贵”的演员——李保田。

他主演的《宰相刘罗锅》《神医喜来乐》重播费累计超10亿,却因一场官司被资本封杀;

他拒绝过单条500万的广告,缺席儿子婚礼,连张艺谋都说:“他是唯一让我又爱又怕的演员。”

清晨五点,李保田准时出现在荣成海边。79岁的他带着自制的竹钓竿,在礁石上一坐就是三小时。

书房墙上挂着自题书法“戏可疯魔,人需清白”,下方摆着2014年获得的“中国电视剧终身成就奖”奖杯,落满灰尘。

孙女“小草莓”曾想擦亮它,被他阻止:“荣誉是过去式,擦它不如擦擦眼睛,多看几本好书。”

2023年某影视公司带着合同上门,想请他参加怀旧综艺,重现“刘罗锅斗和珅”的场景。老头听完直接送客:“让王刚张国立扮小丑去,我不吃馊饭。”

转头却接下青年导演的《寻汉计》,零片酬出演独居姥爷

剧组人员记得,有场吃冷包子的戏他拍了17遍,直到胃疼抽搐才罢休:“必须吃出穷人的香,而不是明星的作秀。”

时间倒回2006年深秋,60岁的李保田在北京法庭投下一枚炸弹。因电视剧《钦差大臣》从30集注水到33集,他将投资方告上法庭。

胜诉获赔190万那天,13家影视公司发布联合声明,称他“破坏行业规则”。

“他们骂我戏霸,可霸的是谁的道?”十七年后,他坐在自家小院剥着花生冷笑。

当年为这场官司,他抵押了北京房产,妻子胡英偷偷当掉结婚金镯。

最艰难时,中戏请他回校教书,他却在教室挂出《海瑞罢官》剧照:“今天教你们怎么当‘恶人’。”

这场“自杀式”维权彻底改变了他的星途。官司后整整三年无戏可拍,直到2010年才借《丑角爸爸》复出。

该剧制片人至今后怕:“所有平台都不敢买,说李保田是‘行业公敌’。”

2018年某天,李保田翻出压在箱底的请柬——深红色封面上印着“李彧&陈燕琳”,日期停留在2009年6月12日。

儿子婚礼当天,他正在《永不回头》片场暴跳如雷:因某演员迟到,他坚持重拍前日所有镜头。

“那天我对着手机里120个未接来电发呆。”他摩挲着请柬上的金边,“但剧组三百号人等着,我不能为家事毁公事。”

这个选择让父子冷战三年,直到李彧在《神医喜来乐传奇》片场被他当众训哭:“你词都背不熟,凭什么领工资?”

被问是否后悔,他挑眉:“当年要是去婚礼,今天你们看的就不是演员李彧,而是星二代李彧。”

这话让正在厨房剁鱼头的李彧手一抖:“老头总说‘观众记得角色比记得你重要’,现在我懂了。”

如果把时间拉回到1995年的中国电视圈,没人料到这个驼背、眯眼的“丑角”会创造历史。

《宰相刘罗锅》播出时,李保田每天要收几十封观众来信,有封写着:“刘大人,我爹说当官就该像您这样。”该剧重播费累计超4亿,却成为他最后一部商业喜剧。

“王刚端着酒杯劝我拍续集,我说除非刘墉变成贪官。”他至今记得庆功宴上的对话。

在张国立、王刚接连出演《铁齿铜牙纪晓岚》时,他在河北农村体验生活,为《村主任李四平》准备角色。

荣成小院最深处,藏着他最珍视的旧物:半块发霉的豆腐乳,用塑料袋层层包裹。

14岁那年,这个徐州少年抱着梆子剧团的大腿哭求收留,每天靠偷食堂豆腐乳充饥。有次饿晕在练功房,醒来发现手里还攥着《钟馗嫁妹》的戏本。

“现在小孩说追梦,我们那会儿是拿命换。”78岁时,他给中戏学生展示当年练功留下的伤疤:左肩凸起的骨头是翻跟头摔的,右手小指弯曲是耍枪时被打断的。

最痛的不是这些,而是父亲临终前那句“戏子没出息”——这句话让他拒绝所有商演,直到用金鹰奖杯证明自己。

2024年春,《寻汉计》路演现场,年轻观众提问:“您后悔没像张国立他们那样经营人脉吗?”李保田指着大银幕上的自己:“你看这个老头,像会后悔的样子吗?”

潮水漫过荣成海滩,他依旧每天去捡被冲上岸的塑料瓶,身后沙滩上,一串孤零零的脚印通向远方,像极了他79年的人生轨迹——不扎堆、不回头、不弯腰。

来源:八姑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