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到一堆房琪的热搜,对她了解不多,只是略微听说是一个写文案挺厉害的高手,参加过不少节目,怎么突然就被全网群嘲了?
最近刷到一堆房琪的热搜,对她了解不多,只是略微听说是一个写文案挺厉害的高手,参加过不少节目,怎么突然就被全网群嘲了?
抱着好奇心,查了一通才知道,上《浪姐》翻车了,惨不忍睹。
一
查阅了大量资讯得知,房琪,一个挺火的旅行博主,会写点小文案,粉丝挺多,据说全网千万级别!
她确实挺能写,最著名的桥段,就是夸张含韵那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让不少人直呼太有文采,太治愈,太共鸣了。
这姑娘还出过书,跟苏童余华这些大佬一起上过《我在岛屿读书》,有点段位,有那么点儿才女范儿,不然怎么能跟文坛巨匠坐一桌?
特意搜索了有关她的一些视频,看上去的确挺治愈的,文案写得也像那么回事。
就是最近这次她参加《浪姐》的表现,属实把我看愣了。
二
《浪姐》上,房琪基本上是一路翻车到底,车身刚摆正,接着又翻的那种。
她跟叶童那段对话,是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桥段!
叶童选她当队员,结果这姑娘直接表示:"我想要唱跳的舞台,担心您的精力问题"。
我看到这里直呼好家伙,就差直接指着叶童的鼻子,告诉她太老了。
62岁的叶童直接回怼:"怀疑我的精力?是你有问题吧"。
看到这一段,我真是替房琪尴尬得脚趾抠地,三室一厅太保守,我感觉起码抠出来三层别墅!
除了这事,还有一个场景,就是房琪跟李艺彤的对话。
李艺彤在房间看日漫,房琪惯性的用那种特有的文艺腔点评:有爱好的人真好!接着又跟上感叹赚钱的意义!
李艺彤放下手机反问:你赚钱是为了什么?
房琪一副视钱财如粪土的出世表情回应:不知道,我也不怎么花钱。
李艺彤直接小手一摊:可以给我。
场面真实接地气,一个是真耿直,一个是真装丁元英!
最尴尬的,她跟何泓姗、彭小苒合作唱《珊瑚海》,房琪抱怨两个队员不及时沟通。
彭小苒想加说唱部分,被房琪委婉拒绝:如果你们不怕被骂上热搜,那就加吧。
这种话说出来,简直就是威胁绑架,摆明了让人不敢加。
后面还偷偷告状说队员私下不沟通,幸好何泓姗够刚,直接拉出时间线对质还清白。
三
房琪翻车后,网友们呕心沥血考古,顺藤摸瓜开始扒她以前的文案。
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那些被奉为神来之笔的金句,好多都是攒鸡毛凑掸子,东拼西凑硬搭配的。
例如那个爆火的"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是金庸的原话。
她形容荔波的文案,里面混杂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又加了日本茶道概念"一期一会"。
还有她评价一对恋人的句子:爱是当你望向我时,所有星光穿透我的心脏,而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被网友扒出前半句是网易云音乐评论,后半句是电视剧台词。
合着这位金句女王,其实就是个裁缝,专门到处搜刮素材打补丁?
在自己的视频里,掌控剪辑和场景,加上识趣的配乐,可以显得有文化又有才。
但是一旦到了不受控的环境,那真是立马原形毕露,真假李逵,一探便知!
四
看了节目,很多人说房琪情商低,我觉得这也就是个表面现象。
我的理解是:她对当下互联网环境已经不适应了,还拿着原来那一套,肯定水土不服了。
房琪以前是干什么的?自媒体博主,就是拍视频写文案的。
在这个领域,她确实做得不错,有2000多万粉丝,体量证明了她确实在抓人心上有一套。
她习惯了所有人围着她转,习惯了她说啥就是啥,她否决的事没人敢反对。
但到了《浪姐》这种团队环境,突然要跟各路人马打交道,她就懵了,你不能老跟孔乙己一样,穿着长衫之乎者也的。
套用个新词:没苦硬吃!她这是强行煽情,老想用浓汤征服食客,不行了,吃多了容易反胃!
短视频刚兴起的时候,房琪这样的文艺范儿博主确实吃香。
大家都喜欢那种有文化、有内涵的段子,觉得太有质感了,很能弥补自己的知识焦虑。
但现在呢?用户的口味变了,审美疲劳了。
那种堆砌辞藻、故作深沉的文艺腔,越来越不讨喜了。
现在网友们更喜欢真实、接地气的内容,比如李艺彤那种直来直去的风格。
她在采访中直言自己团体就是个"草台班子",问她会不会凭节目翻红,她坦白说:这么多年都没红起来,不可能翻红。
这种不装、不矫情的态度,反而更受观众待见。
房琪还停留在过去那个时代,用老一套在新环境混,当然会碰壁。
五
房琪的问题还在于,她被自己的"信息茧房"困住了。
她2000多万粉丝,天天围着她捧臭脚,好棒好棒的奉承,谁还能保持清醒呢?
久而久之,她可能真以为自己的那一套能通杀互联网粉丝了,殊不知外面的世界早就变天了。
一走出茧房,碰到不同的土地,立马就不适应了。
这也是为啥她在《浪姐》舞台上,用她那套矫情文艺腔跟姐姐们交流,结果处处碰壁。
就像网友评价的:房琪的才华支撑不起她的流量。
在自己的领域当女王,一旦出圈就被打回原形,舒适区还是别出比较好。
六
说实话,房琪这种情况在自媒体圈很普遍。
很多内容创作者都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太依赖人设,固守一套玩法。
有人就吐槽说做久了自己都分不清真假了,为了迎合粉丝,越来越往一个方向走,最后连自己都觉得别扭。
有些人尝试转型,结果粉丝不买账,掉粉严重,又不得不回到原来的路子上。
久而久之,就陷入一种怪圈:又想突破,又不敢冒险。
房琪可能也是如此,习惯了精致小作文,想改又不敢彻底改,结果就是四不像。
现在的年轻人哪还吃这一套?少跟我上营养,我们就要短平快!
打开任何一个短视频平台,啥火?接地气的、真实的、有趣的内容火。
故作深沉、文绉绉的东西,越来越小众了。
以前大家觉得"文艺"是褒义,现在"文艺青年"基本就等于装。
还想玩文字游戏,当然格格不入。
七
对房琪来说,这次翻车未必是坏事。
至少她能看清自己的问题,知道那套精致小作文在全媒体环境下行不通了。
如果她够聪明,应该会调整自己的风格,更真实一点,更接地气一点。
别再把自己包装得那么完美无缺,大家都是普通人,有点缺点没啥。
更要少用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金句,没有出世的实力,就拿出入世的勇气!
房琪的经历给所有内容创作者提了醒:在互联网时代,真实才是硬通货。
靠包装、靠人设支撑起来的流量泡沫,迟早会被戳破。
与其费心思去营造一个完美形象,不如坦然接受真实的自己,有棱有角才有魅力。
最后引用一个不知名网红的经典开场白,送给房琪:我玩得就是真实!
来源:Cystos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