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这四部悬疑剧质感不差,为何热度欠佳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11 14:33 2

摘要:四部重磅悬疑刑侦题材剧集近期接连播出,其中有三部豆瓣评分均过7(一部尚未开分),有的甚至高达8.1,可以说品质优秀。但与之相对的,它们的话题讨论度和播放热度都远远不及前两年的《漫长的季节》和《狂飙》。

四部重磅悬疑刑侦题材剧集近期接连播出,其中有三部豆瓣评分均过7(一部尚未开分),有的甚至高达8.1,可以说品质优秀。但与之相对的,它们的话题讨论度和播放热度都远远不及前两年的《漫长的季节》和《狂飙》。

评分和口碑最好的《沙尘暴》 优酷站内热度仅6500,距离破万的爆款很遥远;《棋士》的口碑和关注度相当不错,但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破26000,还没到达28000的必看俱乐部门槛;《乌云之上》即使有孙俪加持,爱奇艺站内热度也未破万;《黄雀》由前两年的黑马剧《对手》的原班底创作,品质出色,爱奇艺站内热度也仅破8500。为什么四部剧未获得更惊艳的成绩?

《沙尘暴》由段奕宏主演

目前,市场饱和与题材同质化是该类型要面对的首要瓶颈。悬疑刑侦,向来是竞争红海。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就有10部左右这类题材陆续播出。三大平台几乎是同期或前后脚推出上述四部悬疑剧,使得短期内赛道内卷达到白热化,观众的注意力和时间有限,难免分散。

且尽管几部作品在题材细分上各有突破,比如《黄雀》聚焦铁路反扒,《棋士》以围棋为引,《沙尘暴》深耕西北小镇熟人社会——但核心仍困于传统刑侦框架。相较于2024年同类爆款剧《边水往事》的异域冒险、《新生》的“剧本杀”结构,2025年第一季度的这几部新作,在叙事形式上相对还是趋于保守,例如《棋士》被观众批评为“《绝命毒师》的模仿”,而《黄雀》多线叙事虽然技艺高超,但庞杂的线索、众多的人物,给观众观看平添许多压力,无形中缩小了受众群。

《棋士》剧照

另一方面,平台对“剧场品牌”的过度依赖,或许也在制造新的桎梏——比如优酷的白夜剧场用户偏好硬核罪案,《沙尘暴》的文艺气质是否反而成为热度阻碍?

而悬疑罪案剧集的宣发策略的陈旧更是雪上加霜,四部剧仍在沿用“摄影美学”“戏骨飙戏”等传统话术,未能像《边水往事》虚构异域语言般制造破圈话题。更值得警醒的是今年年初的《漂白》,宣发端的“罪犯F4”“铲姐”等明显不当的宣传话术,对该剧口碑几乎造成毁灭性打击。

所以对悬疑罪案剧来说,宣发端面临的挑战也与其他类型剧不同,很多时候悬疑罪案剧的宣发如同走钢丝,宣嘛,怕踩线;不宣嘛,心里苦,陷入一种两难之境。

《黄雀》剧照

而针对本季度的几部剧集,还需注意主创班底的“刻板印象效应”不容忽视。

拥有《对手》原班人马的《黄雀》未能复制前作辉煌,反映出“爆款续作魔咒”——部分观众对《对手》大获成功的谍战生活流的期待,被移植到了反扒题材后,无疑产生认知错位。

王宝强在《棋士》中颠覆性出演黑化围棋老师,虽演技获赞,但其过往的草根形象与角色设定形成撕裂,反而可能成为观众入戏的障碍。

孙俪在《乌云之上》的“去滤镜化”表演本应成为话题,但观众和粉丝对“大女主剧集”的固有期待,或与悬疑罪案剧的写实风格产生错配,导致演员号召力未能更加有效地转化为热度。

《乌云之上》剧照

应该关注的是,在短视频、短剧的冲击下,观众的观剧习惯和预期明显已经在发生变化,越是成熟的题材类型,比如悬疑剧、古偶剧、现偶剧,越要面对观众的审美疲劳,越要有意识地求新求变。

在近年来《漫长的季节》《隐秘的角落》等社会派悬疑剧集的走红后,明显市场扎堆出现“社会派推理浪潮”。其实创作方向和审美无绝对优劣,转头看看近年欧美市场上的悬疑刑侦佳作,无论是《东区梦魇》,还是《白莲花度假村》系列,或是《混沌少年时》,也都是将社会议题和人物关系做到了最大最深化。但这些关注社会议题和人物关系的剧集,创作难度和对主创班底的人文素养、思想深度、制作水平的要求都极高。如果都扎堆去做这一类型,那么无疑会出现许多在创作层面失衡与投机的作品,陷入“重人性轻悬疑但写点人性还挺浅薄”的误区。

所以实话实说,本质上的创新从来不是容易的事,那从商业的角度说,不妨换个思路,像短视频看齐:求新,不如求疯。比如韩国近年来精于在一切剧集,尤其是悬疑罪案剧中“发疯”,无论是《黑暗荣耀》《天空之城》《狂医魔徒》《猪猡之王》《恶缘》,几乎都在创作中强调了极致人设、发疯反转、癫爽剧情、擦边尺度。但即使是这样的“发疯”,其编导演的技术门槛也是高的,并非能轻易复制粘贴。

此刻,悬疑刑侦剧似乎和去年的古偶剧一样,陷入了某种“创作瓶颈”,这也是类型剧生命周期中的必然阵痛。但是回望2024年,当古偶剧一度表现不佳时,行业便近乎急赤白脸地发表“古偶完了”论,似乎这一类型已走到穷途末路,然而到了年底《九重紫》等爆剧一出,大家似乎又意识到古偶类型的商业稳定性。而此刻悬疑刑侦剧播得“就那样”,倒是未听到什么激进之言,也不知是行业吃一堑长一智,还是对该类型多少更溺爱些,毕竟,很多人(包括从业者自己)都觉得,古偶总是不像悬疑刑侦那样,能够“深刻文艺又精良”嘛。

当市场从野蛮生长的“悬疑热”转入精耕细作的“悬疑精”阶段,唯有打破题材边界(如《边水往事》的异域犯罪冒险的游戏式叙事)、探索形式革新(互动剧、季播模式)、重构人设范式(从传统硬汉侦探到寻求更新更极致的人设),方能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重建与观众的连接。或许正如《沙尘暴》中那片吞噬真相的西北荒漠所隐喻——悬疑罪案剧的下一站,不在既定的轨道上,而在未知的旷野之中。

尔了了

来源:米西说剧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