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罗晋二搭,除了骂我们说点别的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11 12:27 2

摘要:主角是一位身藏往事的硬汉侦探,他做事利落,但规则与道德边界模糊,行走在灰色地带。他的能力令人敬服,但性格却与周遭格格不入。因为一起案件,这位侦探一边缓缓摸近事件真相,一边又反复陷入痛苦的回忆碎片。眼前的案件与摧毁精神的往事,就像两股角力的绳索拖拽着侦探一路向前

我先讲一个故事,你试试能想起多少熟悉的身影来。

主角是一位身藏往事的硬汉侦探,他做事利落,但规则与道德边界模糊,行走在灰色地带。他的能力令人敬服,但性格却与周遭格格不入。因为一起案件,这位侦探一边缓缓摸近事件真相,一边又反复陷入痛苦的回忆碎片。眼前的案件与摧毁精神的往事,就像两股角力的绳索拖拽着侦探一路向前。

跟随侦探的视角,我们意识到他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找出事情的真相,另一方面则要解决自己的某种心魔。这里头不乏迷雾和冲突,案件的罪恶和侦探的PTSD,会制造层层障碍,让故事的推进曲折刺激。

嗯,这是劳伦斯·布洛克笔下的马修·斯卡德,也是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菲利普·马洛——我们把这类人物叫作“硬汉侦探”,他们是罪案剧(影)里的熟面孔,一种典范式的亚类型。

孙俪主演的新剧《乌云之上》,就是这种经典故事的再创作。女刑警韩青(孙俪 饰)做事干练,脾气却火爆,因为搭档钟伟(罗晋 饰)的意外失踪而耿耿于怀。从一起女性碎尸案开始,韩青一步步揭开隐藏了种种罪恶的贩毒集团。在侦办案件的无数次历险中,韩青不仅要面临罪犯的威胁,也要向内发起“负罪感”的自我拷问,这注定是个向外查案、向内疗愈的复杂角色。

关于这部剧的主要批评意见,就来自我前面讲的类型故事里,它既经典也俗套,剧里干练沉郁的主角,庞大黑暗的作恶集团,童年受创的杀手,看似最值得信任的人才是最后的大boss……如此种种,观众都太熟悉了,因而剧也太无新意了。

但这部剧在俗套之外,尽力提供了一种视角新意。这一次的“硬汉侦探”是一位女刑警,就有点旧瓶装新酒的意思。孙俪提到这部剧对自己的吸引,大意是“我看到了情节,同时也看到了人物”。我们能在剧中感受到这种“角色之于演员”的吸引,一位马修·斯卡德式的硬汉侦探,切换到女性身上,会有换个角度看风景的新奇感。

于是,“娘娘”孙俪在剧中,是硬汉作风,短发短装黑眼圈,不化妆,与上级火爆吵架,在审讯中软硬兼施。与角色性格配合的,是这部剧的写实风格,韩青们办案不只靠“直觉”,也要老老实实地查看监控、走访调查。坦率说,这种偏写实的风格,往往让故事沉闷,并不讨喜。假如我们把《乌云之上》放在近些年优秀的罪案题材作品里,它显得太遵循类型,而失去“藏案于时代”的文学性。

在同题材影视剧里,我们习惯了女性角色的感性和直觉。但在这部剧里,韩青会衣服沾满泥巴跑现场,也会行色匆匆走访调查,纯粹的实干派。这与另一边夸夸其谈的男性警察比较起来,制造了反类型的偏差感。这种剧作上的办法,是利用类型俗套,让观众天然代入偏见,再以女性视角不经意地将之击溃。这类男女视角转换的“偏见落空”,充斥在整个侦探过程中。比如,韩青为了核实凶手路线,购买与碎尸重量相当的矿泉水进行实验。与此同时,男实习警察林嘉嘉大谈“我有一种直觉”。编剧就利用了“男性更理性,女性更感性”的俗套偏见,制造一个截然相反的剧情。

比这些小技巧更深一层的是,女侦探与男侦探在类型上的“不同寻找”。在男性侦探故事里,硬汉侦探往往是向外求索。马修·斯卡德式的愤世嫉俗,是对“这世界糟透了”的诘问;近期同题材的《沙尘暴》,段奕宏扮演的警察致力于探寻能源枯竭的城市塌陷后的生存困境,这是社会性的议题。

而《乌云之上》里女警韩青的追问始终是向内的:对搭档的情愫和未能施救的自责;对原生家庭姐姐的愧疚感。即使在韩青与师傅的旁支关系线里,她对师父病女的额外关切,也隐含着一种类似原罪的感情。

为了对比,编剧还安排姐姐(李小冉 饰)这个角色来映照。这一正一反两个女性,都沉沦在往事中难以自拔,但她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姐姐向外追问,将一切过错归因于他人;妹妹韩青向内寻找,经历自责、自省,最终达到自我疗愈:将往事封存并放下,出发走自己的路。典型如韩青审问白小蕙的戏,孙俪的表演是施压的、有攻击性的,但在得出嫌疑人“为救孩子”的动机后,又会共情而自责,并给她递上一杯水。

这种细节并不显眼,但堆积起来却有意义。它不是虚假的“大女主戏”,而是在一个类型故事里真的让女性替代了男性,以女性化的视角来讲述,唯一可惜的是,故事本身了无新意,太过中规中矩了。

来源:宅了一只肥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