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故事基本都以事件驱动,直到观众开始熟悉主角后,才慢慢插入人物背景——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对父母的车祸去世怀有负罪感,无法对前搭档的失踪释怀。
文:狐厂娱乐观察
孙俪近五年只有两部剧集上线,21年的《理想之城》与刚超点结局的《乌云之上》。
《理想之城》没能复制她曾经的收视高峰,《乌云之上》的平台热度卡在8800+,难再攀升。
“抗剧神话”正在失效。出道即演海岩剧、手握多个爆款的孙俪,在生活中圆满低调,但在职业上正陷入瓶颈。
相较于前几年那批故弄玄虚的悬疑剧,《乌云之上》的优点很明显。
它的节奏很快。开篇发现碎尸后,很快进入调查——查监控,判断抛尸地点,追踪嫌疑车辆,调查受害者身份。
故事基本都以事件驱动,直到观众开始熟悉主角后,才慢慢插入人物背景——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对父母的车祸去世怀有负罪感,无法对前搭档的失踪释怀。
它也没有故弄玄虚,伏笔回收得很快。故事采用了多个视角,每当主角调查出新的线索或疑点时,故事很快转换到受害者或犯罪者的视角,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
前两集中,主角刚查出死者与一位叫白小蕙的人有关,故事马上切入白小蕙视角——她目睹了案发现场,死者是她的好友,且有位瘾君子男友。男友是白小蕙的同乡,两人曾合伙敲诈过一百万。
这一敲诈的伏笔,也在几集后回收。作为健身会所前台的白小蕙,受雇监视老板,无意中拍到了重要信息。
《乌云之上》像是一次对导演前作《八角亭谜雾》的全面修正。后者豆瓣仅5.7分,是生活流故弄玄虚派悬疑剧的反面代表案例。
这种修正最终导致《乌云之下》成为了一部很正确但也有些无趣的悬疑剧。从拍摄手法到叙述手法,它都透着四平八稳的无聊。
两位主角永远在路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先查监控,然后孙俪开车转场,再审问相关人员,查完了回去汇报,过几天开个复盘会,口述案件进度与线索,又查监控,又开车,又审问,又汇报,又开会……看多了有种在陪主角上班的感觉。
这种无聊,某种程度上源于戏剧张力的缺失。故事前期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足以和主角形成对抗关系的反派,缺乏正邪交锋的戏剧性。
这也导致主角的查案过程同样缺乏戏剧性,没有相应的阻力,没有具备可看性的强烈矛盾与冲突,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一靠查监控,二靠精准的直觉。
剧中少有的几处紧张时刻,也被导演处理得平平无奇。
比如第一集,主角赶往抛尸现场时,凶手正在销毁罪证车辆;后续的监视调查中,嫌疑人往前一步就能发现一墙之隔的主角。警匪两次擦肩而过的紧张感,都被温吞的剪辑消解。
截至发稿,这部剧平台热度最高8852,在互联网上的讨论度不算高,广告从头三集的五个降到了两个。
平稳的《乌云之下》并没有平稳落地。
孙俪被平台和观众认为是“抗剧”的。
《甄嬛传》之后的十年,她只主演了四部电视剧,其中三部都是市场非常成功的作品——《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安家》,还有一部《辣妈正传》让她拿到白玉兰最佳女主角奖。
但最近五年,这种公认的抗剧能力正在失效。2021年的《理想之城》和现在的《乌云之上》,热度没能达到很多观众对于孙俪的预期。
于孙俪来说,更大的危机来自演技。早从《安家》开始,很多观众认为她的表演陷入了模式化,经常用力过猛。这种声音在《理想之城》时期也持续存在。
《乌云之上》大概并未为孙俪证明更多。与《回响》《猎冰》《错位》等女性刑警悬疑剧不同,《乌云之上》的叙事焦点完全锁定在女主一人。
女主韩青是整部剧最丰富完整立体的角色,给到演员的发挥空间很大。韩青内心有很强烈的矛盾,她将搭档的失踪归责自己——因为自己想避嫌,导致搭档独自负责毒品案,最终失踪,下落不明。
她与同父异母姐姐的关系也很复杂,爱恨交织。童年时,韩青并不喜欢这个让父母吵架的姐姐。少年时,韩青间接导致父母车祸去世后,她与姐姐逐渐变得亲密。
孙俪当然是一位成熟的演员,她的表演很自然,可以演出爆发力很强的哭戏,可以用技巧很好地演绎韩青的两种不同状态——刚入职时的青涩,成为成熟警察后的冷静与干练。
但就像剧集本身一样,孙俪的表演很正确,反面是缺乏惊喜,缺乏让人一眼就能记住的高光时刻。
孙俪最出圈的演技名场面,仍来自《甄嬛传》。甄嬛面对不同角色死亡的哭泣反应,被观众不停地截图分享;甄嬛与皇上决裂的那场戏,被拿到演技综艺上模仿,从未被超越。
或许可以用“优等生”形容孙俪。
她一直是很用功的演员。演《乌云之上》前,她去刑警大队体验生活,看了很多刑侦纪录片,把观察到的真实刑警的生活细节都用上了;她每天都会诵读剧本,对角色台词能够做到信口拈来。
演《影》之前,她找古筝老师教她弹琴,一周三次,因为不能戴护甲,把指甲弹碎了;演《安家》时,她发现原型人物常年穿黑色西装,但化妆包和水杯是玫红色,为此特地去请教了心理老师;《理想之城》开机前,她请求导演不要让她一条过。
孙俪对于剧本的选择也极其谨慎。
她曾在采访中提到,以前接过不喜欢的戏,“试图说服自己,说可能我没有看到剧本的精髓,可能你慢慢体验角色就好了……后来发现我进组之后,并没有很好的全身心投入那个戏,以至于在那几个月,我自己的状态非常差。”
后来,孙俪把控剧本非常严格。她与《理想之城》制片人见面时,最开始并没有明确出演意向,因为她没有拿到完整剧本,她说“后面的20集剧本不垮的话,我愿意跟大家做这样一次创作”。
孙俪的经验是,“最保险的就是从剧本的第一个字一定要看到最后一个字,你才能知道,这个剧本的成色是怎么样。”
这并非行业常态。搜狐娱乐在探讨长剧烂尾的行业现象时,曾提到过去几年,很多项目在开机时并没有全部的剧本,业内编剧透露有五到十集剧本就可以开机了,剩下的边拍边写。
这种谨慎延续到了她对角色的选择,甚至于她的表演。
孙俪永远处于安全区,她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表演模式,也有自己青睐的角色类型,比如坚韧执着的大女主。
她即将播出的新剧《蛮好的人生》,卖保险、金牌销售、上海话,总之是有些似曾相识的。
谨慎与安全不会出错,就像孙俪曾经一连几部大女主戏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当下,安全不再是优选。残酷地说,孙俪陷入的是一场系统性困境。
长剧市场正在面临变革。
过去的电视台时代,在线性观看模式下,国民演员确实能成为观众筛选内容的标签。但现如今,抗剧神话只会越难越复现。
短视频的崛起改变了内容分发方式,碎片化传播与倍速播放成为常态,观看习惯也被深刻改变,观众更倾向于内容质量与话题度,而非演员名气。
就像此时此刻,国民演员们都有新剧,但长剧市场仍然萎靡。悬疑剧偶像剧一起端上来,一起被抬走。
长剧需要走出安全区,需要拿出更顶级、新鲜、不可替代的东西夺回观众。
来源:小角色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