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红孩儿”赵欣培:当红时拒绝拍戏,上北大成博士,如今身价过亿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1 07:42 1

摘要:1986年夏天,北京的一间普通客厅里,站着一个跳着舞、唱着歌、浑身冒着汗的小男孩。

1986年夏天,北京的一间普通客厅里,站着一个跳着舞、唱着歌、浑身冒着汗的小男孩。

这个八岁的孩子活泼、聪明、不怯场,导演杨洁坐在沙发上,看着他眼睛一亮,转身对身边人说:“就是他了,红孩儿。”

没人知道,那年夏天,赵欣培的命运拐了个弯。

从此,他成了家喻户晓的童星,“红孩儿”的名字,像烙印一样镌刻在几代观众的童年记忆里。

更没人料到的是,在最红的时候,他却收拾书包,悄然离开了演艺圈,从聚光灯下走回教室,从神童变成了学霸。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不过是他人生第一阶段的小高潮。

赵欣培1977年1月出生在北京,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娃。

父母是普通的技术员,从小他跟着奶奶在王府井生活,幼儿园上的是最好的,机缘巧合下参加了《茁壮成长》的拍摄。

在那部作品中,他第一次接触到“表演”这个词,没想到,第二次,就是震撼全国的《西游记》。

红孩儿的角色来得突然。

1985年底,杨洁为“火焰山”一集选角犯了难——需要一个调皮机灵、有演戏天赋的小男孩。

场记于虹当时想起了几年前那个抢球不怯场的小朋友,于是将赵欣培带到了导演家。

没想到,一见钟情。

赵欣培的红孩儿,不仅演出了“熊孩子”的狠劲,更有一股让人过目不忘的灵气。

也就是这灵气,让他成为最经典的红孩儿,没人可以复制。

剧一播出,全国观众沸腾了,片约、广告纷至沓来。

赵欣培在娱乐圈站上了金字塔尖。

1987年暑假一结束,他却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回到史家胡同小学,从红毯回到课桌。

从此,戏剧和镜头成了过去式。

这个决定不是父母逼迫,不是老师劝说,是赵欣培自己做的。

他说:“我就是不喜欢演戏了。”

刚好那年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他一头扎进去就没回头。

“一见计算机误终身。”

他常这样打趣自己,但语气里满是认定与沉醉。

1992年,他拥有了自己的电脑286,接着又换了386。

他像个执着的炼金术士,痴迷于那些代码与逻辑结构,别的孩子沉迷电视,他却在调试程序、模拟系统。

1995年,18岁的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四年后,他没有像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工作,而是被保送至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从北大到中科院,他把“童星”这个标签彻底丢在身后,成了实打实的技术天才。

2005年,他拿下博士帽,彻底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轨。

这还不是终点。

2014年,赵欣培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了北京农管家科技有限公司,他担任CTO。

看似遥远的“农业”和“科技”两个词,在他手中被奇妙融合。

他和团队推出的“农管家”APP,是国内首款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的智能平台,集合金融、农资、农技、流通于一体,为新型农业经营者搭建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

2016年,公司完成了复星昆仲3000万元的A轮融资。

到2019年,农管家已经实现盈利千万。

此时的赵欣培,早已不是那个“光着屁股演红孩儿”的小男孩,而是坐在会议室里谈融资、跑业务、写代码、做战略的创业家。

他的身价过亿,但他说:“我从来不太看重这些外在的成就。”

他的妻子,是读研时认识的高知女性,两人志趣相投,过着安静稳定的生活。

妻子最初并不知道他曾是红孩儿,知道后反倒觉得“挺神奇的”,但赵欣培一笑了之:“过去的事情了,不重要。”

如今,他已年过四十,身材发福,样貌也不复童年时的灵气,网络上曾有网友调侃“红孩儿变油腻大叔”。

赵欣培照单全收:“你们说我长残了,我也不靠脸吃饭。”

最动人的是这份清醒与自由。

他说:“我骨子里是个特别自我的人,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喜欢热闹的圈子,也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

有人为他惋惜,放弃了星途坦荡的演艺路。

他却早已看透浮华。

他说,自律、自立、自由,这六个字就够了。

童星很多,能熬成明星的不多,能熬成自由之人的,凤毛麟角。

赵欣培没被时代吞没,也没有迷失于名利。

他是那个在八岁时抓住机会演了个角色,又在十岁时潇洒离开,四十岁时坐在办公室里讲“互联网+农业”的男人。

他是红孩儿。他也是赵欣培。

他一生只演了一个角色,就够了。

来源:BRTV综艺娱乐小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