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鲜少有人记得,当年与她平分秋色的另一位“央视一姐”,在巅峰期悄然退场。
“董卿之后,再无国风女神!”
这是网友对央视黄金时代的集体追忆。
但鲜少有人记得,当年与她平分秋色的另一位“央视一姐”,在巅峰期悄然退场。
2025年春,上海滨江公园的樱花树下,52岁的董卿一身运动装晨跑,被粉丝抓拍到素颜大笑;
北京保利剧院后台,56岁的周涛正与团队讨论新话剧的灯光设计。
这两位曾被媒体渲染为“宿敌”的女人,一个淡出荧屏回归家庭,一个转型幕后掌舵商业帝国。
她们的故事,何止是“争斗半生”?更是一场关于女性如何挣脱标签、活出自我的时代寓言。
巅峰转身
周涛——从春晚到商业的“狠角色”
2016年,周涛在主持完第24届春晚后突然宣布离开央视。
彼时媒体标题满是“败给董卿”的揣测,她却默默注册公司
用十年时间完成从主持人到制片人、话剧演员、保利演艺副总裁的蜕变。
“别人说我嫁富豪靠夫家?那我偏要证明,离开央视我照样能站上更大的舞台。”
2024年,她制作的沉浸式话剧《金陵十三钗》创下单城票房破亿纪录
接受采访时轻描淡写:“主持人是照亮别人的职业,而制片人是点燃自己照亮作品。”
董卿——从文化名片到“鸡娃家长”
当《朗读者》停播、丈夫密春雷陷入债务危机
董卿的选择出人意料:在上海某双语学校门口,她扎着马尾陪儿子摆图书义卖摊
被认出后笑着分享育儿经:“背古诗不能靠吼,得和他一起看《长安三万里》”。
网友偶遇她在超市对比菜价,感慨:“原来仙女买菜也会挑打折黄瓜!”
“真正的强者,不是永远站在聚光灯下,而是敢在掌声最响时转身,因为她们早已找到比舞台更珍贵的东西。”
活成女性力量的AB面
周涛的“狼性哲学”
在保利集团年度会议上,她穿着定制西装疾步如风,员工私下称她“周董”。
不同于央视时期的端庄形象,现在的她会为舞美设计拍桌争论:“这个转场不够锋利!我要的是刀刻般的视觉冲击!”
网友戏称:“当年《综艺大观》里温柔似水的周涛,原来骨子里住着董明珠。”
董卿的“柔术智慧”
面对丈夫的7亿债务风波,她既不卖惨也不辩解,被拍到凌晨在图书馆查法律资料。
粉丝心疼:“卿姐快复出捞金吧!”她却带孩子参观敦煌壁画展
朋友圈写道:“莫高窟的菩萨笑了千年,因为她们懂得低头看人间。”
如今她参与公益图书馆项目,坦言:“教孩子读《诗经》比主持春晚更有成就感。”
周涛的办公桌上永远摆着倒计时器——那是央视春晚留给她的职业烙印;
董卿的背包里总装着《庄子》和儿童绘本——她说这是“给灵魂和儿子的双重食粮”。
50+女性的突围战
周涛的“银发营销”
2024年秋冬时装周,56岁的她以满头银发搭配猩红长裙亮相,话题#周涛白发#引爆热搜。
接受《名人汇客厅》专访时,她抚着白发笑言:“这是熬夜改剧本的军功章,可比染黑发时更有说服力。”
网友辣评:“这哪是退休?分明是杀回战场的女王!”
董卿的“素颜经济学”
当网友嘲讽她“发福显老”,她却在读书会上主动提及:“我现在54公斤,比主持春晚时重了8斤,但能一口气跑5公里。”
上海国际学校家长群里流传着她的“接地气穿搭指南”:米色卫衣配帆布包,被年轻妈妈们奉为“中年女性松弛感模板”。
某智库2025年报告显示,40-60岁女性创业者同比增加37%,其中文娱领域占比达42%
周涛、董卿的选择正是这股“中年叛逆潮”的缩影。
二十年前,她们在央视化妆间共用一面镜子,镜子外的观众只看见“一姐之争”;
二十年后,她们在人生的分岔路口背向而行,却用截然不同的轨迹诠释同一个真理:
女性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同性,而是那个不敢打破世俗定义的自己。
当我们在超市遇见素颜挑菜的董卿,在剧院仰望指挥若定的周涛,该为她们高兴
曾经用声音照亮国人的女神,终于把光留给了自己。
此刻,或许该重读董卿在《朗读者》里的那句开场白:
“世间所有美好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而她们与自己的重逢,比任何剧本都更动人。
“你更向往董卿的烟火人生,还是佩服周涛的商界锋芒?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老友拾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