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戈:演高级将领成经典,晚年瘫痪,妻子对其不离不弃,65岁去世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0 21:25 1

摘要:在这部影片中,老演员陈戈把“王保长”的反派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让人恨得咬牙切齿,该片热映后,他也迅速走红了起来。

1963年,一部《抓壮丁》火遍了大江南北,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

在这部影片中,老演员陈戈把“王保长”的反派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让人恨得咬牙切齿,该片热映后,他也迅速走红了起来。

由于他演技精湛,他不仅深受观众的认可,就连周总理也曾亲口赞扬:“演得好!演得好!”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一名实力派演员,陈戈不仅擅长演反派,正派角色他更是塑造得出神入化,尤其是他养的众多高级将领,都成为了银幕经典。

让人遗憾的是,这么优秀的一位表演艺术家,晚年的经历却颇为坎坷,不仅瘫痪在床,还在65岁那年就带着观众对他的不舍永远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一、

陈戈原名陈谦贻,曾改名陈谦益,1916年10月1日出生于四川自贡大安区团结镇的一个富贵家庭。

他的家境特别好,从小衣食无忧,不用为温饱问题忧虑,这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家庭条件。

正因为家境很好,他的家人非常注重对他的培养,不仅早早送他去上学,还特意为他安排了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也就是那时候流行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陈戈的中学是在四川自贡的曙光中学就读的,上中学期间,他接触了很多先进的思想,知道了封建思想和封建行为的坏处。

1932年,16岁的陈戈读完中学后,为了逃离家里给他安排的婚事,反对封建婚姻,他愤而离开家乡,到外面去追寻他想要的生活。

陈戈离开自贡后,去了四川成都,他当时对画画很感兴趣,为了学画他考进了成都美术专科学校,跟随留洋回来的老师学习西画。

为了学好画画,陈戈学习非常刻苦,凭借着超高的艺术天赋,他很快掌握了不少绘画技巧。

学习之余,为了丰富校园生活,陈戈给自己培养了不少兴趣爱好,其中最喜欢的就是话剧表演。

他经常参加学校的话剧活动,随着对这门艺术越来越了解,他对这门艺术也越来越喜欢,甚至对表演艺术的喜欢还超过了对画画的喜欢。

不过,虽然喜欢表演,可陈戈并没有因此直接放弃画画,让他下定决心去学习表演的契机还是家里的变故。

二、

1933年,陈戈进入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的第二年,他的祖父离开了人世。

随着他祖父的离世,家里分崩离析,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差,最终因为经济拮据,他只能无奈从成都美术专科学校辍学。

辍学后,陈戈一度对人生感到迷茫和彷徨,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很快他就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在陈戈对人生感到迷茫时,他偶然得知成都大同电影学校在招生,不需要学费就可以入读,他立马报名并成功考进了该所学校。

1934年,陈戈在经历了诸多波折后,终于踏进了大同电影戏剧学校的大门,开始学习表演艺术。

在戏剧学校学习期间,为了快速提高演技,陈戈除了在校用心学习以外,还积极参加校外的剧社活动,频繁活跃在话剧舞台上。

在戏剧学校学习的那几年,陈戈先后加入了成都剧人协社、国防剧社,虽说他在这些剧社里发展时演的几乎都是配角,并没有得到太多人关注,可他却在不知不觉间磨练了演技,把演技提升的越来越好。

而在这些先进剧社发展期间,他不仅演技得到了进步,思想也得到了提高,爱国观念越来越强,经常跟着剧社去做一些爱国的演出。

那时候,爱国的陈戈一直活跃在一线,为宣传爱国思想做了很多的贡献。

三、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爱国的陈戈和吴雪等志同道合的演员,一起组建了四川旅外剧人抗战演剧队。

为了推广爱国思想,弘扬爱国精神,宣传抗日,他经常带领着剧队到农村做宣传。

因为演技好,工作中兢兢业业,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不仅迅速成为了剧队的骨干,还先后担任过代理队长、队长等职位。

除了在家乡四川宣传抗日以及从事表演工作以外,陈戈还奔走在全国各地,活跃在西北的延安等地区。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接连参演了不少经典剧目,例如《苏州夜话》、渡黄河》、《父归》、《讨渔税》、《雷雨》等等。

这些剧目上演后,得到了军民们的一致认可,大家都非常喜欢他的表演。

尽管陈戈那时候并没有太高的名气,可他依旧还是一心一意的去发展表演事业,用他擅长的表演艺术为国家做贡献。

在他的努力下,很多人都因为受到他的表演影响,走上了爱国之路,走上了抗日之路。

而因为长期活跃在线下,他的演技也被锤炼的愈加炉火纯青,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角色都能轻松驾驭,这为他后来的银幕生涯奠定了基础。

四、

全国解放后,国内的文艺行业得到了新发展,陈戈也迎来了更多发展机会。

依靠着精湛的演技,加上不错的外形条件,他不再局限于线下舞台,而是开始登上荧幕。

1949年,在陈戈33岁这一年,他被安排参与拍摄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这部作品的制作工作。

在这之前,陈戈一直活跃在线下舞台,并不知道什么是电影艺术,这次拍摄,让他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而由于在这次工作中表现突出,他超强的工作能力被北京电影局相中,被调入了北京电影局工作。

进入北京电影局后,陈戈正式开始和电影打交道,他接连参演了不少影片,例如《在前进的道路上》、《辽远的乡村》、《南征北战》、《土地》、《党的女儿》、《停战以后》、《浪涛滚滚》等等。

虽说他在这些作品中扮演的很多都是配角,但每次都把角色塑造得活灵活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尤其是在塑造一些高级将领的角色时,他能把角色特点和形象塑造得非常立体,无论是《南征北战》中的师长,还是《党的女儿》中的将军王杰等等,这些角色都成了经典。

不过,要说到真正让陈戈大火,被全国观众熟知的角色,那还得是他塑造的反派角色“王保长”。

五、

1963年,陈戈参演了由八一厂制作的《抓壮丁》这部影片,该片由他和沈剡联合执导,他和吴雪、尹文媛、雷平等人主演的一部方言喜剧片,他在片中扮演的是“王保长”一角。

在《抓壮丁》这部影片中,陈戈扮演的王保长和村里的地主李老栓串通一气,他接受了对方的贿赂,用别人家的孩子顶替李老栓的二儿子当壮丁。

除此之外,陈戈在片中和李老栓狗咬狗引发的一系列斗争和闹剧,也给该片增添了不少看点。

王保长这一角色在片中还没少欺压百姓,很多观众在观看时,都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他除之而后快。

陈戈在塑造王保长这一角色时,他把角色生动形象的塑造了出来,活灵活现的形象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该片上映后,受到了无数观众的喜爱,而随着该片的热映,陈戈也迅速走红,被大众所熟知。

这部影片的热映,也证明了陈戈不仅演技了得,执导能力也非常出色。

拍完《抓壮丁》这部影片后,陈戈后来又陆续拍摄了不少作品,塑造的角色都深受观众喜爱。

除此之外,他还以导演的身份执导了《顶天领上的风雪》、《焦裕禄》等影片,反响都特别好。

作为演员,他能把角色演得惟妙惟肖,作为导演,他能充分发挥出角色的潜力,可以说是当时少有的一位全能型演艺人才。

以陈戈那时候的发展势头来说,如果没有后来的不幸遭遇,他肯定能给观众带来更多经典的作品,只可惜,人生并没有如果。

六、

1966年,随着特殊时期的开始,国内文艺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陈戈因为之前自导自演的《抓壮丁》这部作品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这期间,他遭到了无情打击,事业被迫中断,无奈淡出了演艺圈,也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除了事业受到影响以外,陈戈的生活也受到了冲击,身心都受到了摧残。

演艺事业中断后,陈戈被安排到原来北京的农村参加劳动,每天工作都非常辛苦。

因为工作太过劳累,有一次,陈戈在劳动时不行摔倒在地上,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脑血栓。

虽然陈戈被抢救了回来,但这一摔,却让他落下了瘫痪的后遗症,从此瘫痪在床,连行动都成了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文艺行业复苏,很多之前因为受到影响而被迫停下演艺工作的演员,陆陆续续回到了演艺圈发展。

而陈戈虽然有意回到演艺圈发展,但因为瘫痪的原因,他一直没能如愿,这成为了他心里的一个遗憾,也成为了喜欢他的观众心里的一个遗憾。

幸运的是,在陈戈瘫痪之后,他的妻子丁克一直不离不弃的陪着他,悉心照顾他。

无论是在陈戈摔倒瘫痪时,还是在他后来无法回到演艺圈发展的时候,他的妻子都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和他面对一切。

除此之外,陈戈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非常孝顺,一直对他很好,相比他身体上遭受的那些痛苦和磨难来说,他的家人可以说是成为了他晚年最大的依靠。

由于陈戈晚年一直没有回到演艺圈发展,随着他淡出大众视线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人也逐渐将他给遗忘。

而因为长期瘫痪在床,身体状况不是特别好,陈戈晚年又遭到了病魔缠身。

1981年,瘫痪在床多年的陈戈,因病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65岁。

作为一名演员,陈戈演技精湛,塑造的角色全都生动形象,绝对是一位优秀的实力派演员。

作为导演,他陆续执导了那么多深受观众喜爱和同行认可的优秀的作品,执导能力可见一斑。

这么优秀的一位演艺工作者,却在事业巅峰时被按下了暂停键,人生又遭遇了接连变故,真是令人可惜。

时至今日,还记得这位老演员的朋友应该不多了,这么优秀的一位演艺工作者,真的不应该被遗忘!

友情提示:创作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文章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虞先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