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可能对“叶琳瑯”这个名字不熟悉,但说起《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铁道卫士》里的“王曼丽”,那可真是几代人心中的“神级配角”。
4月9日早晨,一则讣告静悄悄地传来,演艺圈的朋友圈开始刷屏。
93岁的老戏骨叶琳瑯,在长春安然离世。
没有热搜,没有花哨标题,像她的人生一样,低调、踏实、从容。
很多人可能对“叶琳瑯”这个名字不熟悉,但说起《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铁道卫士》里的“王曼丽”,那可真是几代人心中的“神级配角”。
她把一个小人物,演得让人记了一辈子;她也把自己的晚年,活成了普通人梦想中的样子。
很多演员,一生只靠一个角色吃饭。
但叶琳瑯不是。
她能演女特务,也能演农村老太太。
能演狠辣的反派,也能演善良的亲人。
她在《虎穴追踪》里是刚毅坚强的资丽萍,在《铁道卫士》里是笑里藏刀的王曼丽,在《红楼梦》里又变成了滑稽可爱的刘姥姥。
观众对她的评价只有一个字:真。
她的王曼丽太像特务,连小孩见了她都绕道走。
她的刘姥姥太接地气,就像自家邻居的大妈。
她说:“我长得不够美,所以没有偶像包袱,角色再土我也演。”
但正是这种“放得开”,让她把戏演进了人心里。
有人说她是“戏比人红”的代表。
这话没错。
她曾因演得太像“特务”,在特殊年代被误伤。
演艺事业戛然而止,甚至一度靠在食堂打工维持生活。
她的丈夫张辉,同样是长影的演员,两人在困顿中携手走过。
在那个时代,能扛下去,不垮,不怨,不逃,就是一种胜利。
多年后,她重新站上荧幕,76岁演刘姥姥。
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又把她送上了另一个巅峰。
有些演员,是靠一部戏封神;而她,是靠几十年的坚持,熬成了“戏骨”。
叶琳瑯的晚年,过得比许多老艺人都体面。
她住在长春一家顶级康养社区——国色天莲。
这个院子,占地50万方,绿化40万方,配套齐全,环境优雅。
月费最贵的一间,要1万1千元。
但叶琳瑯住得不是“奢华”,而是“自在”。
她会在老年大学讲戏,会主动参加社区活动,还会和其他老人一起跳舞、唱歌、晒太阳。
有一次,她在镜头前笑着说:“我现在每天都很开心,不用再背台词了。”
人到晚年,不求荣华富贵,只求活得有尊严、有热闹、有朋友、有回忆。
有人专门为她拍过一组养老院生活短片。
镜头里的她,穿着整洁,头发利落,精神饱满。
她坐在轮椅上讲述当年拍《铁道卫士》时的故事,说小朋友追着她喊“坏蛋”,她笑得前仰后合。
她说:“那时候我有点怕走小巷子,怕被人骂。”
可她不生气,反而把这当成一种“成功的证明”。
这是演员最本真的骄傲——角色演活了,观众才会信。
很多人不知道,叶琳瑯和丈夫张辉,是同年同月生人。
两人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晚年也住在同一家养老院。
张辉在两年前离世,享年91岁。
那之后,叶琳瑯并没有选择随子女生活,而是继续留在长春,留在那个她奋斗一生的城市。
她说:“我喜欢这里,这里有人记得我。”
如今她也走了,夫妻俩在另一个世界重逢,或许又能一起演戏了。
叶琳瑯不是一线明星,没有千万粉丝,也没有流量加持。
但她留下的角色一个个都活在观众心里。
她的人生,就像她演的角色一样,不完美,但真实,接地气。
她的谢幕,不是“落幕”,而是“永存”。
她演的刘姥姥,还会被一代代人记住;
她走过的路,也会成为后来人参考的方向。
愿她一路走好,去那座光影世界继续演戏。
来源:竹影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