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要命的是,姐夫傅云夕只是暂时性命无忧,之前的中毒积重难返,陪伴到老大概率是实现不了的,一旦傅云夕撒手人寰,上有婆母和姨母,下有傅云夕和大姐所生的女儿,还有整个傅府,都要压在庄寒雁的身上。
伊说说,认真追剧、专注剧评品人生百味,愿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挡万千生活不易。
庄寒雁的结局,让很多人意难平,说好的大女主复仇,最终还是嫁给带娃的鳏夫,自己的姐夫。
更要命的是,姐夫傅云夕只是暂时性命无忧,之前的中毒积重难返,陪伴到老大概率是实现不了的,一旦傅云夕撒手人寰,上有婆母和姨母,下有傅云夕和大姐所生的女儿,还有整个傅府,都要压在庄寒雁的身上。
这是大女主复仇的结局吗?怎么看都不够爽。
不够爽的结局,不代表庄寒雁不是大女主,恰恰相反,《雁回时》对贵女的诠释精准深刻,庄寒雁也颠覆了常规操作的大女主人设。
在伊说说看来,真正的大女主是像罗曼·罗兰笔下所写的勇士那般,能够直面一切,也能接纳一切人性的需求。
庄寒雁初进庄府,在庄府走了一圈,得出的结论是,慈眉善目的不一定是菩萨,青面獠牙的也不一定是恶鬼。
这句话把庄府上下刻画得入木三分,之后的一切都是这句话的具象化呈现。
这是庄寒雁的清醒,不要小瞧她的清醒,更不要质疑庄寒雁的能力。
清醒背后是命运多舛,是从小遭遇无数次的毒打和辱骂、受尽无边的饥饿和寒冷、承受百般讥讽和嘲弄。
当养她的婶婶和叔叔吵架大打出手的时候,庄寒雁的第一反应是护好自己和手里的那碗饭,是在第一时间先把饭吃进肚子里。
从小要经历多少毒打和饿肚子,才能印刻成一种身体反应。
庄寒雁不止挨打,她也是叔叔婶婶唯一可以指使干活的人,再加上叔叔是怀才不遇的秀才,单是背那些晦涩的骈文已能看出庄寒雁的聪慧。
十七年是受尽虐待,但不代表她没有做事的能力,相反她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大。
一个步步为营,在去庄府的路上已经有所筹谋的人,想要融入庄府成为庄家嫡小姐,也不是难事。
傅云夕身为大理寺少卿,查案无数,对庄寒雁回庄府充满疑问,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傅云夕问庄寒雁的问题是有变化的。
一开始,他问庄寒雁,为何要回来?
庄寒雁回到庄府,是要揪出当年诬她赤脚鬼的人,可复仇的目的不是毁灭,而是想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所以,傅云夕后来一直问庄寒雁,想要的家是什么样?
在庄寒雁的认知里,养她长大的叔叔婶婶,和她没有血缘关系,所以那个家冰冷而恐怖。
最初庄寒雁的回答是,家一定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聚在一起的地方。
可后来,她明白了,有血缘关系的父亲,对她也一样有算计和欺骗,没有血缘关系的阿芝和傅老夫人,对她也有关心和依赖。
剧中多次出现庄寒雁和曾经的自己重逢,每一次的重逢预示着向上的成长,很喜欢这样的镜头语言,满满的感动在心中涌动。
庄寒雁告诉曾经的自己,她找到了家,有情之地处处皆可为家。
因爱入婚姻,因婚姻有了家。家有羁绊也是陪伴,有牵挂也是惦念,有负重也是希望,有束缚也是兜底。
承认依偎在所爱之人的怀中,寒冬飘雪也不觉得冷。
这是庄寒雁的选择,她选择留在京城,选择和傅云夕成婚,这样的结局是主动的选择,而不是被动地承受。
真正的大女主,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从心而为;真正的大女主,并不在意世俗附加给婚姻的外在条件,但会权衡自己的需要和目标;真正的大女主,不会因为害怕受伤害而拒绝爱,但会在爱来临之际,不让自己为情所累。
正如庄寒雁说,妇人之仁是这世间最美好的德行。
在庄寒雁看来,妇人之仁,之所以被人所耻不屑,是那些争名夺利之人,将无辜之人的命视为草芥,为所行之事找一个借口而已。
所以,她会在面对杨凭,要指认她害叔婶的时候,还留存一丝善良,不让柴靖赶尽杀绝,只因杨凭家中还有眼盲的寡母,如果杨凭没了,那老母一定无法活下去。
同样,庄寒雁在柴靖火烧傅府的时候,匆忙赶去,不是为了傅云夕,而是听闻傅云夕还有一幼女。
杨凭的老母和傅云夕的幼女,都是无辜之人。清醒不是凉薄,带有锋芒的良善也不是冷血。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世间万般无奈事,凡人又能抵挡多少?
这是父亲庄仕洋道出的无奈,他把自己作恶的一切都归于,无从选择和命运给予。
当年,庄仕洋的父亲拒绝帮奸党打理不义之财,庄仕洋担心祸及自己性命,便用父亲的命交投名状,他声称之后作恶都是命运使然,是被裹挟着推着走。
庄寒雁的回答一针见血,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下山之人,命运砸在身上的雪球无法避免,但庄仕洋选择任由雪球越滚越大,直至吞没所有,而庄寒雁会选择将雪球背在身上负重前行,直至山脚,想办法让雪融化。
想要什么就去争取,做出选择无论结果好与坏,敢认敢承担,这样的庄寒雁无论是贵女还是大女主,都当得起。
来源:晓天影视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