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彼时她的电影储备也非常可观——《浴火之路》《乔妍的心事》《向阳·花》。《浴火之路》为打拐题材,融合复仇片与公路片要素;《乔妍的心事》改编自知名IP,是近年颇受市场欢迎的“双女叙事”;《向阳·花》则由一线导演冯小刚执导,聚焦刑满释放人员这一边缘群体。
自去年拿到百花奖最佳女配角之后,赵丽颖就被外界看作最有望转型成功的85花。
彼时她的电影储备也非常可观——《浴火之路》《乔妍的心事》《向阳·花》。《浴火之路》为打拐题材,融合复仇片与公路片要素;《乔妍的心事》改编自知名IP,是近年颇受市场欢迎的“双女叙事”;《向阳·花》则由一线导演冯小刚执导,聚焦刑满释放人员这一边缘群体。
三部电影在商业维度有卖点、内容维度有亮点。对于处于转型关键期的赵丽颖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今这三部作品均已和观众见面,赵丽颖的转型战,也来到了一个值得复盘的阶段。
01
从票房收入看,赵丽颖“转型三部曲”的表现并不算差。
《浴火之路》4.61亿,是去年国庆档的票房亚军;《乔妍的心事》冷档上映,最终票房1.51亿;上周上映的《向阳·花》目前位列同档期第一,猫眼预测票房落在了2.08亿。如果这个数字成真,那将是冯小刚近五年内导演作品的最好成绩。
然而,三部主演电影票房相加未过十亿,这显然又不符合市场对一名顶流女星的期待。
比票房更告急的是口碑。《浴火之路》豆瓣6.2,刚过及格线;《乔妍的心事》入围了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外界的期待值,结果上映后口碑却一路走低,豆瓣评分5.3;正在上映的《向阳·花》则呈现出评价两极分化的倾向,豆瓣评分6.6,并且再次难逃观众在女性主义层面的指摘。
三部电影中,赵丽颖饰演的角色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惨”。
《浴火之路》里,李红樱是一名因女儿被拐卖而踏上复仇之路的母亲;《乔妍的心事》里,赵丽颖饰演的小乔表面上是光鲜亮丽的女明星,实际上却是来自边陲小镇、生活在秘密与谎言之中的“黑户”,不仅工作中处处受经纪人的操控,生活里还要随时因身份问题面对未知的威胁。
再到这次的《向阳·花》,电影开幕就是赵丽颖饰演的“白狐狸”入狱,原因是她为了给女儿购买人工耳蜗误入歧途。身处底层、无钱无势,还有过案底,这样一名女性出狱后面对的处境可想而知。
三个角色各有各的惨,这一方面是题材决定的,另一方面则给了赵丽颖更大的表演空间,有利于后续的奖项评选,也就是网友常说的“冲奖”。
那赵丽颖交出的答卷如何呢?
三部电影中,她在表演上也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人物状态大体准确,但在细节诠释上的颗粒度不足。每每遇到故事的高潮情节,赵丽颖作为核心人物总是给人一种乏力感。
以《向阳·花》为例,当“白狐狸”下定决心杀“老爹”时,电影闪回了她刑满释放回归社会后面对的种种不公与屈辱。此时的搏杀俨然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解救兰西雅饰演的黑妹,更是“白狐狸”在以自己的方式向命运讨一个公道。她必须在这个瞬间爆发出强大到足以吞天噬地的能量,这个决定性的瞬间才能成立。
赵丽颖的表现,够“狠”,却不够“恨”。导演甚至在这场戏中回避了“白狐狸”的面部特写,把镜头拉远,观众只能通过肢体动作和血腥场面来感受人物情绪。这种呈现方式很安全,但力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流量型演员的演技本就更容易受到关注,更何况三部电影中,与赵丽颖对戏的要么是辛芷蕾、肖央这样的实力派,要么是如兰西雅一样的天赋型选手。三部电影上映后,赵丽颖的演技表现均成为了观众热议的焦点。只是不同于《第二十条》时期的好评居多,这一次外界的声音中多有质疑。
02
谈赵丽颖,便难以避免谈到85花。
去年九月份,赵丽颖拿下飞天视后之时,“85花格局大变”占据高位热搜;十月份,赵丽颖二封金鹰视后,围绕85花的讨论再次层出不穷。
不可否认的是,赵丽颖在事业上的连续进阶,的确给其他85花及粉丝群体造成了危机感。但同时,赵丽颖的存在又对85花的职业路径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她的路走通了,后来者也就有迹可循了。
于2010到2015年间走红的85花们,向上承接了电视时代的最后红利,通过爆款作品收获了一定的国民度;向下则成了网络时代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以作品、话题、人设聚拢流量和人气。
这既是85花的共同特性,也成了她们转型的最大难点。当年龄略大的青衣型女演员在各自的赛道上稳扎稳打、接连把主流奖项收入囊中时,85花依然被困囿于古偶剧和外界对流量型演员的成见中。
如果说十年之前,85花的转型更多是出于自身对职业生涯的规划,那到了近年,先后步入35岁+的85花已经是箭在弦上,不进则退。原先的古偶舒适区迎来了对观众来说更有新鲜感、在年龄上也更具优势的95花、00花,各种现实向作品则需要她们进一步打磨演技与适配度。
赵丽颖转型的步调走得最坚决,也最高效。2022年接连播出的两部作品中,《幸福到万家》是有导演郑晓龙保驾护航的农村题材,《风吹半夏》是以社会变革为背景的时代群像闯剧。
两部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大女主属性,且女主都是草根出身,凭借自身的努力一路披荆斩棘,闯出天地。这就与赵丽颖此前的代表作和自身经历有了联结点,观众更容易代入。
在电影之路的规划上,赵丽颖沿用了这样的思路。但电影表演和电视剧表演终究存在差异,现阶段的赵丽颖,仍需提升表演能力以匹配角色的复杂性。
03
聊完了赵丽颖和85花,我们再来谈谈转型。
不管是正当红的流量型艺人,还是不缺代表作的实力派演员,在采访中都常被问到这个话题。但究竟什么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转型”,要达成什么成就才算是“转型成功”,行业内外始终未形成清晰共识。
在观众的讨论中,演员的转型无非分为以下几个维度——
一、媒介平台的跨越,即从电视剧领域转向电影领域;
二、题材类型的转变,即从青春偶像剧转向现实或主旋律题材;
三、评价体系的改变,即从依赖粉丝与流量转向追求大众口碑与主流奖项。
如果细究这些标准,不难发现它们是建立在影视行业长期固有的价值评判体系之上的,比如“电影>电视剧”“现实主义>偶像剧”。如果以塑造立体丰富人物为评判表演的标准,电影肯定不比电视剧更有优势,但现实主义作品自然比偶像剧更有发挥空间。
85花之中,电影圈最先抛出橄榄枝的对象是杨幂。2011年凭借穿越剧《宫》走红后,杨幂在其后的五年时间内陆续参演了二十多部电影,集齐了大IP、大导演、大制作。但一番闯荡,除了粉丝花真金白银堆积起来的票房实绩外,对杨幂本人作为演员的转型却无多大助力。
去年三部影视作品接连失利后,杨幂的舆论处境变得更加被动。事实证明,没有扎实的业务能力作为基础,不管参与到什么样的作品中,流量艺人大概率只余两种用途:“牌子”和“靶子”,平台或项目招商的广告牌,集火观众“审判”的靶子。
归根结底,转型是手段而非目的。近年赛道学兴起,背后暗含的便是演员对自身的认知能否和市场需求精准匹配。如果走出舒适圈的代价是核心受众流失、观众离场,为了转型而转型,那未免有点本末倒置了。
在行业留给演员的试错空间越来越小的条件下,比起转型成功,更重要的问题也许是能否塑造出具有持久影响力的代表角色。
85花中,唐嫣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
2020年的《燕云台》口碑不佳后,唐嫣经历了长达三年的作品空窗期,期间粉丝对工作室的质疑屡次引发舆论热议。
直到《繁花》开播,这些质疑声不攻自破。戏里,汪小姐以其明媚坚韧成为了全剧最亮的一抹色调;戏外,唐嫣口碑逆袭、资源回升,重新确立了市场地位。
汪小姐让唐嫣收获了新的人生角色,也让行业看到了她作为演员更多的可能性。近期《念无双》开播,唐嫣被部分观众视为“回归舒适区”“转型失败”,但这无损于汪小姐这个角色的光彩和唐嫣通过《繁花》取得的职业突破。
究其根本,演员的价值并不是“转型成功与否”就能简单定义的,真正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不是转型的噱头,而是那些能长久留存在观众心中的荧屏印记。
【文/橙柚青】
来源:影视独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