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0年,钟艺兵出生在山东济宁。19岁时,他投身军旅,开启了30年的军旅文艺生涯。在海军部队,他从基层文工团干起,一路成长为歌剧团编导室主任。部队生活让他贴近战士,积累了很多创作素材。1956年,他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诗歌专业毕业,文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5年4月6日,《珊瑚颂》的作词者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艺报社原副主编钟艺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离世,享年95岁。
1930年,钟艺兵出生在山东济宁。19岁时,他投身军旅,开启了30年的军旅文艺生涯。在海军部队,他从基层文工团干起,一路成长为歌剧团编导室主任。部队生活让他贴近战士,积累了很多创作素材。1956年,他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诗歌专业毕业,文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1979年,钟艺兵转业到中国作协,在《文艺报》工作。他从编辑起步,逐步成为副主编。钟艺兵艺术成就很高,作品多样。他参与创作的歌剧《红珊瑚》,主题曲《珊瑚颂》家喻户晓。除了这首歌,他还写了相声、歌舞剧剧本等,每部作品都展现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理论研究上,钟艺兵也成果丰硕。他主编的《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电视艺术词典》等,是高校教材和行业工具书,填补了影视研究空白。1992年后,钟艺兵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他推动文艺评论和影视产业结合,创办青年创作者扶持计划,培养了很多文艺人才。行业对他给予高度评价,认可他为文艺事业注入新力量。
有网友遗憾道:“很遗憾最近才这么喜欢您写的歌。” 是啊,经典有时就像窖藏的美酒,在岁月中慢慢散发醇香,即便相逢恨晚,那触动心灵的力量却丝毫不减。《珊瑚颂》不知陪伴多少人度过艰难时光,有网友倾诉:“这几年日子难熬,每当自己崩溃的时候,就是一边开车一边单曲循环《珊瑚颂》,就有了重新走下去的力量。您一路走好。” 这首歌,宛如黑夜里的明灯,给予人们慰藉与勇气。
还有网友感叹:“多么慈祥的艺术家。” 从那些与他共事过的人回忆中,也能知晓他的亲切和蔼。他的笑容,曾温暖了多少文艺工作者的心,让大家在与他相处时毫无压力。在艺术的道路上,他不仅是创作者,更是后辈的引路人。
不少网友表达着敬意, “向老艺术家致敬” 简短几字,却饱含深情。有人追忆往昔:“我很喜欢的一首歌,当年考音乐学院就唱的这首。” 可见《珊瑚颂》在音乐领域的深远影响,它见证了无数逐梦人的青春与奋斗。
钟艺兵虽已远去,但他的作品将永远传唱,他的精神会如璀璨星辰,照亮文艺前行的道路。他留下的文艺瑰宝,会不断滋养着后人,激励着更多人在艺术的天地里探索、创新、传承。愿他在天堂安息,而他的传奇,将在人间永恒延续。
来源:动漫小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