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世间》中,人到中年的骆士宾可谓是人生赢家,事业有成,不曾抚养过的儿子却十分优秀,并且乐意接受他这个父亲。
在《人世间》中,人到中年的骆士宾可谓是人生赢家,事业有成,不曾抚养过的儿子却十分优秀,并且乐意接受他这个父亲。
可惜物极必反,他不仅失去了儿子,就连生命都失去了,最终输得一败涂地。
其实他与其怪秉昆的贫穷让儿子遇害,不如怪自己,可以说周楠从出生到离世,他要负主要责任。
一、罪恶的开始
首先,骆士宾与涂志强、水自流在那个特殊年代仍不安分,原著是这样描写他们的组织九虎十三鹰:
何谓九虎十三鹰?
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无非是当年的男女流氓团伙而已。
”九虎“皆男,”十三鹰“皆女。他们皆无业青年,生存是头等大事。无业且要生存在城市里,得有特殊的本领。他们无师自通地实践出了另类生存”技能“,也可以说是生存本能驱使的结果——扒、偷、骗、抢之技能。
也就是说,骆士宾的发家史并不光彩,甚至可以说是充满着罪恶的。
这还不算完,他在醉酒后侵犯了郑娟,这使得本来就生计艰难的郑娟日子更加难过。
明知道郑娟有了他的孩子,但为了保全自己,他把照顾郑娟母子的重任交给了秉昆,甚至后来直接消失了。
郑娟受到周围人的议论,周楠也从一出生就担负着来路不明的出身。
如果不是因为他一时的欲望,那么很多人的生活都不会那么艰难,甚至是改写命运。
二、用金钱换儿子
骆士宾想认回周楠的目的并不单纯,他是在发现自己不能生育后才有这个想法的。
他想认回周楠的办法很简单,领他去吃昂贵的西餐,许诺周楠更好的前程。
在他的认知里,利益是大于感情的,毕竟自己认回周楠,也是因为不想让骆家断了香火。
在剧中,他第一次见到周楠,他就表示过对周秉昆的鄙视 。
“我去找你大伯,他是北大毕业的。他看问题的格局和角度,比你爸要强的多。”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以周秉昆的身份不配和他讨论。
骆士宾的傲慢与忘恩负义让人厌恶,如果不是秉昆,周楠的命运将会怎样谁都说不好。
可他却从来没有站在秉昆和郑娟的立场上考虑,只为了自己心中所想。
而很明显的是周楠也继承了骆士宾的自私,当他看到更加有能力的父亲时,他迷失了。
如果周楠活着,若干年以后会不会变成第二个骆士宾真不好说,有时不得不相信血缘关系的强大。
正是骆士宾的出现,才滋生了他更多的欲望,他提出送周楠出国留学,也在周楠心中种下种子。
所以哪怕要离开父母,离开心爱之人,他在日后也一定要出国深造,从而为他的死亡埋下伏笔。
三、因果循环
在剧中,在出国前,他承认了骆士宾是他的父亲。
很多人将其视为父子的破冰,其实剧里有更深一层含义。
如果不曾喊出那声爸,周楠就永远是周家的孩子,虽没有什么大的助力,但也可能喜乐一生。
而和骆士宾相认,那么他就成了骆士宾的孩子,自然要担上骆士宾的因果。
毕竟周楠本来就是个不应该出生的孩子,是周家人的无私奉献,才让他自由自在的生活了20年。
当他叫出这一声“爸”后,他所有在周家获得的福气就通通消失了。
骆士宾的那些不堪和罪恶,作为儿子又怎么能独善其身呢!
这是书中隐隐的一条线,有因必有果,骆士宾的强求,终于成了刺向周楠的尖刀。
四、不知悔改
周楠死了,在机场骆士宾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楠楠是我儿子,就如同郑娟是我的女人,你只不过是吃了我剩下的菜。”
这番话对于任何一个热血男人都无法忍耐,所以两个人在机场爆发了冲突。
结局就是骆士宾死亡,秉昆入狱。
回顾骆士宾的一生,他的财富积累源自于他做了太多见不得人的勾当,强行欺负弱女子,甚至去折辱对自己有恩的秉昆。
他自以为可以掌握一却,无论是自己的事业还是优秀的儿子,甚至将曾经对郑娟的伤害变成谈资。
可他忘记了,很多事情有因必有果,如果不是他当年的所作所为,又怎会有今天的局面呢。
只可惜他不仅害得自己失去生命,甚至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其实他才是那个罪魁祸首。
骆士宾的结局无疑在告诉我们:坏事做多了,终极会有偿还的那一天。
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切勿强求,唯有顺其自然才方得始终。@锦思
来源: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