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王宝强的新剧热播,剧中他饰演了一位围棋教师崔业,从最初的懦弱隐忍逐步成长为复杂而充满争议的人物形象。不少人看后都感慨:他演技真是越来越扎实了。
最近王宝强的新剧热播,剧中他饰演了一位围棋教师崔业,从最初的懦弱隐忍逐步成长为复杂而充满争议的人物形象。不少人看后都感慨:他演技真是越来越扎实了。
从“草根”演员到实力派代表,王宝强的成长,不由得让人想起他成名时的那个角色——许三多。那个傻傻的、木木的、别人说什么就信、就干的许三多。
看过《士兵突击》的朋友会对成才和许三多,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个脑瓜子灵活,能说会道,一个吞吞吐吐,能把人急死。
在剧中,处处圆滑讨巧的成才常常压许三多一头。刚刚申请入伍时,许三多连选拔的资格都没有,而成才早早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当许三多好不容易进入军队,他也屡屡碰壁,经常犯些小错误。然而随着剧情推进,许三多凭借踏实认真、坚定不移的品质,越来越受到重用,甚至远远超过了圆滑的成才。
为什么,最后被重用的是许三多,而不是能说会道的成才?
里面有一段对话,让人印象深刻。在二次选拔时教官对成才说:我不信任你。
成才说:我知道。
教官说:你太精,太油滑,我要什么你给什么,哪怕你没有。
成才说:对,这是我。
在战场上,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生死托付的战友。但成才心里想的是自己的名利地位,为此他可以装出任何样子,也可以随时抛弃战友、抛弃责任,这是他得不到信任的根本原因。
这不由让人想到《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一个人花言巧语,面貌伪善,“仁”是不会多的。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如果你拿X光去照他的内心,你会发现:他心里装的全是个人私利,几乎没有别人。和这样的人交往,想一想都觉得不太放心,是不是?
成才会说话、会做人,但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背后,都藏着自己的目的;而许三多,虽然嘴笨,但心诚。他不懂讨好,却始终守住原则、不抛弃、不放弃。久而久之,这种“拙笨”的力量,反而让人更踏实、更依赖。
不过,话说回来,看电视剧,我们都喜欢许三多;但在生活中,真遇到成才这样的人,可能还是会有人选择成才。
其实,识人是需要成本的。大部分人很少花时间和精力去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常常只看一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要想识别潜力股,就要能够透过语言,去感受一个人的心。心好,才是真的好。
所以孔子他并不反对一个人能说会道,孔子也相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他反对的,是那些习惯伪装、文过饰非,说一套做一套,把内心的诚丢弃的人。这样的人,哪怕表面上再光鲜,也终究无法长久,得不偿失。
有一位创业者,创业项目是训练孩子的演讲能力。在遇到瓶颈后,他向一位前辈请教。前辈说:“真正好的演讲,不是仅仅教孩子如何漂亮地表达,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心中对世界的爱,用真诚完成和世界的链接。”
试想一下,一个人口若悬河,但内心很冷漠、很自私,他讲的话你敢相信吗?相反,一个人就算嘴笨一点,但很乐于助人,你是不是更愿意相信他呢?
言为心声,打动人的,不是嘴里的话,而是心里的话;让人信任的,不是语言,而是这个人的这颗心。
有这样一个朋友,他话不多,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嘴笨。但他每次出门倒垃圾,都会细心地把瓶瓶罐罐、纸盒纸箱单独放置,方便小区的老人回收;遇见送外卖的小哥被挡在单元楼外,他会小跑上前给人家开门……通过点点滴滴的细节,你就会感受到他内心的柔软和善良。如果有一天他把这些小事捋一捋,讲给你听,哪怕嘴笨一点,你是不是也会很感动、对他更信任呢?
就像许三多,他不是因为木讷不爱说话才被重用,而是因为他是那个心最真诚、做事最踏实的人。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都欣赏高情商的人,但是这与真诚待人、尊重他人并不矛盾。如果既能以真诚待人,又善于用高情商表达内心善意,这样的人谁不愿意和他深交、将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呢?
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是:内心有光芒,做人有温度,说话有分寸。
愿你我,都是那样的人。
学习中华经典,洞察规律和本质
来源:非常先生看娱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