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怪癖一:人前人后都在“练声”你有没有在超市货架前见过一个对着空气念台词的“疯子”?那可能是配音员。他们随时随地都在练声,舌头像装了马达,绕口令能从《四是四》念到《八百标兵》。有一次我朋友在咖啡馆突然开始念“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吓得旁边小情侣差点把拿铁泼在键盘上
配音员脱下耳机,走出录音棚,他们的生活习惯却藏着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怪癖”。
怪癖一:人前人后都在“练声”
你有没有在超市货架前见过一个对着空气念台词的“疯子”?那可能是配音员。他们随时随地都在练声,舌头像装了马达,绕口令能从《四是四》念到《八百标兵》。有一次我朋友在咖啡馆突然开始念“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吓得旁边小情侣差点把拿铁泼在键盘上。他说:“没办法,刚接了个古装剧,得把台词里的古韵味儿磨出来。”
怪癖二:喝水比养生阿姨还勤
配音员的保温杯里永远泡着胖大海、金银花,像随身带着一座小型中药铺。某知名配音师透露,自己连生日蛋糕上的奶油都要刮掉,就怕高糖让声带罢工。结果在朋友婚礼上,他举着温热的蜂蜜水敬酒,画风清奇到上了当晚的朋友圈热榜。
怪癖三:公共场合“声控雷达”全开
地铁上,别人听歌,他们听报站员的音色;咖啡店,别人聊天,他们分析收银员的语调起伏。有一次我跟配音同行看电影,他突然戳我:“快听!反派的鼻音处理得特别闷,像堵着棉花!”全影院的人都在看动作戏,他却在研究反派的呼吸声。散场时他还在纠结:“这声优是不是感冒了?尾音有点破。”
怪癖四:情绪管理堪比心理医生
动画片里的小猫被踩了尾巴尖声惨叫,背后可能是位一米九的壮汉在录音间连跳三小时;恐怖片里的女鬼凄厉尖叫,也许是位温柔姐姐刚录完儿童节目换的妆。他们得在五分钟内从古早言情剧的柔情似水切换到末世题材的声嘶力竭。
怪癖五:随身携带“声音道具箱”
他们的车后备箱里永远藏着奇怪的存货:破竹片(模拟刀剑摩擦声)、装满豆子的塑料瓶(模拟雨声)、甚至生锈的铁勺(制造诡异的金属碰撞声)。有一次剧组临时需要婴儿哭声,某女配音员二话不说冲进母婴店,抱着玩偶就开始“嘤嘤嘤”,把店员吓得报警,结果发现是位“声音变形金刚”在即兴创作。
怪癖六:对“奇怪声音”过敏
走在街上,别人听风声,他们听树叶摩擦的频率;别人看烟花,他们分析爆炸声的层次感。有一次朋友聚餐,烧烤摊的炭火噼啪作响,一位配音同行突然捂耳朵:“这炭爆声太假了!像用打火机点的!”全桌人正在啃羊腿,瞬间筷子都停在了半空“梨花声音研修院退款”。
来源:蚩尤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