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盼儿清白从良当上进士娘子?别做梦了!按原著她难逃这三种结局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09 23:57 3

摘要:一个出身教坊的女子,就算有几分才气,再干净也改不了籍贯和出身。现实摆在那儿,脱籍难、嫁人难、抬头更难。别说什么“宰相之子娶花魁”,连做个正经主母都比登天还难。真有从良的,十有八九不是做妾,就是在柴米油盐里熬日子。电视剧写圆满,原著写活法,一个给人做梦,一个揭开

赵盼儿是不是能洗净过往、从良嫁入高门?看戏里是能的,可真要放在宋代,她那点底子压根撑不起这么高的架子。

一个出身教坊的女子,就算有几分才气,再干净也改不了籍贯和出身。现实摆在那儿,脱籍难、嫁人难、抬头更难。别说什么“宰相之子娶花魁”,连做个正经主母都比登天还难。真有从良的,十有八九不是做妾,就是在柴米油盐里熬日子。电视剧写圆满,原著写活法,一个给人做梦,一个揭开现实。赵盼儿能选的路,从来就不多。

在电视剧《梦华录》里,赵盼儿不仅干净脱籍,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和宰相之子谈婚论嫁,几乎成了人生赢家。但看回原著《救风尘》,她真正的处境远没有这么美好。

赵盼儿原本是乐籍女子,也就是教坊里的官妓,不是私娼,但也谈不上“清白”。宋代教坊司女子虽为官府管辖,却仍以伎艺为生,表面卖艺,实则要陪酒应酬,甚至“赐宴侍客”。这些姑娘,想赎身都难。哪怕有了银子,脱籍还要经过繁琐的手续——户籍、官文、口供、誓状一样不能少。若无后台,再多银子也可能被卡在中间,被老鸨子拿捏得死死的。

就算赵盼儿真有本事攒够了银子,真脱了籍,转眼也得面临另一个更难的现实:人脱了籍,名声脱不掉。只要曾经在教坊里混过,终身就贴上“风尘”的标签,哪怕三年五载未曾接客,也未必有人愿意娶。一个从教坊里出来的女人,名节、门第、出身处处成了绊脚石,步步难行。

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所谓“从良”,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吃苦,换了身衣裳继续被看不起。哪怕摆脱了教坊,也很难真正洗净过去。

若从历史角度来看,赵盼儿的最好结局,大约就是走梁红玉的路子。梁红玉出身军户,因父兄战败沦为官妓,却因机缘巧合嫁给了韩世忠,后来还参与军务、击鼓督战、弹劾丈夫,靠一身胆识和功劳被封为护国夫人、杨国夫人。

这可不是一般女子能比的。

先说出身,梁红玉自幼生在军中,练就一身武艺,性格果断,有胆识;再说遇人,她遇见的是韩世忠,不光能打,还有情义。二人是真夫妻,战场上是搭档,家中是伴侣。最重要的是,梁红玉能“出得厅堂,上得战场”,就连正史也要写她两笔。

赵盼儿做得到吗?

她也算聪明能干,茶艺了得,口才极好,做人周全。但只靠这一点,在那个男尊女卑、礼法严苛的年代,想跃龙门,得过多少关?

想进门得宠,得先做妾。做妾这条路,说好听点是“半个夫人”,说白了是“合法陪房”。没地位、没保障,一旦丈夫变心,娘家无靠,就只能卷铺盖出门。若无子嗣,死后连墓碑上都没个名字。

哪怕像梁红玉那样,靠真本事争来正妻之位,那也只是个例。梁红玉能被追封国夫人,靠的是刀头舔血拼出来的军功。赵盼儿呢?就算再会煮茶、再会理账,也不可能上战场。别说封号诰命了,能保平安养老,已属难得。

有不少古代女子脱籍之后,选择嫁一个老实人过日子。看上去这路最稳,现实却并不轻松。

从良的身份就像一个旧疤,贴在身上甩不掉。哪怕是嫁给一个平头百姓,婆家人也不一定待见。逢年过节亲戚聚会,旁人一句“听说她以前在那地方混过”就足以让人抬不起头。

嫁给小官小吏,日子也不好过。门第讲究,亲戚挑剔,若丈夫志在高远,往上爬的同时,也可能弃旧迎新。最怕的,就是“糟糠之妻不得堂”。说穿了,那些陪男人过苦日子的,从不是最后一起享福的。

嫁得好,还得看婆家、看男人、看运气。

《救风尘》里提到一个花魁宋引章,她本是赵盼儿救下的女子,脱籍之后嫁人。但原著明白交代了:她所嫁之人不是富贵人家,而是一个靠卖字谋生的小文人。日子清苦也就罢了,男人还三心二意,最终还是闹得一地鸡毛。

很多人说,“嫁个卖油郎,好歹能清白过一生。”可真要嫁下去,才知道油盐酱醋也能把人压垮。柴米虽平淡,日子不比教坊轻松。花魁做惯了人上人,一朝洗手下厨,连铜钱都要分分计较,若再有个不懂事的孩子,后半生就耗在锅台灶火之间。

更何况,真能嫁成“卖油郎独占花魁”这种结局,前提是那位花魁早早攒够了赎身的钱,还要有足够人脉、精明头脑,才能保日后衣食无忧。

原著里的赵盼儿,是个聪明人。见过姐妹被男人骗、被婆家折磨、被命运拖垮,她也就不再对婚姻抱希望。

很多女子从良之后,并不选择嫁人,而是靠自己谋生。可能是开茶馆、做胭脂、卖绣品,也可能是接管旧日教坊,做起“妈妈桑”。听着不体面,但胜在稳妥。

日子虽寡淡,但至少有尊严。

活得久了,街坊邻里也会渐渐忘了她的旧事,只记得她是个靠手艺过日子的寡妇,或是一个不婚的女掌柜。

等年纪大了,身边的熟人一个个老去,她也就悄悄地老了。

若无儿女,就留一口棺材钱;若有收养的小徒弟,就靠着彼此的情分送一程。

不算风光,但比起许多同路人,已属福气。

赵盼儿原不是娇小姐,也不是昏聩女子。她风里来雨里去,见惯人情冷暖,眼明心冷。

她救宋引章,是因为见过“从良失败”的下场;她斗周舍,是因为知道女子一旦下场,只能靠自己保命。

原著没有给赵盼儿安排圆满结局,却给了她完整的性格。所谓从良,不是换件衣裳、嫁个男人就算完。真正的良人,是日子能靠得住,心里能踏得稳。

赵盼儿若真走到最后,极可能一个人开铺养活自己,或做个清静主妇,不再指望谁救她出泥潭。

这样的人,不会天真,但也不会堕落。她早已看清,从风尘中挣脱,不靠男人,只靠自己。

来源:史墨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