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想夸,就垮了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09 22:06 3

摘要:但没想到的是,它更新得越多我们对它的期待就消失得越快,往后看的过程基本就是这个期待一步步破灭的过程。等看到后半程,我们对它的感受基本与前三集完全不一样了。

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国产剧——

《棋士》

这剧刚开播的时候我们就看了,但是一直都没有写。

因为当时看完前三集觉得还不错,就对它抱有很强的期待,想看看对这种犯罪类型它能写到什么程度。

但没想到的是,它更新得越多我们对它的期待就消失得越快,往后看的过程基本就是这个期待一步步破灭的过程。等看到后半程,我们对它的感受基本与前三集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一直等到现在快更完才开始聊它,不止是聊它,也要聊一聊我们看剧的心路历程,看看它是怎么从高开一步步到低走低走低走的。

毕竟在国产剧里,这何止是它这一部剧的弊病。

一、

《棋士》的开篇我们蛮喜欢的,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这剧接下来几个可能的走向,而照着这些走向无疑它都会成为一部好剧。

首先是将围棋思维注入了犯罪逻辑。

剧名叫《棋士》,一方面,这是主角崔业(王宝强饰)的身份,即一位围棋老师,前三集做到了从围棋技艺来描摹人物性格:他因痴棋而不懂人情世故,也因懂棋而拥有运筹帷幄的能力。

那么接下来围棋顺理成章应该成为极其关键的一环,它要做到如何让观众透过棋局去看事件的布局,以及棋局是如何运用于现实中的博弈的,这样无疑是新鲜又好看的。

再者,是命运齿轮下人的困境。

前三集,在崔业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自尊被压抑、为生活所迫的小人物被命运推着走时,所显出的命运的荒诞以及透出的人性的灰度。

崔业之所以走上犯罪之路,是儿子治病需要一笔大钱,他去银行取钱时被迫卷入银行抢劫案,这无疑是命运的下场,而其后他从为了保命到为了拿钱一步步帮助绑匪逃出生天,这又是他自己的选择。

自然地,我们对他的期待也变成了看他如何一步步陷入犯罪的深渊以及人性的深渊,这既是选择,也是命。

最后还有一点,是兄弟关系形成的镜像。

弟弟崔业(罪犯)与哥哥崔伟(警察)这对血脉相连的亲兄弟,形成警与匪的对抗。而崔业和夏生这位幸存的劫匪组成的犯罪搭档,则成了剧中另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

无论是崔业崔伟之间俄狄浦斯式的宿命对决,还是崔业夏生之间的被迫“共活”,都在对传统兄弟情进行解构,很难不让人期待后续的人物走向。

但没想到,第一天的三集之后,却是我们的这些期待逐渐崩塌的过程。

二、

最先崩掉的是“棋”这一关键线索。

前面已经提到,围棋在开头就参与塑造了人物的性格,他的沉默、瑟缩、心计、愚钝,皆是通过“他爱下棋、会下棋”表现出来。

所以棋这一笔在前三集是有不少做得好的地方的。比如引入的三十六计中“李代桃僵”这一计谋,即以此代彼、混淆视听,剧中崔业面对人质秦晓铭死亡的变故,制造种种线索将其包装为劫匪团伙成员,以让警察的探案走向错误的方向。这虽然不属于围棋中固有的策略,但与棋局中的诈招和妙手异曲同工。

还有一些地方即便没有明确的棋局,但是动线设置是与棋局连起来的,比如开头的银行抢劫案,绑匪在捅完一个人质后随机抓起崔业威胁警察,崔业忙表现自己的价值表示可以带劫匪逃跑。

先是下狠手亮明自己的风格,不自觉逼出了崔业的能力,而崔业顺势而入为保命只能卖命,这就是一步棋。接下来我们能看到棋局逐渐失控,绑匪为逃命牺牲队友、崔业被绑匪携带逃亡等等,这局棋的最后是崔业主动掌握棋盘,制造出翻车的现场,卷走所有钱财逃跑。

不管这段戏中存在着怎样的bug,至少这样的表现方法是符合棋与剧情的融合的。

但是到了后面,棋似乎变得无处不在,又消失不见,无处不在在于他们随时都在下棋,每到一个新的副本就要下一盘棋,动不动就点一下主角与棋的关系,但是这些棋只是孤立僵化存在的,它并不融进剧情,逐渐只作为主角彰显自己聪明的表征,而这一表征在不懂棋的观众看来依旧是一头雾水的。

接下来连人物也渐渐失去了复杂的灰度,变得愈发不讨喜。

首当其冲的就是崔业背后那股无奈的命运,没了。

或者说,它完全让位给了编剧给人物设置的机械降神——儿子的病。儿子生病需要钱,成了崔业的万能行动理由,消解了前期铺垫的“被迫犯罪”的宿命感。

在剧作里,好的命运推动不是剧情上显眼的巧合,而是指此时此地不得已的选择,比如最开始崔业和绑匪的合作,诠释了命运是偶然也是必然。

但这一优势在后面渐次消失,甚至人物的命运性马上就让位给了人性的欲望。看似为了儿子才犯罪搞钱,实则又对犯罪有一种证明自己的期待和爽感。剧里刻画崔业在良知上的挣扎的部分很弱,只见他迅速投入行动,对反派进行敲诈,来了一套黑吃黑。

剧情陡然滑入了大男主叙事,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地一切顺利、运筹帷幄、操控全局。而在他顺利“骗”到几百万后,他也没有急迫地去给儿子治病。他买价值不菲的车,拿孩子威胁欲离婚的妻子回到他身边,以及举报完亲哥后还上门道“人受到打击不一定是坏事”,仿佛写成了废柴翻身的报复爽文。

与此同时,夏生这一角色的塑造也崩了。第一集他抢银行还会紧张到尿裤子,转眼就成了个行事莽撞的冲动鬼。会发火把油桶踢海里,会时不时威胁崔业,让他必须帮忙。仿佛那个尿裤子的犯罪菜鸟从来没有存在过。

大男主叙事引发的一个后续动荡就是,肉眼可见地看到男味逐渐变重。最显眼的就是落在了夏生的恋爱线和崔业的成长线上。

恋爱线里,夏雨接到男友夏生电话后就离开前辈嘱咐其一定要好好看管的车间,离开工作岗位跑去楼道为夏生唱了半天生日歌,这段戏刻板又没有有效意义,最终就是果不其然这批货出了大问题,整个工厂面临存亡危机。

而此刻夏生突然出现承担起了责任,表示要将自己抢劫银行分到的所有钱都交给夏雨为其偿还工厂,这段戏也成为后来夏生与崔业决心为钱再干一票的源头。不光剧情衔接非常生硬,也让无论夏生还是夏雨都变成不讨喜的人物。

崔业的成长线里更加明显,这在开头其实就出现过,比如大伯对侄子的教育是他是家里唯一一个男孩,所以必须要有出息,而这也构成了他爱他的理由;崔业与大哥的龃龉更在于他认为儿子是他的儿子不是大哥的儿子,所以无论遇到何种困境,哪怕是儿子缺少做手术的钱,他也绝不会接受大哥和想离婚的妻子的帮助。

如果说这些台词和设计还算是符合时代背景和崔业这个人物性格的剧情,那么到了后面这一理由就无法为其开脱了。

崔业和妻子带儿子去香港看病的路上,有一场他帮儿子一起找手铐的戏,他因发怒扔掉他儿子的手铐玩具,半夜陪着儿子在荒郊寻找,这段戏算是关系僵硬的父子走向彼此内心的戏,也是崔业的转折戏,点出了崔业对儿子的爱和歉意,也通过儿子点出了崔业要如何改掉自己脾气以及对待妻儿的转变。

但是在这段戏之后,面对儿子病情加重,当妻子再次问需不需要帮助时,他再次说“你别管那么多,你在家照顾好儿子就行,别整天愁眉苦脸的行吗”。

人物在经历了内心的交谈,面临了数次生死危机和家庭危机之后却没有写出一点的转变,那么这整段所谓温情的父子戏都是废掉的,这与现实中的人物逻辑无关,只与剧情上的逻辑有关。

而越到后面,所谓集中在崔业身上的大男主塑造又发生了变化,原本凝结的叙事线重又开始分散。它的焦点也不再聚焦于崔业,加入了更多的支线和人物,于是所谓兄弟关系的镜像也被稀释了。

比如,引入了夏生父亲的自杀风波,夏生也开始了他的复仇;夏生的女友夏雨的父亲借贷赌钱,夏雨也陷入了原生家庭的桎梏。

然而当崔业的故事与这些支线拼凑在一起时,就让剧集彻底脱离了前两集立起来的主线和氛围,走向了一个没有方向和无法掌控的未知。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支线的引入更像是附带的情节设定。比如,就在崔伟将案件线索锁定到矿场时,夏生因父亲去世赶回矿场。以及,就在崔业需要向夏生借钱给儿子治病的时候,夏雨父亲因借贷而抢走了夏生的钱。

我们会发现,这些情节只为了工具性地推动剧情的小目标,而非服务于持续的主题张力。

就这样,《棋士》最终被下成了一盘杂乱无章的残局。

《棋士》的高开低走暴露的是国产犯罪剧常见的弊病——总在开局时布下精密棋阵,但在真正落子时却下成了经不起推敲的一步步棋,构建不出紧凑而有力的内在逻辑。

而我们这些观众,永远在期待有更多的作品能首尾一贯地下出真正的妙手。

音乐/配图/《棋士》

来源:3号厅检票员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