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言:1973年八一厂演员剧团招收了一个学员班,作为培养年轻演员后备力量的蓄水池,关于这个学员班的情况,目前所见的资料并不多,网上的资料也是各说不一,甚至有许多不实之处。为了弄清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去伪存真,号主通过多方渠道委托电影界专业资深人士刘澍老师连
前言:1973年八一厂演员剧团招收了一个学员班,作为培养年轻演员后备力量的蓄水池,关于这个学员班的情况,目前所见的资料并不多,网上的资料也是各说不一,甚至有许多不实之处。为了弄清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去伪存真,号主通过多方渠道委托电影界专业资深人士刘澍老师连线当年学员班学员赵晓明老师,通过他的回忆,经整理,特推出全网目前最详尽可靠资料。在此也感谢两位老师的付出。
(一)学员班招收背景
从1966年文革开始,八一厂有长达八九年的时间没有故事片生产,也没有年轻演员进入演员剧团,造成了演员队伍的断层。随着71年林彪事件后,中国政局发生变化,四大电影制片厂陆续恢复故事片生产,亟需要大量的年轻演员补充新鲜血液。八一厂领导看出了问题,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讨论,决定从1973年开始赴全国各地选苗子。田华、刘尚娴、薛骏负责北京片区,周正禹负责山东片区,王心刚负责东北片区,胡敏英负责内蒙古片区等。
经过层层筛选,选出了19名学员,这是最早的人数,其中陈佩斯和金石声是从内蒙古兵团招收的,有的是从部队直接调过来的,主要是38军。来自山东的有李世玺、宋业明、赵晓明,来自东北的有赵福余、李岚、杨军。年龄最小的女生是洪学敏,男生是赵晓明,当时只有15岁。年龄最大的是赵福余,当时22岁。后来学员班又陆续加入了祝新运和刘继忠,他们当年还是小孩子,拍完电影《闪闪的红星》就入伍留在八一厂,1974年,又增添了宝珣,他们这三位后来也跟班学习,这样学习班实际人数达到了22人。
后期学员班最小的学员祝新运和刘继忠
(二)学员班学员正式名单
龚艺群、赵福余、金石声、赵毅军、陈佩斯、张云明、孙晓路、马志云、郭刚、曹欣茹、杨军、李岚、李世玺、宋业明、杜国辉、姜力军、赵晓明、洪学敏、季平、祝新运、刘继忠、宝珣(共22人)
学员班几位年轻学员合影(左起杨军、高扬、李世玺、宋业明)
其中高扬为总政话剧团演员,当时他们共同参加八一厂影片拍摄
(三)下部队军事训练
73年6月,这一批学员就全部下派到部队,被分到各个排各个班,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整整半年时间,接受非常严格的正规部队训练。摸爬滚打、列队、出操、射击、骑术等各项军事技能,要求全部能够掌握,在这里没有谁会受到特别照顾,虽然他们有的还是孩子,而是完全像连队的战士一样摸爬滚打。步行拉练走过700多里,大冬天走在大山里边儿,真正体会到风像刀割脖子一样疼,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连队生活,对军营有了深刻的认识,丰富了生活阅历,为他们后来在银幕上塑造军人形象打下了坚守的基础。
学员班同学合影(左起:李世玺、赵晓明、姜力军、宋业明,前排季平)
(四)接受表演训练
1974年初,他们回到八一厂。演员剧团成立了一个教学小组,由田华、刘尚娴、薛骏、张帆、周正禹、胡敏英、陶福庆、关淑真等组成负责教学表演。其中陶福庆是从济南军区抽调来的专业舞蹈演员担任学员们的形体老师,陶福庆后来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学员们经过了大半年的台词、形体表演训练,结业时还进行了评比,完全与院校教学方式一样。洪学敏就是那时与田华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忘年交情谊。
学员班同学合影(左起:季平、姜力军、?、赵晓明?、郭刚、?)谜底1
(五)开始片场跑龙套
到了1974下半年,总政话剧团要复排话剧《万水千山》,导演是陈其通。由于该剧人物众多,需要很多群众演员,为了让这批小学员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演员剧团向剧组推荐了他们,于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剧中跑龙套,后来,这部话剧搬上了银幕,演员们也跟着上了银幕。于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了不少学员的面孔,如洪学敏、赵福余、宝珣、刘继忠等人饰演的红军战士,陈佩斯饰演的敌连长,这里只截取了部分人物的形象,可能还有遗漏,欢迎细心的影友补充片中还有哪些小学员。赵晓明老师也参加了演出,随团赴全国共演出了355场。
洪学敏
赵福余
宝珣
刘继忠(左)
陈佩斯(左)
(六)开始影坛闯荡
从1975年开始,八一厂陆续上马了一批新片,如《南海长城》《南海风云》等,这两部影片都是群戏,前一部渔民多,后一部海军战士多,这可给这批学员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很多学员就是通过这两部影片走上银幕的,以前本号也发表过专文介绍过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再把这些学员在片中的形象推介给大家。
左一赵福余(电影《南海长城》)
左龚艺群(电影《南海长城》)
左赵晓明,右宋业明(电影《南海长城》)
左金石声,右姜力军(电影《南海长城》)
右曹欣茹,中间露阳(电影《南海长城》)
李岚(电影《南海长城》)
左赵福余,右边是谁?(电影《南海风云》)谜底2
中间李世玺,右张云明(电影《南海风云》)
左郭刚,右赵晓明(电影《南海风云》)
龚艺群、宝珣、洪学敏(电影《南海风云》)
左马志云,中间姜力军,右边杜国辉(电影《南海风云》)
右一孙晓路
(七)学员们不同的走向
1976年,北京电影学院办了一个大专班,当时还叫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学员由各大电影制片厂推荐,八一厂将这批学员中的赵晓明、季平、李岚、张云明、宋业明这五位推荐上学,毕业后回团继续从事表演。1980年,又推荐祝新运上军艺学习。1985年剧团又派出赵福余、刘继忠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进修,即大家常说的明星班。其他同学也有不同方式的进修学习。由于每个人的机遇和条件不同,后来的发展也不尽相同。
这张合影照中有学员李世玺、祝新运、刘继忠
有的后来在表演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有的则改行,在其他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张云明有一副好嗓子,后来成了一名专职配音演员,他配音的很多影视剧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宋业明、龚艺群、杨军、姜力军成了优秀的导演和摄影,曹欣茹、赵毅军成了制片人,陈佩斯、季平、郭刚、杜国辉都脱下了军装退役,陈后来从事小品和话剧表演,至今仍活跃于舞台。季平下海经商开办文化公司担任制片人,杜国辉、郭刚则没有任何消息,当年杜可是一位大帅哥,在风光爱情片《漓江春》饰演男主角。
郭刚与宝珣长得有点像。金石声、马志云、孙晓路后来在八一厂都改行从事行政工作,李世玺、赵福余、赵晓明、祝新运、刘继忠一直在演员剧团,还先后担任过演员剧团团长或副团长。而洪学敏80年代末期下海经商,宝珣85年出国退出影坛,李岚演艺事业一直延续到90年代后期,后来渐渐隐退,这批学员中至今一直没有退出影视表演的仅有赵晓明老师。
这张八一厂演员集体照中有不少是学员班的,郭刚、赵晓明、陈佩斯、洪学敏、宝珣、赵福余、李世玺、刘继忠
来源:禾言电影往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