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海去世两年后,当观众仍沉浸于《少林寺》的刀光剑影中怀念“真功夫”时,他的妻子和儿子却用最笨拙的方式对抗遗忘。
他曾是银幕上以一敌十的“昙宗大师”,拳脚间写满中国武术的硬核美学。
现实中,他的遗物中最珍贵的是一摞泛黄笔记,密密麻麻记载着螳螂拳的发力口诀。
于海去世两年后,当观众仍沉浸于《少林寺》的刀光剑影中怀念“真功夫”时,他的妻子和儿子却用最笨拙的方式对抗遗忘。
在成为武术大师之前,小时候的于海是个病秧子。
由于身体虚弱,于海被七星螳螂拳宗师林景山破例收入门下。
怀揣着强身健体心思的于海和家人,大概没想到于海会成为改写中国武术史的人。
作为七星螳螂拳的第六代传人,于海在踏上习武之路后深知自己的责任感。
这个少年在练功房里较上了劲,为了捕捉螳螂拳真谛,他把自己关进养着上百只螳螂的屋子,观察这些昆虫如何出招破敌。
于海不仅刻苦练习,还开动脑筋,在螳螂拳的原有基础上改良创新,让它更符合人体与时代需求,能更好的传承下去。
木桩击打训练成为日常,手肘与硬木千万次碰撞,正是这份痴劲,让于海后来改良出更凌厉的螳螂拳法,江湖人称“活螳螂”。
1958年,16岁的于海以独创的“螳螂崩步”夺得全国武术冠军,成为国家的正式武术运动员。
接下来的近10年间,于海代表山东省队参加全国比赛,不仅获得螳螂拳项目的冠军,还拿下剑术,棍术冠军,堪称全能型人才。
获奖后的于海并未沉迷于赛场的欢呼声中,他把发扬武术精神和促进各派武术交流当成责任。
1960年,18岁的于海随中国代表团出访苏联,还跟随周恩来总理和陈毅部长出访缅甸,将螳螂拳“快而不浮、脆而不僵”的特点融入外交展演。
于海还带领团队出访美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为中国的武术交流做出巨大贡献。
外媒镜头里,于海腾挪时衣袂带风的动态美感,让传统拳法以“可观赏的东方美学”进入国际视野。
老外们纷纷看傻了眼,这个山东汉子空手劈断五块叠着的青砖,转身又能把双节棍耍出残影。
1982年《少林寺》横空出世,不仅让李连杰一炮而红,于海饰演的昙宗大师,亦师亦父的形象也堪称经典。
于海不仅自己饰演角色,还是担任了整部电影的武术指导。
他将螳螂拳的“刁打擒拿”拆解为电影化的分镜动作,促成传统武术与影视工业的首次体系化结合。
《少林寺》能获得巨大成功,靠的就是于海带着李连杰玩命的真打实拍。
于海演的昙宗大师在竹林里挥棍如风,金属兵器碰撞的火花和声响全是现场实录。
为拍这段戏,他让演员们抡圆了真打,棍子打断七八根都不喊停。
观众头回见识到,没有特效的武术原来能这么带劲。
这部电影也让于海走入大众眼中,完全满足大众对武林高中的想象。
影视界看到有这么一个不仅自己能演,还能做武术指导的神奇人物,纷纷找上门来。
在《少林小子》《南北少林》《黄河大侠》中,都能看到于海的身影,看不到的是他幕后指导演员们武打场景的耐心认真。
11年后,又一部经典电影《太极张三丰》开拍,这次于海手把手教李连杰打太极。
设计“隔山打牛”这招时,于海拿着尺子量演员的步距,非得让动作既符合武术原理又好看。
1996年于海又和吴京搭档,拍摄电影《功夫小子闯情关》。
于海俨然成了银幕上的“宗师专业户”,这次于海和吴京演父子,于海对于武术和武打场面的认真再次震住吴京。
吴京多年后还念叨,于海让他知道打戏的底线就是不能假,假动作在镜头前根本藏不住。
精彩的武打动作设计和场面,让于海不仅在中国成为大师代言人,连国际上拍摄武打电影,都专门邀请于海过去镇场子。
仿佛有于海在的地方,就是一代江湖。
2001年,于海拿着拍戏赚的钱,在老家山东开办了武术文化交流中心,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中国武术行业的交流和发展。
其实于海原名叫于天堂,但是在文革时期,这个名字就成了众矢之的。
这样的情况下他给自己改名叫于海,还给自己的双胞胎儿子取名于波和于涛。
于海能潜心研究武术,待在剧组拍电影,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妻子的默默支持。
于海在外奔波工作,她就独自操持家务,从未公开谈论自己的付出。
于海患病期间,她每天在医院陪护,亲手准备营养餐食,整理丈夫多年积累的武术手稿。
于海2023年去世后,吴京发微博悼念于海,少林佛汉拳的传承人也表示,于海德高望重,为人直爽。
于海的离去是中国武术界的损失,他塑造的荧屏形象影响了几代人的武侠记忆。
面对于海离世,他的妻子一度悲痛欲绝,躺在病床上默默流泪,不知道该怎么坚持下去。
等到情绪终于稳定下来,于海的妻子看着他留下的训练笔记、老照片和影像资料,她决定替丈夫完成未竟的事业。
她一边怀念丈夫,一边整理他留下来的资料,在有人需要时无偿提供大量家庭录像素材,替丈夫发扬武术精神。
于海的儿子们自幼在武校长大,也都是习武之人,随父亲学习螳螂拳基本功。
成年后,于海的儿子们选择武术教育行业,在山东多所中小学开设武术兴趣班。
他们坚持父亲“招式求真”的原则,延续了父亲“功夫要服务于普通人”的理念。
从全国冠军到银幕宗师,于海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用拳头打服擂台,再用拳头点亮荧幕。
他较真了一辈子的“真功夫”,如今成了动作片里快失传的“老古董”,但这恰恰证明,有些东西假的就是不如真的痛快。
电影频道重播《少林寺》时弹幕仍在刷“真功夫”,这便是对一代宗师最好的续写。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于海
南方都市报——曾出演《少林寺》的“螳螂拳王”于海去世!吴京发文悼念
北京青年报——“螳螂拳王”于海逝世 曾因《少林寺》被人熟知
环球人物杂志——曾随周总理出访的一代宗师,走了
来源:五号探秘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