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佳接这个角色的时候当时也很不自信,不确定是否能演好,她并不是马上就接了这个角色,而是回去专门研究了下张桂梅的采访。
很多人一听到小宋佳的名字,第一印象便是“拽”“东北虎妞”
这些词能在娱乐圈的这个鱼龙混杂的圈子里,被贴上这样的标签,足以说明小宋佳的实力。
很多人看到宋佳饰演张桂梅的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
宋佳给人的印象都是大女主,很有女性的力量,和张桂梅校长的气质都有点不搭。
在看到导演来找宋佳的时候,宋佳也是同样的感觉。
宋佳说看到张桂梅校长瘦瘦小小的,自己长得一米七多,实在是不理解为什么找自己来演。
宋佳接这个角色的时候当时也很不自信,不确定是否能演好,她并不是马上就接了这个角色,而是回去专门研究了下张桂梅的采访。
后来为了更能深入角色,宋佳便提议要求想要和剧组围读剧本,剧本围读已经是很多年前就已经不用的一个方式,宋佳的提议导演组也很快同意了。
剧组同时也十分认真,把剧组搬到了华坪女高的附近,宋佳也可以近距离的去和张校长接触,慢慢的宋佳也发现了张校长其实不是苦哈哈的,也有很多可爱乐观的方面。
宋佳在表演上也逐渐领会到张校长的核心,也逐渐演出了她的精髓。
近日,《山花烂漫时》剧组前往华坪女高去探望张桂梅校长和学生,宋佳和校长热情拥抱。
张桂梅校长也表示剧组确实是接地气,知道老百姓的生活,你们属于百姓的作家,百姓的导演,百姓的演员。
很多人都说海清和宋佳同时演绎了张桂梅校长的人生,为什么两个人的评价确实南辕北辙呢?
两个张校长的PK提起张桂梅校长,便会想到两部剧,一个是《我本是高山》的海清,一个就是《山花烂漫时》的宋佳。
在《我本是高山》上映之前,很多人就对海清充满了期待,因为在电影宣传的时候,看到海清的扮相和张校长的样貌做到了一模一样。
海清为了演好角色,提前几个月和张校长同吃同住,还每天和张校长一起去家访,仔细观察张桂梅和孩子们的相处细节。
为了让观众不出戏贴合张桂梅的形象,还专门去晒黑还晒出了皱纹,还把道具等尽量做到人形合一。
海清知道这个角色的重要性,用尽了所有心思去扮演好张桂梅校长。
海清却始终没有了解到张桂梅校长的内在核心是有多么强大。
海清的扮相除了将条件苦、教育苦、拉投资苦全部写到了脸上,每天眉头紧锁,脸上写满哭诉,就连说话都带着点苦味。
把张桂梅校长塑造成一个被苦难压着无力去改变的女性,过于强调苦难,反而少了张桂梅校长坚决办女校初衷的内核和这么多年坚持做一件事的坚韧。
再加上《我本是高山》剧组的魔改,硬生生的把励志教育的电影,改编成了审判苦难的剧。
在电影中,把华坪女高的学生描述的十分顽劣,看到校长被绊倒会哈哈大笑,编剧把学生们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归咎在贪玩,去城里的网吧打游戏等等。
编剧似乎从未动过脑子,当时的学生,连温饱都是问题,还拿钱去网吧玩,去刮彩票,编剧简直是“脑洞大开”。
反观宋佳,当时在见到张校长的时候,她说越演越愧疚,觉得没把张桂梅校长演好。
宋佳虽然也像海清一样,在扮演张校长的时候也同样去观察了,但是宋佳却没有刻意的去刻画张校长的长相细节。
而是有一次上厕所的时候,张校长和宋佳去厕所的时候,进去之后发现是男厕所,两个人赶紧出来,出来之后,张校长却捂着嘴一直在笑,宋佳说那会才知道了张校长的另外一面。
所以在扮演的时候,并没有刻画拉投资的难、教育学生的难,而是把张校长在面对着困难面前的坚韧的精神刻画了出来。
从宋佳出场,看见一个自己曾教过的学生辍学在家生了四个孩子,再到谷雨为了3万块钱被迫嫁人等,画面的呈现就可以看到山区女孩的苦和身不由己。
很多人都有个疑问,张校长为什么不是创办的正常的男女生的学校,而是独独创办了女高呢?
其实在山区,重男轻女是常态,很多家庭为了一个生一个男孩,愿意一直生。
在这里的女生对于读书没有任何概念,父母从小灌输的思想就是女孩在家做家务,长大了卖给其他男人做妻子继续做家务,不用读书,读书没用等思想。
张老师也是为了让女学生的思想觉醒,能走出大山,才创办了女高。
而《我本是高山》却从头到尾没有把张校长崇高的理想表达出来,而是把她建学校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自己的丈夫。
张校长难道也是只能依附男人的女人嘛?
《山花烂漫时》中,虽然学生也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因为没有家庭教育,对于生理期没有概念的学生,还有比如早恋等等,都是根据真实事件去稍微改编的,并非是臆想。
最后可想而知,不仅海清被骂惨了,票房也很惨淡。
友谊的成绩宋佳在饰演完张桂梅校长之后,表达了对于张桂梅校长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的深深敬畏。
宋佳在知道剧组已经向华坪县捐款600万后,自己也义不容辞的以个人的名义给华坪县捐款了100万,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山花烂漫时》也提交出了优异的成绩,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6分。
不得不说,宋佳用最真诚的演技给大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让大众感受到了张桂梅校长创办女高的初衷和用心良苦。
来源:老鸽OL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