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的“隐藏技能”曝光!顶流的野心,早已不止当演员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9 13:39 3

摘要:说实话,最近看到肖战那张拿着场记板、貌似在学导演的工作照时,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不是惊讶,而是觉得“果然如此”。这位一直站在聚光灯下、头顶“顶流”光环的年轻人,好像总在人们以为他会这样或那样走下去的时候,悄悄拐个弯,给你亮出一个新的技能点。与其说这是“全能

说实话,最近看到肖战那张拿着场记板、貌似在学导演的工作照时,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不是惊讶,而是觉得“果然如此”。这位一直站在聚光灯下、头顶“顶流”光环的年轻人,好像总在人们以为他会这样或那样走下去的时候,悄悄拐个弯,给你亮出一个新的技能点。与其说这是“全能超人”的又一次升级,不如品品这背后那股子沉稳扎实的劲儿,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娱乐圈里,显得有点“不一样”。

咱们掰着指头数数:从《陈情令》的一飞冲天,到《梦中的那片海》里啃下年代剧硬骨头,肖战在“演员”这条主干道上,走得不算快,但每一步都踩得挺实。去年那部《骄阳伴我》,他和白百何搭档,愣是把容易拍悬浮的“姐弟恋”演出了几分烟火气和刚刚好的拉扯感。接下来还有备受瞩目的《藏海传》,看介绍就知道,玩的是权谋心计,对演员的层次感要求极高。他似乎没那么急着一年N部戏刷脸、消耗自己,反而像是精心挑选“副本”,每年稳扎稳打交出一两部能让人记住的作品。这种在商业热度与作品质量间找平衡的打法,透着一股清醒和对羽毛的爱惜。

很多人可能快忘了,他是唱跳偶像团体(X玖少年团主唱)出身。音乐这块初心,他也没扔。没像有些流量那样,隔三差五发首快餐式单曲维持热度,而是自己琢磨词曲,把想说的话、经历的成长放进歌里。从几万人的体育场演唱会,到需要沉浸式体验的音乐剧场,他一直在探索怎么更好地“玩”音乐。这不光是为了圆梦,更像是一种自我较劲,看看自己还能挖掘出多少可能性。

再说时尚这块。连续几年稳坐米兰时装周官方日程,和GUCCI、TOD'S这种级别的蓝血品牌深度捆绑,肖战的时尚资源确实是断层领先。但更有意思的是,他不只是“行走的衣架”或者带货机器,而是总尝试在合作里融入点东方韵味,想把中国审美推到国际舞台上聊一聊。这种把商业代言玩出文化味儿的操作,让他的时尚感不止停留在“好看”,更多了层“有想法”。这不仅仅是聪明,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

所以,这次被大家热议的“学导演”,其实一点也不突兀。翻翻旧闻,拍《玉骨遥》时他就系统学过镜头语言;演话剧《如梦之梦》,更是逮着机会就跟导演赖声川老师抠细节、聊改编。甚至有圈内消息说,他自己参与的影视项目剧本已经在孵化中了。这哪是一时兴起?分明是蓄谋已久,从被动接受镜头的演员,开始主动思考镜头背后的叙事逻辑和创作主导权。他想做的,可能远不止“演好一个角色”那么简单。

最值得咂摸的一点是,肖战这些看似跨界的尝试,根基都扎得特别深。音乐剧是科班出身;演戏前,据说老老实实接受了近三年的表演训练;能在时尚圈站稳脚跟,背后是超过六年的形体管理和审美积累;现在想碰导演,也是建立在《射雕英雄传》这种大项目全程跟组、耳濡目染的基础上。这种“先练内功,再开新图”的思路,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在恨不得一夜爆红、流量变现的圈子里,简直是一股清流。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信任他的观众和合作方负责。

如今的娱乐圈,风向变得太快。肖战这条“多边形战士”的进阶之路,给同行们打了个样:原来“顶流”之后,不是只有吃老本或转型困难,还可以是不断学习、持续深耕专业,把流量变成更高专业壁垒的起点。当很多人还在计算他的商业指数时,他已经在用“长期主义”的思维,给自己构建了一个别人很难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这份沉得住气的野心,能不能最终遍地开花?咱们拭目以待。但这过程本身,或许比结果更值得玩味。

来源:娱生相濡以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