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六天票房未破亿,赵丽颖的《向阳花》还有希望吗?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11:40 3

摘要:2025年清明档,赵丽颖主演的现实题材电影《向阳花》带着“女性互助”“底层逆袭”的光环“高调”入场,首日排片25%的“顶配待遇”让人一度以为它会复制《哪吒2》的票房神话。然而现实却给了所有人一记重击:首日票房仅3200万+,次日排片被砍至20%,上映六天了,总

2025年清明档,赵丽颖主演的现实题材电影《向阳花》带着“女性互助”“底层逆袭”的光环“高调”入场,首日排片25%的“顶配待遇”让人一度以为它会复制《哪吒2》的票房神话。然而现实却给了所有人一记重击:首日票房仅3200万+,次日排片被砍至20%,上映六天了,总票房至今未破亿,豆瓣开分6.6的争议性评价更让这部影片陷入“高开低走”的泥潭,也将这部片子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冯小刚执导、赵丽颖主演,光这两个标签,可以说观众一开始对《向阳花》的期待还蛮大的,特别是还特殊的题材---聚焦刑满释放女性生存困境,在上映前便以连续5天登顶猫眼想看榜的势头引发期待。

然而,上映之后的票房数据,不止观众,大概粉丝也会大失所望的程度,截至4月9中午十二点,日累计票房约9800万+,虽然预测今日会破亿。但也说明了另一个事实:这一成绩不仅远低于业内最初预测的10亿元目标,目前预测票房只有2.08亿。

对比同期《我的世界》大电影(18.5%排片拿下30%票房),《向阳花》的“叫好不叫座”更显尴尬。更耐人寻味的是,赵丽颖上一部电影《乔妍的心事》虽票房破亿(1.1亿),但豆瓣仅5.3分(4月9日评分)的低口碑已暴露了她对电影题材的驾驭力不足。

从观众反馈来看,《向阳花》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

一方面,影片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高月香(赵丽颖饰)为聋哑女儿筹款铤而走险的悲情母亲形象,监狱中女性角色间的互助温情令不少观众泪洒影院。猫眼平台4.6万观众打出9.4分的高分,赞其“没有刻意煽情却直击人心”。影片里赵丽颖为角色素颜出镜、学习手语、体验监狱生活的努力也得到认可,尤其是她饰演的高月香抡酒瓶反抗压迫、跪地擦洗的镜头,被影迷称为“有牙齿的善良”。

但另一方面,影片在豆瓣仅获6.6分,有观众认为,影片试图通过监狱内外女性生活的对比,揭露社会对女性的结构性压迫,但观众并不买账:“全员苦情工具人”“把底层苦难拍成奇观博同情”。监狱内外的对比虽试图“以内讽外”,却因节奏拖沓、台词生硬而显得刻意,赵丽颖饰演的刑满释放女性,被批“靠吼演技”“眼神戏空洞”,角色塑造流于表面。

更有观众直言:“导演用监狱的‘光明’反讽现实,但现实哪有那么非黑即白?”影片后半段强行“逆袭”的鸡汤式结局,更让观众感到“脱离现实”——“出狱后开洗车行就能逆天改命?这和《致富经》有什么区别?”。

虽不可否认影视作品都具备美化的功能,但打着现实主义题材就不能忽略真实生活中真的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这样,当然,“佼佼者”的才会被记录并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向阳花》的票房困境并非赵丽颖首次遭遇。其上一部主演电影《乔妍的心事》同样陷入“口碑争议大、票房不及预期”的怪圈,该片以悬疑为噱头却因剧情逻辑混乱被批“四不像”,最终票房勉强过亿。两部作品接连失利,让观众对赵丽颖的扛片能力产生了质疑。

尽管粉丝竭力支持,在全国23城组织87场包场活动,但数据显示,其个人流量对票房的拉动作用已显疲态。正如影评人所言,流量明星转型实力派的过程中,“粉丝经济”的边际效应逐渐减弱,观众更看重作品本身的质量而非明星光环。

不可否认,赵丽颖是电视剧领域的“顶流”,但电影圈的转型之路一直磕磕绊绊。

虽然赵丽颖并非毫无诚意。据相关消息透露,拍摄《向阳花》,她提前三个月体验生活、自掏腰包投资,甚至因拍掌掴戏冻伤双手。但“毁容式演技”在电影语境下显得用力过猛,方言台词的生硬感更让观众出戏,有影评人评价:“她像在演电视剧,而不是电影。”

当然,若仅以票房论成败,或许低估了《向阳花》的价值,也低估了赵丽颖的成绩。影片大胆触碰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歧视、单亲母亲生存压力等社会议题,与湖南省“向阳花”家庭教育行动形成现实呼应。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31%的同类型影片通过长线口碑实现票房逆袭,而《向阳花》在猫眼平台的高分与社交媒体的热议,或许能为后续排片注入新的可能。

对于赵丽颖而言,《向阳花》已经算她转型之路上的再一块试金石,尽管此次尝试未能完全赢得市场,但其“自毁形象”的决绝与对角色的沉浸式打磨,仍为85花群体提供了转型范本。或许正如影片中高月香的那句台词:“吃过的苦不是勋章,但能让我站得更直。”票房数字之外,这种突破自我的勇气,或许才是观众对演员更深层的期待。


来源:年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