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穿着东北大花袄、拎着透明塑料袋的中年大叔,在成都、重庆、香港等地追着国际顶流网红 “甲亢哥”(IShowSpeed)跑,就为了塞给他一只荣昌卤鹅。
最近,重庆荣昌的 “江哥” 火出圈了。
这位穿着东北大花袄、拎着透明塑料袋的中年大叔,在成都、重庆、香港等地追着国际顶流网红 “甲亢哥”(IShowSpeed)跑,就为了塞给他一只荣昌卤鹅。
有人说他 “太拼了”,有人笑他 “英语都说不利索”,但万万没想到,这波 “土味投喂” 不仅让荣昌卤鹅登上海外热搜,还让全世界网友盯上了重庆的非遗美食。
江哥本名叫江林,在荣昌本地是个 “名人”:平时帮老乡卖滞销红薯粉,山火时开着三轮车送物资,看到落水少年直接跳河救人,当地人都喊他 “棠城侠客”。
但他最上心的,还是家乡的非遗美食 —— 荣昌卤鹅。
甲亢哥吃卤鹅
这鹅可不简单:养了 300 年的白鹅,用 36 味中草药卤制,连乾隆下江南都夸过。可前几年,好多外地人吃了说 “像鸡肉”,江哥急得直跺脚:“这是咱们重庆的非遗啊,不能砸在咱手里!”
刚好赶上甲亢哥来中国巡演,这个在海外有 5000 万粉丝的 “顶流”,最爱用夸张表情试吃各国美食。江哥一拍大腿:“就他了!让全世界尝尝咱们荣昌卤鹅!”
第一次在成都相遇,江哥特意选了不辣的卤鹅,怕老外吃不惯。
结果一紧张,把 “鹅” 说成了 “chicken”,甲亢哥接过袋子一脸懵。但江哥没放弃,连夜用翻译软件学英语:“no spicy(不辣),very 香!” 第二次在重庆,他穿起大花袄,扛着卤鹅就往直播镜头前凑,终于让甲亢哥咬了第一口 。
“Wow!Delicious!” 甲亢哥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直播间瞬间炸了,弹幕全在问 “这鹅哪儿买的”。
第三次去香港,第四次到深圳,江哥每次都带着不同的家乡味:外酥里嫩的烤乳猪、麻香扑鼻的花椒鸡,甚至连荣昌折扇、安陶都塞进了塑料袋。甲亢哥团队被这份执着打动,主动邀请他一起看无人机表演,拍联动视频。
这波操作下来,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破千万,荣昌卤鹅的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连外国网友都在评论区喊 “Chinese goose,I want!”
有人说江哥 “蹭流量”“耽误人家行程”,但本地人都知道:他每次出差都是自己掏腰包,连给甲亢哥的卤鹅都是自费的,没赚一分钱。
更有人翻出他的 “老底”:曾经卖掉自己的床垫,凑了 3 万块给受伤的火锅店老板;山火时连续三天开车送物资,累得在车里睡着……“他图啥?就图咱荣昌的好东西能被看见。” 一位老乡在评论区说。
其实江哥的 “土味操作” 藏着大智慧:
1)死磕细节:研究甲亢哥的饮食习惯,知道他不吃辣,每次都挑最清淡的卤味;
2)反差感拉满:东北大花袄配国际网红,透明塑料袋装非遗美食,视觉冲击比广告还强;
3)笨功夫取胜:英语说不流利?那就背最关键的 “香”“不辣”,用真诚打动对方。
现在的荣昌卤鹅,不再是重庆人冰箱里的 “家常菜”,成了海外华人直播间的 “抢手货”,甚至有外国游客专门来荣昌打卡 “江哥的鹅”。
他说,“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只要能让更多人知道家乡的好,就值了。”
江哥卤味鹅
网友说他是 “现实版奇迹笨小孩”:没有团队,没有资本,就靠一股 “轴劲儿”,把小城故事讲到了国际舞台。正如甲亢哥在视频里说的:“This man(江哥),he loves his hometown so much!”(这个男人,太爱他的家乡了!)
江哥的故事告诉我们:流量从来不是 “蹭” 来的,是用真心 “换” 来的。
他没有华丽的策划,没有专业的英语,只有一袋袋现卤的鹅、一次次笨拙的尝试,和对家乡说不尽的热爱。这种 “不精致” 的真诚,反而让世界记住了中国小城的温度。
互动话题:
来源:李梓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