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浙江卫视演技类综艺《无限超越班3》因一则学员表演片段引发轩然大波。
“揭伤疤”,“吃人血馒头”
演员王星参加综艺演戏被困园区和家人打电话场景。
2025年4月,浙江卫视演技类综艺《无限超越班3》因一则学员表演片段引发轩然大波。
31岁演员王星在节目中重现“被绑架后致电家人”的场景,其真实经历与表演的高度重合,将#王星被揭伤疤#推上热搜,舆论争议持续发酵。
从缅甸获救到综艺舞台,命运齿轮转动,一次次揭伤疤,回忆痛苦!
今年1月,王星因轻信泰国“影视工作邀约”遭人贩子拐卖至缅甸妙瓦底诈骗园区,经历剃头、殴打、饥饿等非人待遇,最终在女友曝光、明星声援及警方行动下获救回国。这段经历让他从默默无闻的十年龙套演员,一跃成为舆论焦点。
2月,他受邀加盟《无限超越班3》,首次公开亮相即被节目组安排演绎“被绑架后打电话”的情节。
表演细节刺痛观众:是演技爆发还是二次伤害?
节目中,王星需向虚构的“女友”拨打电话。
他摩挲手腕发圈、眼神恐惧地扫视“绑匪”,哽咽着问“年终奖发了没”“小猫还好吗”,最后泣不成声承诺“等我回来带你看北极光”。
导师王晶评价其表演“真实动人”,TVB高层曾志伟更盛赞其“因祸得福”的独特经历提升了演技层次。
然而,部分观众直言不适:“节目组利用他的创伤博眼球,这是吃人血馒头!”
争议背后:流量与伤痛的博弈,尊严就该被玩弄吗?
支持者认为,王星直面伤痛是职业勇气,其表演细节源自求生经历,具有不可复制的感染力。
反对者则质疑节目组缺乏人文关怀,反复刺激受害者心理,“难道他余生都要靠绑架话题生存?”
对此,王星在采访中坦言:“希望观众记住我的角色,而非故事。”但他也承认,这段经历确是其演艺生涯转折点。
专家呼吁:警惕“苦难营销”背后的伦理边界
社会学者指出,王星事件折射出娱乐产业对“创伤叙事”的过度消费。
尽管当事人自愿参与,但节目组未充分评估其心理承受力,存在伦理风险。
目前,导演吴彤及浙江台官微评论区已遭网友“声讨”,要求节目组关注王星心理状态,避免“流量至上”的创作逻辑。
截至发稿,王星未对争议直接回应,但其社交账号粉丝量已突破百万。
这场关于“苦难与流量”的争论,仍在持续撕裂舆论场。
你能接受自己经历的苦难被拿出来娱乐吗?真实经历再次演绎被品头论足吗? #王星官宣参加综艺无限超越班3#
来源:娱乐沸点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