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期间郑丽经常参加齐齐哈尔市公开课比赛,每次都能拿到第一名。
《新闻联播》主持人郑丽一直以来都很低调。
可如今却频频和《朝闻天下》主持人赵普传出绯闻。
多家媒体前去求证二人是否为夫妻。
迫不得已下,赵普才出面解释。
而郑丽始终未做出回应。
如今48岁的郑丽婚事成迷,到底是她在炒作?还是另有原因?
01
郑丽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
虽然生长在东北,但郑丽性格反倒像一个南方姑娘。
恬静、内敛、喜欢一个人读书看报。
从小就在爸妈的呵护下长大,从未离开过父母的怀抱。
高考时,郑丽听从父母意见考入齐齐哈尔大学师范学院。
虽然还在本地读大学,但这也是郑丽第一次离开家。
大学期间郑丽经常参加齐齐哈尔市公开课比赛,每次都能拿到第一名。
她计划毕业后就留在家乡当一名老师,一辈子守着父母。
1997年,23岁的郑丽大学毕业,如愿成为一名语文老师。
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女孩,会有勇气独自北漂,日后既然还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播。
就在这时,命运的馈赠悄然降临。
那一年,黑龙江电视台面向社会招聘主持人,没有专业限制。
非科班出生的郑丽有了报名机会,于是她想着去试一试。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本以为父母会让她按部就班的当老师,结果父母对她说:
“你大胆去试,成不成功没关系,大不了父母养你一辈子。”
有家人无条件的支持,郑丽放心地辞掉工作,去参加主持人面试。
本以为自己初试就会被淘汰,没想到既然一路过关斩将,一直留到最后。
同年秋天,郑丽进入黑龙江电视台。
郑丽大学学的汉语言文学,在众多科班出生同事中,她专业不占优势。
但她非常有天赋,无论台风还是发音,都让领导惊叹,很多人误以为她以前就是主持人。
郑丽长相也很端庄,一看就是播音脸,不当主持人太可惜了。
况且她从未学过播音,还是一张白纸,没有模板化的理论,一切都可以从新学。
黑龙江电视台非常重视她,还专门请前辈来辅导她。
1999年,郑丽成为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节目主持人。
干练的短发,神清气爽的妆容,让大家一眼就记住这位新人主播。
郑丽的名声也渐渐在黑龙江打响。
每天晚饭过后,观众都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夜航》。
这一看就是五年。
尽管这五年内,郑丽对主播工作已经非常熟练了,但她还坚持每天对着镜子读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正是这些平日里不起眼的小努力,让她今后从一众主持人中“脱颖而出”。
2002年,央视要从地方台选拔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可是所有主持人心中的殿堂,郑丽也不例外。
只是,她从未想过这个机会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能在黑龙江电视台拥有一席之位,她已经很知足了。
而意外的是,台里领导对她寄予厚望,于是向央视举荐了郑丽。
那一年,郑丽28岁。
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到北京,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刚进入央视第一天,郑丽非常自卑。
同事都是北京广播学院的高材生,只有自己是半路出家。
本以为自己是最差劲的那一个,没想到身边同事都很看好她,还经常鼓励她:“郑丽,你已经很有天分了,不用顾虑太多。”
同事还经常帮她指出错误,顺便送给她很多学习资料。
在同事的帮助下,郑丽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
每天回到宿舍她就开始反复观看优秀主持人的视频,遇到难题还会拿着视频去请教前辈。
就这样,郑丽台风越来越稳健,几个月后开始担任《午夜新闻》主持人。
那时候郑丽还没有在北京买房,举目无亲,只能住在员工宿舍。
每次主持午夜新闻,她都要一个人赶夜路。
下班之后就已经是凌晨3点多,街上空无一人。
打车都不好打,大晚上在路边等车都要等上一个小时。
街上没人她会害怕,有人突然冒出来她更害怕。
那段时间她只想努力工作,争取调到白天来上班。
一年后,领导安排她主持全新的民生资讯节目《共同关注》。
此后又接连主持了《朝闻天下》、《新闻社区》、《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等节目。
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前辈们一同帮助郑丽成长,帮她克服困难,帮她提升成绩,这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着她向前走。
因为一直困在电视台大楼里,郑丽并未亲身体验过自己口中播报的世间百态。
于是,她主动请缨去一线体验生活。
02
2010年云南大旱,总台打算派一名男记者去当地采访。
很可能到那里一日三餐都得不到保障,更别提洗澡洗衣。
而这时,郑丽却毛遂自荐,她表示想去磨炼一下自己。
身边同事都劝她不要去,可她执意要亲自去体验一番,这样才能更真实地播报新闻。
随着车越开越远,旱灾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到达灾区时,郑丽被眼前一幕彻底震撼,路上全是等待救援的百姓,她眼角忍不住湿润。
连忙上前帮工作人员分发物资。
这些都是未出现直播间里的镜头。
正因为此段经历,《复兴访谈》邀请她去讲述这一路以来的所见所闻。
她并没有抱怨此次工作多艰苦,反而告诉观众,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要珍惜每一天丰衣足食的生活。
只有真正见过旱灾,见过许久不长庄稼的旱地,人们才能真正领悟“粒粒皆辛苦”。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这些经历都让郑丽的事业道路越走越宽厚,也比别人更有阅历更占优势。
2020年9月24日,46岁的郑丽终于坐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位置。
46岁才登上《新闻联播》,算得上大器晚成。
主播第一天,郑丽搭档刚强。
尽管开播前已经练习了很多遍,但片头曲响起来那一刻,她的心还是跳得飞快。
声音也越来越紧,明显感觉自己状态不佳。
好在刚强十分稳健,尝试把郑丽拉回来。
郑丽也在努力克服紧张,逐渐找回状态。
这半个小时过得格外漫长。
《新闻联播》结束后,郑丽接受首秀采访:
“在开始之前我没有紧张,还和大家开玩笑,我就把它当作和平时播《新闻30分》和《朝闻天下》是一样的感觉嘛,但是这个《新闻联播》片头一出来,立刻,我就感觉心脏开始跳动,嗓子有点紧。我觉得现在对我来讲,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在之后的主播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来完善我自己。”
结束后,郑丽反复观看回放,认认真真地找出自己的不足。
还拿海霞、潘涛、康辉、严於信、宝晓峰等人的视频和自己做出对比。
请教他们多多给自己提出意见,努力鞭策自己。
郑丽还会看观众评价,好在大部分都是好评。
回首这一路,从一名老师变成《新闻联播》主持人,一切都像做梦一样。
“一直以为能做一名教师,阴差阳错地进了电视台。这是一个既让我喜欢,又给我带来烦恼的职业。 骨子里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幻想中的表演的舞台是在寂静的雪夜,闪烁的星星是舞台的背景,我在雪地中独舞,演员是我,观众也是我。 所以喜欢听电台午夜的节目,喜欢听那种静静地倾述的声音。 小时候幻想过楼房的那一边是什么样子,现在很少幻想了,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的,没有了幻想的余地。 只是偶尔会想一想雪夜、繁星、独舞。”
"我必须承认那时候的自己有些浮躁,在工作上很顺利,观众也都喜欢我。一时间我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现在想想,节目火了并不是因为你这个主持人成熟,全面,而是因为你的风格迎合了观众的一部分需要。"
截止到现在,郑丽已经主持了将近两年的《新闻联播》,各方面都非常成熟。
有人让她为自己的主持水平打分,
郑丽谦虚地说:“如果分优良中差的话,我应该算得上良。”
其实在观众心里,郑丽已经达到优的标准,只是她本人比较谦虚。
03
除业务能力以外,外界关注最多的还有她的个人生活。
郑丽前期为了忙事业,一直没有精力考虑个人的终生大事。
年近30岁才和自己的如意郎君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她也没有急于回归家庭,还在努力拼事业。
37岁时,郑丽低调生下女儿。
很多人以为主持人赵普是她丈夫,其实不是。
他们共同主持《朝闻天下》时,经常有两人的谣言传出。
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赵普不得不出面回应。
赵普早有家室,还有一个女儿。
在郑丽入主《新闻联播》时,赵普还大方送出祝福。
并特意澄清:“我不是她丈夫!”
恐怕再不澄清,赵普连家都回不去了。
而郑丽从未想过回应此事,任由外界猜测。
她老公是圈外人,不想受到媒体打扰。
至于女儿,他们更不想公开照片,只想让女儿有个安静的童年。
平时不工作的时候,郑丽大部分时间都在陪自己女儿。
带女儿打球,和女儿一起画画,读书写字。
因为郑丽工作忙碌,丈夫很少让她做家务。
郑丽每天要长时间录制节目,而且开播前还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她没有助理,不管工作还是生活都要自己一个人打理。
每天日常就是下午两点到电视台,然后就开始对稿子,做准备工作。
还要自己熨烫西装,每一个环节都要确保丝毫无误。
《新闻联播》结束后,她还要录制主播谈话节目。
等到全部工作结束,郑丽才有时间吃已经冷掉的盒饭。
尽管已经如此努力了,她还是说:“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晚上回到家,丈夫会给她热一杯牛奶。
不管郑丽回家多晚,丈夫永远开着灯在等她。
热牛奶也从不会缺席。
如今郑丽已经48岁,虽然已离开家乡20余载,可家乡情永远在她心中。
到现在她还是会经常回到自己出生的小县城探亲。
还会给家里人买上一堆礼物。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吃上一顿东北铁锅炖。
郑丽还喜欢嗑瓜子,但因为上镜需要保持身材,她每次想吃的时候都只吃几颗。
近几年,农村大变样,越变越美丽,并且大力发展旅游业。
得知自己家乡修了山路 ,郑丽还专门回家旅游一趟。
此后一有机会就在电视机前宣传自己的家乡。
媒体同仁们对郑丽非常看好,以下是三大媒体对她的评价:
郑丽在主持《新闻夜航》时亲切自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了自己固定的收视群体。她采用了"说"新闻的方式,用亲切自然的语调把一条条或有情或有趣的新闻娓娓道来,观众有种与朋友"神聊"的感觉,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 。在《午夜新闻》节目中,郑丽打破了日常主播的状态,直播结束后直接拿着稿件起身离开主播台,前后整个过程也直接体现在了新改版的直播画面中,让不少观众感慨很新鲜 。郑丽对于主持人的形象、气质有其独到的理解。在亮相《新闻联播》时,她大气时尚高端的气质呈现在观众面前。
2020年y情期间,郑丽录制小视频鼓励家乡父老乡亲。
在郑丽身上我们看到年龄从来不是问题,只要努力终会有回报。
你在三、四月份做的事,会在八、九月份看到结果。
那些你平日里看似不起眼的坚持,或许会在某一天同时爆发出来,回馈给你一个巨大的惊喜。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才能在成功到来时不迷失自我,不会乱了脚步。
郑丽便是如此,她在采访中谈到不管自己走多远,永远都不会忘记家乡父老。
“不论我走到哪里,我的家乡和父老乡亲都是我身后的一座大山,永远支持我,给我前行的力量。祝我的家乡越来越美,祝父老乡亲的生活越来越好!”
来源:娱记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