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都是知识分子,那个年代很多家庭都是生好几个孩子,又大多重男轻女,可吴彦姝的父亲说:“子多母苦。”
提到吴彦姝,总会想到优雅,端庄,慈祥,美了一辈子,老了依旧是个有气质的老太太。
吴彦姝的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大学生,要知道,一九三几年的女大学生在我们中国可是很稀少的。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那个年代很多家庭都是生好几个孩子,又大多重男轻女,可吴彦姝的父亲说:“子多母苦。”
就这样,独生女的吴彦姝成了家里的团宠,对吴彦姝的影响最深远的还是她的母亲,母亲不爱说教,只会从生活的细节上教导她。
吃饭的时候要坐端正,碗要端起来,拿筷子拿到三分之一,吃菜就吃自己面前的,不要起身去够远处的菜,吃饭要小口吃,不能狼吞虎咽。
母亲还教导她,女孩子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能穿睡衣到外面跑,哪怕是下楼拿个东西,也要穿着得体。
母亲让她看《简爱》,教导她自尊自爱,一个人要想高贵,不能只靠衣服,高跟鞋,还要从精神上高贵起来。
可以说母亲是对她影响最大的,礼仪规矩让她的体态优雅,独立的精神内核让她受用至今。
87岁的高龄,吴彦姝能跑能跳能打篮球,还能一字马,平板支撑,我想,这也是她体态好,心态好,气质好的一个关键。
正是如此,不论在影视剧还是出席活动,我们才能看到一个优雅,有气质的吴彦姝。
吴彦姝的父亲也很开明,原本希望她能学医,但她胆子小,有一次父亲带她去看梅兰芳的话剧,虽然她坐的位置很远,但带给她很大的震撼。
之后山西话剧团招生,吴彦姝踊跃报了名,父母也很支持。
吴彦姝形象好,又努力,觉得什么都新鲜,进剧团一年,就饰演了刘胡兰。
有人说她幸运,殊不知她为了这个角色努力了三年。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吴彦姝特意去刘胡兰的家乡待了半年,漂亮裙子,高跟鞋通通收起来。吴彦姝带着草帽去割麦子,纺织,刨地,别看她白白瘦瘦的,为了角色她也是很能吃苦的。
也正是因为这次体验生活,才让吴彦姝演的刘胡兰最贴近,生动,真实,还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
2003年吴彦姝从山西话剧院退休,七年之后,她又进入了影视圈。当时张纪中也是话剧院的,他拍《西游记》,于是叫吴彦姝去演了毗蓝婆菩萨,也就是卯日星君的妈妈。
吴彦姝认真对待角色,将毗蓝婆菩萨演的入木三分,之后就有很多副导演找她拍戏。
74岁时导演找她演《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薛晓路,虽然戏份不多,但吴彦姝把角色诠释的非常好,甚至超过了主角。
薛晓路在采访的时候说:“吴彦姝是最少人知道的一个演员,但是是最早定下来的一个演员。因为一看到(她),我就觉得奶奶是她,我就喜欢她的皱纹。现在老年人都没有皱纹,梳着光光的白头发,我希望有一个有质感的老太太,她的皱纹特别慈祥。”
的确,如今的女演员都怕老,怕皱纹,可吴彦姝不怕,她享受脸上的每一道皱纹,因为那是岁月的痕迹和馈赠。
事实证明吴彦姝的想法是对的,很多导演之所以找她也正是看中了她脸上自然老去的皱纹,那些皱纹是带着故事的,是生活的故事。
戏里,吴彦姝全心投入,戏外,吴彦姝热爱生活,学习新事物,手机订外卖,订机票,订酒店她通通都会。
吴彦姝只有一个独生女,张荷儿,2010年吴彦姝的妈妈和爸爸都去世了,女儿就把她接到北京。
吴彦姝和女儿分开住,并不是母女俩感情不好,而是她认为,一个人也能把日子过好。
吴彦姝的生活并不孤独,因为她内心丰盈,她一个人看电影,散步,看剧本,生病了一个人打车去医院。
她用实际行动让女儿放心,她一个人也有能力把生活过好。
每次看到吴彦姝都让人觉得,老去也并非那么可怕,优雅地老去也是一件美事。
来源:一叶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