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4年春节档,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青松岭》上映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1974年春节档,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青松岭》上映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大家记住了片中出现的那首歌《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也记住了两位演员。
他们,一个是扮演万山大叔的李仁堂。
另一个,则是扮演钱广的李树楠。
相比之下,李树楠所扮演的钱广一角,似乎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
在影片中,李树楠通过朴实、幽默、接地气的表演,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只管自己发财,不顾集体利益的漏网富农的形象。
他在片中的许多台词,也一时流传开来:
“一要手艺巧,二要家什妙。”
“谁发财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
“如今吃饭靠集体,花钱,还得靠自己。”
我记得在当时,孩子们还为这个钱广,编排了好多顺口溜:
钱广赶大车,背着个大铁锅,蘑菇辣椒一大车,钱广女人不乐呵,为什么少给我两块五?钱广骂她你少啰嗦……
而钱广那个戴着耷拉帽,永远似笑非笑鬼鬼祟祟的模样,也令我们过目难忘。
20多年后,我们看到了赵本山,也戴着同样的一顶帽子,出现在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上。
他所扮演的赵老蔫的艺术形象,也给观众带来了太多欢声笑语。
但各位有所不知的是,赵本山的这个给他带来事业好运的人物造型,最早的起源,就是电影《青松岭》中的钱广。
并且赵本山的那种松弛自然的表演风格,也通过李树楠所扮演的钱广,受到诸多启发。
可是当赵本山大红大紫的时候,却有更多的观众,已经对李树楠这个演员,渐渐淡忘了。
1928年4月18日,李树楠出生在河北丰宁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原名叫李广文。
他在当地读完小学后,就进入北平师大附中求学,而也正是在这段时期,他接触到了文艺表演。
1949年,21岁的李树楠,考入到了热河省文工团做演员。
他悟性很高,进步很快,在舞台上又唱又演,练就了一身真本事。
上个世纪50年代,李树楠成为承德话剧团的演员,在众多剧目中出演角色。
他与《青松岭》中的钱广结缘,还是60年代初的事儿。
当时,承德话剧团的编剧张仲朋创作的话剧《青松岭》公演后,大受欢迎。
李树楠所扮演的钱广也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
所以1965年,长影厂第一次拍摄电影《青松岭》时,就选择李树楠继续出演钱广。
我们从这版影片目前保存的资料来看,李树楠在其中的表演更为朴实、自然,更像是从庄稼院里走出来的车把式。
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版电影还未上映,便被打入“冷宫”。
一直到1973年,长影厂恢复故事片拍摄,才再次将《青松岭》的重拍,提到议事日程。
重拍版的《青松岭》,在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上,都有很大的改动,演员阵容也有了较大变化。
可是作为主演的李仁堂和李树楠,因为他们的表演实在太过深入人心,所以依然在电影出演张万山和钱广。
当时演员们的表演都颇受时代影响,正面人物要“高大全”,而反面角色则“矮小偏”。
但纵然是在这样的创作条件下,李树楠还是竭尽全力地将钱广的性格刻画得有里有面。
因为电影《青松岭》的爆火,使得出演正面男一号的李仁堂吃尽“红利”,他一跃成为了那个年代最当红的电影明星。
然而同样呈现了精湛演技的李树楠,却被“骂”了很多年。
一直到1979年,他才又在北影厂拍摄的大片《大河奔流》中,出演了王跑一角。
然后是《双雄会》中的王长顺,《风云初记》中的老蒋。
以及《月月》中的老秦叔、《田野又是青纱帐》中的顾才、和《黄土坡的婆姨们》中的时安平等。
随着拍摄经验的增多,他的演技也愈发的成熟老练,所塑造的角色,也更加有血有肉。
但因为他所扮演的角色,全都是戏份不多的配角,所以他并未红到老同事李仁堂那样的程度。
并且时间进入2000之后,他就逐渐淡出了观众视线。
而这个时间点,却恰好是赵本山声名鹊起的时候。
这几乎也意味着,属于李树楠那批演员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而属于赵本山的时代,已经来临。
但赵本山再怎么爆红,我觉得他也不应该忘记“赵老蔫”这个艺术形象的创作灵感,正来源于李树楠老师在《青松岭》中所塑造的钱广。
2016年10月16日,李树楠因病离世,享年88岁。
如今,虽然李树楠已经离开我们9年时间,但他所塑造的那些银幕形象,却永远都闪耀在我们的心中。
来源:DJ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