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知名主播董宇辉走进西湖龙井原产地龙坞茶镇,通过直播的形式带领百万网友沉浸式云游茶山、体验制茶全过程,感受一口明前春茶来之不易!
俗话说:“不喝绿茶,怎知春之味?”
近日,知名主播董宇辉走进西湖龙井原产地龙坞茶镇,通过直播的形式带领百万网友沉浸式云游茶山、体验制茶全过程,感受一口明前春茶来之不易!
不仅如此,董宇辉此前还与著名主持人、演员倪萍和著名内地男演员、中国古代史硕士张晓龙一起现身龙井村录制《第一口春味》节目,一时之间引爆西湖龙井热!
而腹有诗书、出口成章的董宇辉在线拆解“春”字是“三个人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喝茶的时光”,并在品明前西湖龙井时留下金句:“喝的不是茶,是新鲜的生命力”……
这一句说出了无数爱茶人的心声,春采嫩芽精心炒制而成的明前西湖龙井,芽叶入水复如初生、鲜灵十足,是万众瞩目的春茶“尖货”!
除了带货直播界新星董宇辉,中国内地男演员李亚鹏、台湾演员李立群也先行一步于西湖龙井开采之际走进西湖龙井茶原产地……
为什么每年春茶季,社会各界的名人都爱扎堆往西湖龙井茶产区跑?其实,西湖龙井并不是突然爆火的。
不同版本的“中国十大名茶”中都有它的身影!作为公认的中国名茶老大,西湖龙井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
探寻西湖龙井的千年茶韵,其不仅得益于优异的生态环境,更因历代名人的推崇与趣闻轶事而熠熠生辉……
苏东坡龙井茶的“初代推手”
西湖龙井原产于杭州西湖区,如唐朝茶圣陆羽传世《茶经》记载的“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是龙井茶区最早的正式记载。
至南宋,龙井茶区所产的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皆被列为贡茶。
元丰二年(1079),原在杭州名刹上天竺寺住持的辩才法师退居至南山龙井寿圣院,并将上天竺的白云茶移植到了狮子峰,后世人称为“龙井茶”,辩才法师也被誉为“龙井茶祖”。
而辩才法师的至交好友——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以一句“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赞美龙井茶的鲜嫩。
不仅如此,苏东坡还手书“老龙井”等匾额,堪称龙井茶的“初代推手”!
虞伯生《游龙井》传颂龙井茶韵
至元代,龙井茶尚未跻身主流名茶之列,其最初还只是当地寺院僧侣日常饮用或待客的茶饮。
直至元朝著名诗人虞伯生游览杭州龙井寺、留下最早系统描写龙井茶品饮体验的《游龙井》一诗:
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游龙井》 虞伯生(元)
寥寥数语,描绘了龙井寺僧人(“澄公”即指龙井寺僧人)以谷雨前采制的龙井佳茗待客的场景。
而诗中的“黄金芽”暗喻雨前龙井之珍贵,“三咽不忍漱”则彰显了对龙井甘醇茶韵的留恋。逐渐让龙井茶走出寺庙、进入名人雅士的视野。
后据明嘉靖年间《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
乾隆皇帝十八棵御茶的“带货鼻祖”
明万历年间,西湖龙井早已凭借“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之赞誉,荣登当时的中国名茶之列。
不过,纵观西湖龙井的“茶生”,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对西湖龙井有知遇之恩——乾隆皇帝。
相传清乾隆十六年,乾隆爷第一次南巡至杭州品饮龙井后,诗兴大发写下“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之名句,并在天竺观看采茶过程著下《观采茶作歌》一诗: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观采茶作歌》(节选) 乾隆(清)
这首诗精确描述了当初采摘、炒制西湖龙井茶的过程,对茶农制茶的“辛苦工夫”有了切身感受。
此后,乾隆爷一发不可收拾,六下江南、四访西湖茶山、共著下32首龙井赞诗。
放到现在,能为一款茶写下这么多不同的赞美诗歌,绝对是“真爱铁粉”无疑了!
而如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乾隆爷亲封狮峰胡公庙前的“十八棵御茶树”,自此之后西湖龙井声誉日隆。
袁 枚美食家的舌尖认证
清乾隆年间,当朝皇帝的力捧让西湖龙井一飞冲天,当时的著名诗人、散文家、美食家袁枚也在其所编著的《随园食单》多次点评龙井茶。
《随园食单》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饮食文化著作,出生浙江杭州的袁枚在书中盛赞龙井茶是富贵人家也喝不到的名茶:
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每还乡上冢,见管坟人家送一杯茶,水清茶绿,富贵人所不能吃者也。——《随园食单》(节选) 袁枚(清)
不仅如此,他对龙井茶的品饮之道也颇有见解:“用好泉水烹之,烹之得法,其色绿,其香郁,其味甘,其形美”。
民国时期爱龙井者众
▲鲁迅
弃医从文、以笔为刀的鲁迅先生曾在《革命咖啡店》一文中直言:“我是不喝咖啡的,我总觉得这是洋大人所喝的东西(但也许是我的‘时代错误’),不喜欢,还是绿茶好。”
可见,鲁迅先生是偏爱绿茶的,龙井茶就深得他喜爱!他的日记(1912~1936年)中有100多处提及买茶、赠茶等,如1933年时就有“买龙井茶一斤,一元二角”的记录。
据说,鲁迅还曾特地到民国时期杭州著名的清河坊翁隆盛茶庄购买龙井茶,并在一次游览杭州西湖时,亲身去虎跑泉体验“西湖双绝”——以虎跑水泡西湖龙井茶。
出身茶商世家的胡适,对龙井茶的消耗量相当之多,他在国外时就曾多次写家书让妻子寄茶:“这里没有茶叶吃了,请你代买龙井茶四十斤寄来。”
▲胡适
把喝茶当成生活的艺术、悟出“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的林语堂先生也曾说过:“春天要做三件事:赏花、踏青,喝西湖龙井。”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的汪曾祺先生,对美食涉猎颇深,当得上民国文学界的“美食家”,他也没有错过绵延千年不绝的西湖龙井。
真正的狮峰龙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玻璃杯里,茶叶皆直立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入口香浓,直透脏腑,真是好茶!——《寻常茶话》(节选) 汪曾祺(民国)
贯古通今,西湖龙井的成名史是一部由僧侣、帝王、文豪、名人共同谱写的风雅长卷。时至今日依然风头无两,每年春茶季上新,人人都想喝一杯保真的西湖龙井茶!
尤其是稀贵如金的明前西湖龙井,是无数茶人的“梦中情茶”!
来源:懂茶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