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站的吐槽视频众多,播放量过百万,微博热搜也不断,抖音评论区更是喧哗,直到《小小的勇气》调整播出时间,第二期开始,赵露思的诉苦篇幅减少,节目的声评才回归正轨。
湖南卫视的综艺《小小的勇气》播出后,节目和赵露思都被骂了,骂得声音还很大。
B站的吐槽视频众多,播放量过百万,微博热搜也不断,抖音评论区更是喧哗,直到《小小的勇气》调整播出时间,第二期开始,赵露思的诉苦篇幅减少,节目的声评才回归正轨。
先前的批评对节目肯定是有影响的,导致路人未看节目就对其有一种营销过度的厌烦感,会对它有偏见。
那么,赵露思为什么会被骂呢?
01
路人缘不好,形象管理差,观众对她缺乏包容
正所谓:“喜欢你的人,无论你做什么,她们都会觉得你可爱;讨厌你的人,无论你做什么,她们都会觉得你讨厌。”
对于路人来说,赵露思给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让助理穿袜子、让助理用手接她吐的口香糖、拍戏受到惊吓,对吴磊大骂nmlgbd”的阶段,道德上表现差的艺人,还没有作品的加持,那么,路人对赵露思的包容度就会很差。
同样的行为发生在路人缘好的艺人身上,观众可能会给予包容“算了,她可能是无心的。”等那个艺人塌房后,再被反应过来“一切都有迹可循”;若发生在路人缘差的艺人身上,恶评马上汹涌而来,“不愧是她,才能做出这样的事!和以前给我的印象一样。”
赵露思累积的艺人形象太差,所以她做的不好的事会被放大一倍看待,舆论马上发酵,加上她是流量艺人,娱乐自媒体自然会对她口诛笔伐。
02
赵露思在节目中的行为确实不好
在另一档综艺《一路繁花》里,张蔷说受不了被别人骂,倪萍姐姐说:“被人骂是因为我们不够好,他说了也是说到观众心里去了,如果我们足够好,观众会觉得他在瞎说八道。”
赵露思在节目中的行为被那么多人骂,网友几乎“一边倒”地表示认同,说明赵露思的行为确实会让很多正常人感觉不妥。
节目组把《小小的勇气》第一期和加更版有争议的地方全部删减,也正是说明这个问题。
尽管宣传把赵露思的行为包装成“真实”、“单纯”,但是“真实”和“单纯”并不是可以做错事的挡箭牌。
完美化自己对赵露思的口碑没有半点好处,污名化观众也不能捂嘴观众真实的声音。
行为不端的正确公关方式是艺人本身的改变,而不是用再多看似正义的词语伪装保护艺人,把骂名泼到网友身上。
赵露思的团队可以向孟子义学习,看看她是如何从被全网嘲到变身成路人缘极好的艺人。
03
节目制作的失误
《小小的勇气》宣传的是公益纪实类综艺,成片是赵露思在围绕自己生病的一些感慨,立意是体验乡村生活,关注个人成长与治愈。
观众看完第一期后,感觉节目与公益主题不符,有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于是找到节目的缝隙开始吐槽。
网上差评新鲜出炉后,节目的简介也把“公益”、“治愈”等话全部删除,只留下播出时间的介绍。
04
粉丝与宣传团队的维护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主观感受表达对一档综艺、一个艺人的看法。
粉丝太喜欢一个艺人,就会看不得有人说她的不好,与对方争论起来。
而赵露思的粉丝年龄层都偏小,一些极端不礼貌的言论引人反感,加上艺人团队为了扭转艺人的形象,发布的声明若忽视了网友的客观评价,还强词夺理的辩解,那么势必会激发网友更大的不满。
像娱乐自媒体收到赵露思粉丝的谩骂、ZZ,是常有的事。
“你越骂,我越说”形成了劣性的循环。
观众的感受不应该被否定,中华传统美德不应该被遗忘,艺人作为公众人物,理应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任。
尤其是粉丝极多、粉丝年龄偏小的流量艺人,更应该起到一个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走出自我的思维方式,纠正认知偏差,多读书,学会理解、体谅别人,不要再把无知当幸运,忽视他人的情感。
认知那么狭隘,同理心那么弱,怎么能演好戏中的角色呢?
本文参考:南风窗《赵露思,不该骂》文章以及B站up主三块菠萝冰发布的视频。
来源:娱七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