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羊毛月的争议并非来自直播带货,而是毁在了嘴上。他口无遮拦地嘲讽00后找不到工作,几句话便让自己掉粉200万,甚至被平台禁止关注。
如果盘点2024年十大塌房网红,曾经拥有接近900万粉丝的“羊毛月”一定榜上有名。
羊毛月的争议并非来自直播带货,而是毁在了嘴上。他口无遮拦地嘲讽00后找不到工作,几句话便让自己掉粉200万,甚至被平台禁止关注。
距离羊毛月翻车已经超过四个月,如今他的账号已经解封,羊毛月“复工”了。
4月8日,有人发现,“羊毛月”这位曾以“北大保送研究生”光环走红的网红,账号已悄然解封。
解封后的“羊毛月”账号已经可以被关注,但他并未发布任何视频。上一条作品还是11月23日的道歉视频。
“羊毛月”(本名杨悦),他出生于北京,从小家境优越。大二时便注册人声合唱社团“AZA微唱团”,成为创始人兼第一任团长。
2016年,“羊毛月”成为《爸爸去哪儿》第四季主题曲的编曲之一。2018年他又带领团队为动画《全职高手》特别篇献唱片尾曲《明日之心》,并与游戏工作室西山居合作,创作并演唱歌曲《如寄朝闻道》。
2019年,他注册了“羊毛月”这个账号,开始在短视频这条赛道活跃。之后的几年,他先后参加多个选秀和综艺节目,同时靠着机票盲盒打卡张掖的视频在网上走红,甚至还带动了张掖旅游热潮。
“羊毛月”的走红,除了自身的经历和天赋外,同样离不开头顶的“顶尖高校光环”。
他本科就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保送北大新媒体研究院,从介绍来看绝对是个学霸。
他晒过自己的北大毕业证、学位证、校友卡、文化衫等周边,早期的视频中频繁出现未名湖、图书馆等北大知名场景,用“凡尔赛文学”与沉浸式话题相结合打造“学霸日常”人设,迅速吸引数百万粉丝。
这种“北大+凡尔赛”式的精英标签曾是他的流量密码,却也成为舆论反噬的导火索。
去年11月,“羊毛月”发布视频《这么难吗找工作》,用戏谑的语气疯狂调侃现在00后找工作难,连职场都进不去。
他在视频中说:“刷抖音10条有8条都是秋招零offer,北大的博士、武大的硕士找不着工作……00后不是要整顿职场吗?怎么职场都进不去?”
更令人感到气愤的是,他居然表示:“最可怕的是什么呢?大家都找不到工作了,就都觉得当网红好,都想来卷我们是不是?”
只能说“羊毛月”这次凡尔赛过头了,他全然忘记自己正是网红经济的既得利益者,处处展现出一种莫名优越感和傲慢。
流量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当能带来大量财富,利用不好则会反噬自己,成为众人讨伐的对象。
对于“羊毛月”的极端言论,网友特别是00后群体的愤怒不言而喻,有人就评论道:“你享受着教育资源红利,却嘲笑普通人的挣扎?”
因为自己的口无遮拦,本来前途大好的羊毛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嘲讽00后前他拥有877.1万粉丝,如今粉丝量却定格在675万左右,几个月时间便断崖式掉粉超200万。
而那条仍然挂在账号首页的道歉视频,评论区充斥着“何不食肉糜”、“整顿网红”的嘲讽。“羊毛月“一夜从学霸人设的“流量宠儿”沦为塌房网红“反面教材”。
然而,羊毛月面临的不仅是网友的声讨。去年12月底,有人发现他的账号已被平台禁止关注。
与此同时,因“擦边”争议爆火的吴柳芳也被封禁清粉,看来平台势必要加强对于加大了对于网红主播内容整治的力度。
时隔四个多月,“羊毛月”还是解封了。毕竟他依然有600多万粉丝,问题也还没严重到永久封禁,解封也是迟早的事。
他之所以能掀起如此之大的舆论风波,究其原因,还是极端言论踩中了社会痛点,严重挑起了群体对立。
202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1187万,就业竞争激烈,很多年轻人正经历“简历石沉大海”、“面试崩溃大哭”的困境。整体就业环境确实僧多肉少。
羊毛月的言论看似愚蠢甚至可恶,却也从侧面说明他深谙流量之道。
他精准抓住了00后的痛点,这种对弱势群体的蔑视行为,极易激发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进而获得巨大的流量。
他的这番话也似乎有点似曾相识,像极了李佳琦吐槽打工人不好好工作,连79元的眉笔都嫌贵。
可他想学李佳琦,却没有李佳琦的命。没有李佳琦庞大的粉丝基础和用户粘性,等待他的只有翻车塌房。
即便他火速删除视频并道歉,可网友还是痛斥其是“站在高楼上嘲笑地下室的人”。而且“剧本式道歉”实在缺乏诚意,又被网友拿来和猫一杯的道歉视频剪辑到了一起。
除了极端言论戳中大众痛点外,羊毛月“学霸”人设背后被扒出的黑料,也将其慕强欺弱的心理暴露在了阳光之下。
2023年,有个叫“万柳书院”的小区一夜爆火,因为这里住的全是一些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
“羊毛月”自然不能放过这次蹭流量的机会,当时他特地去拜访了一位住在万柳书院的业主,然而整个过程却非常抽象。
他不仅称呼业主一口一个少爷,甚至还自称“老奴”,开玩笑问:“你们家缺阿姨吗,我来当阿姨好了”,一副卑躬屈膝、讨好献媚的样子。
蹭“万柳少爷”流量,甚至以拜金、慕强的姿态询问“你家缺阿姨吗?”。这种博眼球的模式虽然获得了短期流量,却早已开始透支公众对其人设的信任。
而当他试图用类似极端的方式讨论职场就业话题时,人设与言论的割裂感彻底暴露。
即使对于00后的调侃只不过是一个玩笑,依然让人觉得这可能是他慕强欺弱的“真心话”。
而且类似羊毛月的塌房绝非孤例。从辱骂网友的“空空日记”到炫耀自己一天躺赚30万的顾茜茜,这些年因言论翻车的网红屡见不鲜。从中也暴露出一个深层次的矛盾:流量逻辑与人设真实性的冲突。
空空日记曾打着“反霸凌”的人设疯狂吸粉,却因辱骂网友“得癌”遭抵制。半年后尝试复出更是遭受更大的争议。
这些案例说明如今的网民已经开始觉醒,他们对网红的期待早已从“娱乐消遣”转向“价值共鸣”。靠极端言论、擦边、炫富等方式博眼球的时代更在慢慢结束。
羊毛月的翻车,本质是低估了公众对“共情能力”的需求:当年轻人挣扎于就业市场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与解决方案,而非居高临下的嘲讽。
那么解封之后的羊毛月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吗?只能说解封只是第一步,复出之路面临信任、内容与监管三大挑战。
从空空日记复出再惹争议、小杨哥在整顿完毕后至今没有出镜复播不难看出,网红的信任建立起来容易,修复却很能难。
哪怕“羊毛月”在道歉视频后至今没有更新新内容,评论区仍有人嘲讽和指责他,短时间内很难挽回人心。
内容方面“羊毛月”更需要改变以往的风格,从博眼球真正转变为创造价值。
早期的“撞脸挑战”、“城市盲盒”等内容虽然有趣却缺乏深度。复出后,他需找到新的定位,真正将“学霸”标签转化为有价值的内容。
从监管角度来看,2024年网信办“清朗行动”明确打击“无底线博流量”,抖音等平台也加强内容审核,封禁标准日趋严格。“羊毛”如果再次出现极端言论,恐怕再无翻身机会。
因“擦边”争议爆火的吴柳芳就是很好的例子,解封后他转型国风,宣传非遗漆器文化说明,网红不可能一直靠争议吃饭。
此外,“羊毛月”与MCN机构“星辰互娱传媒”已解除合作,失去MCN机构的支持,他需独自应对创作、运营与商业变现的压力。
”羊毛月”的经历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网红不仅是娱乐提供者,更是社会情绪的传导者。
内容创作需平衡娱乐性与社会责任感,尤其在教育、职场、男女性别相关的话题上,更应保持敬畏之心。
而当前平台算法仍倾向于“争议即流量”,也是导致“黑红也是红”这种畸形生态的主要原因。
如果平台不建立和完善“内容质量+社会责任”的评估体系,下一个“羊毛月”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总而言之,粉丝再多的网红也没有“免死金牌”,不过塌房后仍然有重生的可能。
这就看网红自己的态度了。继续沉迷流量游戏,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更彻底的“凉凉”。如果能以真诚的姿态回归,用行动弥补过错,或许能如吴柳芳般逆风翻盘的机会。
来源:唐大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