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正值夏候鸟的北迁季,河北石家庄滹沱河畔迎来了30余只白琵鹭在此短暂栖息。这是近年来石家庄首次记录到如此大规模的白琵鹭迁徙种群。
最近,演员李现
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打鸟作业”
图片源自李现个人微博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
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全球有4条候鸟迁徙通道途经我国
各地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为越冬水鸟提供了
充沛的栖息地和越冬场所
数据显示
2024年
我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
中国候鸟迁飞通道示意图 图片源自《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
眼下正值春季候鸟迁徙高峰期
今天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带你一起来看看
这些“宝藏精灵”
pick了哪些“鸟类天堂”
白琵鹭现身石家庄滹沱河
白琵鹭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当下正值夏候鸟的北迁季,河北石家庄滹沱河畔迎来了30余只白琵鹭在此短暂栖息。这是近年来石家庄首次记录到如此大规模的白琵鹭迁徙种群。
白琵鹭因琵琶状长喙得名,属鹮科大型涉禽,成鸟体长可达85厘米。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对栖息地水质及食物链完整度要求较高,被称为“生态指标物种”。近年来,随着石家庄对滹沱河沿线的综合整治提升,滹沱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眼下的滹沱河湿地鸟类已经达到220多种,除了常住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还有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把这当作迁徙驿站。
青脚滨鹬现身湖北神农架
青脚滨鹬 杨开华 摄
据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消息,当地观鸟爱好者近日在神农架大九湖国际重要湿地拍摄到一只鹬类,经辨别确认该鸟是青脚滨鹬,为神农架鸟类新记录。
青脚滨鹬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地带,繁殖季节可见于北欧及亚洲北部,越冬时则迁徙至非洲热带、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乃至中国南部,在云南、台湾、福建、广东及香港等地均有记录。青脚滨鹬偏好内陆淡水环境,如沼泽、灌溉农田及植被密集的湿地等。大九湖湿地是中国候鸟南北迁飞中线通道的重要驿站,广阔的水域、滩涂为水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丰富的食物。
黑翅长脚鹬现身湖南五强溪
黑翅长脚鹬 图片源自极目新闻
清明假期,一群珍稀候鸟现身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沅水流域。此次记录到国家“三有”保护鸟类102只黑翅长脚鹬、12只林鹬的栖息活动。这是该湿地公园首次在同一区域同时记录到两种珍稀鹬类集群,标志着沅水流域湿地生态功能持续向好。
黑翅长脚鹬属中型涉禽,体态修长,因拥有细长的红腿与黑白分明的羽色,被称为“红腿娘子”。它们常栖息于湖泊、浅水塘、沼泽等地,主要以软体动物、虾、甲壳类等为食。作为湿地环境“指示物种”,黑翅长脚鹬对栖息地水质要求极高,其大规模聚集表明沅水流域底栖生物丰富度显著提升。
东方白鹳现身甘肃张掖黑河湿地
在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批候鸟正陆续回归或北迁。近日,湿地鸟类监测员发现了“鸟中国宝”——东方白鹳的踪迹,这也是在黑河湿地首次发现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已处于全球濒危状态。作为对栖息环境要求极为严苛的鸟类,东方白鹳偏好生态系统完整、水质优良、食物资源丰富且人为干扰少的区域。近年来,张掖市优化水生态,修复水环境,黑河湿地生态得到持续改善,吸引了大量鸟类来此栖息和繁殖。至2024年年底,保护区共监测发现鸟类245种,其中有黑鹳、彩鹮、遗鸥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7种。
观鸟爱好者和民众
在欣赏候鸟的同时
要注意保持距离
尊重鸟类习性
不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
共同守护这些“宝藏精灵”
中国水事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新华社、极目新闻等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中国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