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凤丽出生在甘肃平凉,那是一个充满着秦腔韵味的地方。小时候,她偶然听到秦腔,就被那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一颗热爱秦腔的种子在她心底种下。12岁时,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报考平凉地区艺术学校,从此踏上秦腔之路。
在秦腔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位演员,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对秦腔的热爱与执着。她就是苏凤丽,一个从甘肃平凉小城走出,在秦腔舞台上绽放璀璨光芒的艺术家。
苏凤丽出生在甘肃平凉,那是一个充满着秦腔韵味的地方。小时候,她偶然听到秦腔,就被那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一颗热爱秦腔的种子在她心底种下。12岁时,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报考平凉地区艺术学校,从此踏上秦腔之路。
1986年,从艺术学校毕业的苏凤丽被分配到平凉地区秦剧团。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对秦腔的热爱,她很快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参演剧目多达数十部。1997年,26岁的苏凤丽凭借折子戏《探窑》在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荣获表演一等奖,成为平凉市首位获全省专业戏曲比赛表演一等奖的人。这一奖项,让她开始在秦腔界崭露头角。
1999年,苏凤丽调入甘肃秦腔艺术剧院。在这里,她迎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2000年,她在大型历史剧《飞将军李广》中饰演李姬,在折子戏《探窑》中饰演王宝钏,双双获得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此后,她又在多个比赛中获奖,演技得到了广泛认可。
然而,真正让苏凤丽声名远扬的,是秦腔版《锁麟囊》。一直以来,苏凤丽都对京剧《锁麟囊》情有独钟,她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这部戏搬上秦腔舞台。2009年,她的梦想终于实现。苏凤丽和创作团队经过多方探索、反复实践,成功将京剧《锁麟囊》移植改编成秦腔。首演当晚,剧场座无虚席,观众们被苏凤丽的精彩表演深深打动。此后,《锁麟囊》几乎场场爆满,备受各界好评。2013年,苏凤丽凭借在《锁麟囊》中的精湛表演,荣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之一,也是对她多年努力的最好肯定。
如今的苏凤丽,已经成为秦腔界的名家。每次演出,剧场都被戏迷围得水泄不通,粉丝们看到她时,热情高涨,欢呼尖叫不断。演出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离去,只为能多看她一眼,和她合影留念。网友们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她的喜爱,有网友建议她多开展戏曲讲座,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秦腔;也有人希望她能多收徒弟,把秦腔艺术传承下去。在我看来,这些建议都非常有意义,秦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像苏凤丽这样的艺术家发挥更大的作用。
苏凤丽的成名之路,是一部充满汗水与坚持的奋斗史。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让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她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热爱秦腔的人,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在艺术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相信在苏凤丽等艺术家的努力下,秦腔艺术一定会越来越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朱@爱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