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时近两年的维权拉锯战,终于将“超能摄影阳阳”与“懂瓜呱”等人的造谣行为盖棺定论。
虽然昨天的热搜都是股票,但其实还有件挺重要的事情:
蔡徐坤胜诉了。
历时近两年的维权拉锯战,终于将“超能摄影阳阳”与“懂瓜呱”等人的造谣行为盖棺定论。
现在两人手写了道歉信,还登上了《上海法治报》。
他们支付的赔偿金,也被蔡徐坤转手捐给了希望工程。这明显是一种表态——打官司不图钱,只图一个公正。
这事其实还挺解气的。
因为以往我们看到的都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就算最后辟谣了,造谣者也就是发条微博或者钻空子改口了事。
能要造谣者手写道歉信,还登报展览。
这对以后再敢造谣的人无疑是个震慑,对深受网络谣言困扰的人也很提气。
事情本身并不复杂。
2023年,几个八卦博主爆料蔡徐坤的私生活,然后东拼西凑几张图,说得信誓旦旦的。
虽然被他们当作证据的图,事主很快就出来辟谣说和蔡徐坤毫无关系:
虽然面对如此荒唐的造谣,蔡徐坤方第一时间去报案了,也准备证据和造谣者对簿公堂。
但司法判决需要时间,而且吃瓜网友往往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最后情绪冲淡了理性,谣言也盖过了真相。
一直到两年后,才由法院的判决书还他清白。
好在国家已经不断推出政策,强化执法力度,对恶意造谣者实施“行政拘留+高额罚款”的惩罚,让他们知道造谣需要付出代价。
就在今日,央视新闻报道了有关部门持续打击这些低俗炒作明星信息的行为,其中也包括蔡徐坤一案中的被告。
不用想也知道,这帮人过去在网络上搅了多少浑水,造了多少谣。
希望大家记住。
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该为自己做的事付出代价。
其实类似的谣言屡见不鲜。
就在上个月,有个叫徐某的网民,利用AI结合“顶流明星”“境外豪赌”“输光十亿”等爆款关键词,炮制出一篇谣言,绘声绘色地描述“某种顶流明星在澳门豪赌7日,输光10亿,抵押三处豪宅”的故事。
由于过于劲爆,这假消息传得比火箭还快,直接风靡全网。
网友们把可能的对象列了一箩筐,从周杰伦猜到黄晓明,吓得大家拐弯抹角地跳出来辟谣。
造谣的网友付出了代价,以行政拘留8日作为结局。
可惜网络上的八卦谣言不会因此止息。
它们会继续流传在各种娱乐账号的评论区,流传在狗仔的直播间,流传在网友们的口口相传中,成为莫须有的谈资。
蔡徐坤也好,顶流明星也罢。他们的遭遇,其实恰恰就是现在舆论场的现状。
即真相跑不过谣言,理性跑不过热度。
毕竟谣言可以说人咬狗,但真相只能说狗咬人。可狗咬人哪有人咬狗有流量呢?
尤其是娱乐圈,更是如此。
安迪沃霍尔曾经说:“在未来,每个人都会出名15分钟。”
如今恰好是这样的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产出内容的能力,加之AI技术的滥用,导致很多无良媒体成为流量的傀儡。
人们称呼他们为娱记,但他们根本算不上是记者,也从来不展示娱乐圈的真相,而是让人自己成为谣言的制造者、舆论的操盘手。
看多了不难发现,如今这些爆料早已经有完整的流水产业链。
先是利用模糊的信息造势,以“圈内人”的身份为信息可信度提供背书,再利用无法证实的消息挑逗公众情绪、带动舆论节奏。
顺利的话,就能炮制谣言牟利。
翻车了就火速删帖道歉,假装无事发生,再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
比如参与造谣蔡徐坤的娱记之一“超能摄影阳阳”,已经不是第一次侵权明星了。
可以说是前科累累。
所以我说在一定程度上,公众人物在舆论场上反而是“弱势群体”。
造谣者在暗,他们在明。
造谣者可以失败无数次,而他们只要一次辟谣晚了,造成的后果就是不可估量的。
可能职业生涯最黄金的时间会被耽误。
可能合作团队的心血都要被浪费。
真的很可惜。
宁浩的电影《红毯先生》里,刘德华饰演的“刘先生”遭遇网络舆论谣言时手足无措。
他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刚开口“真相不是这样的。”
专业人士:“真相不重要。”
真的很吓人。
谣言的受害者不止明星,还有很多普通人。
我有一位朋友,就因为和家里长辈拍了一组艺术照,结果被人把图盗走,硬说她傍上了一位大款。
还看过一个媒体,图文并茂地描述了一个女孩一年花费男友20万,然后在异地期间与上百位男生开房:
最后逼得女生出来拿着身份证出来辟谣,说文字故事里的这个“女海王”姓林,而她姓张;“女海王”在长春上学,而她在北京上学;故事里的“女海王”要男朋友帮她还花呗,然而她花呗从来就没开通过。
这不就是最难的“自证清白”吗?这不就是最痛苦的“自证无罪”吗?
可怕的是,AI技术的高速发展更是进一步降低了造谣的门槛。
网络上本来就到处都是看图说话的假消息,经常一张图下去八百个故事就编出来了。如今有了AI技术,你想编什么故事,它就给你凭空造出什么,更方便了造谣传谣的人。
连蔡徐坤这样的公众人物都会陷入被凝视的困境,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才能摆脱,普通人又能咋办呢?
以前我们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后来国家出台相关法律,对那些针对公共事务进行造谣引起恐慌的人予以严厉处罚。
所以近两年来,无论微信群也好微博也好抖音也好,都很少会看到那些针对公共事务造谣的了。
为什么?
因为害怕被追责和处罚,看到新闻里的典型案例害怕了。
其实针对个人的谣言也是一样。现在之所以某些傻逼看到一张图就敢乱编,还是因为他们不怕,他们觉得自己随便口嗨胡扯一个消息,没有人可以处罚他们。
其实对个人也是一样。
你说再多道理,不如开一张罚单来得有效。
我们更应该拿起法律武器,好好搞几个典型案例出来。
蔡徐坤这次的维权如此,之前很多人的维权亦是如此。
你看,之前那个取快递被造谣的谷女士,勇敢拿起了法律武器进行维权,最后不但让两个造谣者惊慌失措,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在法庭上道歉请求原谅,法院更是判了他们诽谤罪,有期徒刑一年缓期2年执行。
应该为这些人的勇气和执着鼓掌,我们的互联网环境需要这些较真的人。
希望这样较真的人以后可以越来越多。
也希望我们的环境可以越来越友好。
不仅仅针对造谣者,也针对热爱传播的“吃瓜群众”。
来源:雷斯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