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就是演员》节目中,作为导师的章子怡就曾现场发飙,大声呵斥台上台下的各位演员,并询问他们:“难道演员是什么最低级的职业吗?”
最近,赵露思参与的综艺《小小的勇气》频繁刷屏网友们的抖音。
这个综艺的主要卖点就是赵露思单枪匹马在镜头前和村民们互动,探访大山深处的喜怒哀乐。
其中有一个片段格外出圈,就是一个农村的小女孩和赵露思并肩而行,聊到了自己很羡慕赵露思可以做明星、做演员。
小女孩还以为做演员至少需要学历,但是却发现不是,赵露思和她说“如果演员只是漂亮的话,那她看不懂剧本也演不了戏”。
这几乎在娱乐圈是一个共识,中央戏剧学院的院长就表示:“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素养”。
《我就是演员》节目中,作为导师的章子怡就曾现场发飙,大声呵斥台上台下的各位演员,并询问他们:“难道演员是什么最低级的职业吗?”
章子怡说这句话的原因是当时在台上竞演的金莎和金子涵两位演员的表演实在不堪入目。
她们表演的片段是当时大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的名场面,女主顾佳带着自己的丈夫许幻山和“小三”林有有摊牌的片段。
这段剧情是非常出彩和需要演技的,因为这个片段原本剧中的三位演员童瑶、李泽锋和张月都成为被观众熟知的演员,李泽锋甚至有了“渣男专业户”的称号,林有有这个名字一时间也成了绿茶小三的代名词。
然而如此出彩的场面两位女演员却饰演得极差,正宫演得像是没有底气的小三,小三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感觉。
因为金莎是歌手,金子涵是新出道的idol,所以引发了这样一场“宣判”。
张纪中、郝蕾、刘天池纷纷表示两位还不如去做自己的本职工作,章子怡更是怒言“我们不能做力不从心的事情。”
两个歌手出身的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经历和演员的体验感,所以无法表现出剧本中所呈现的感情。
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缺失的体现,她们无法准确地表达出角色的性格,金子涵高中毕业之后就开始从事idol方面的训练,非常缺乏和普通人相处的体验,尤其经纪公司会限制这些年轻女孩们的恋爱生活,更是让金子涵不知道如何表现一个年轻女孩对于争抢爱情的情绪。
金莎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本身没有演戏和文本方面的钻研,更多的是对于音乐的钻研,所以对于一些贴合自己本身形象的角色还可以拿捏,但是顾佳这种脱离她本身软糯性格的角色她就无法正常展现。
金莎其实出道的时候是以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中的蓝菲琳出圈的,这个角色就是那种长相靓丽、性格腼腆的角色,所以金莎还可以拿捏得住。
其实金子涵体验的角色林有有的原本扮演者张月,本身也不是科班出身。
这种非科班出身的演员非常多,有的人是舞蹈学院毕业的,有的可能是从各种专业之中跳到演员这个行列的,比如王宝强、黄轩、檀健次、张晓龙、孙俪、赵丽颖、辛芷蕾、董洁。
但是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软实力和体验感实现角色的正常甚至高品质演绎,这就是一个演员文化素质的影响。
这些非科班出身的演员虽然想要成熟需要更多的努力与精力,但是一旦融入这个行业那将是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在她们没有成熟的阶段也会受到很多的质疑,比如现在最火的95花虞书欣和赵露思就都不是科班出身,两个人被网友戏称为“网红出身”,缺少文化底蕴。
两个人在演绎一些欢脱的角色的时候都缺少一些正常的灵动,反而多了一些油腻和幼态,令人感到不适。
赵露思本身还存在素质低下的争议,因为在拍戏的时候男演员可能存在失误,赵露思就在现场破口大骂,各种脏字不断,完全不符合她之前树立的“软妹”人设,所以备受争议。
还有和她们同期的另一位“对家”白鹿也深陷“文盲”争议,她的一篇告别角色的文章,短短不到300个字的内容,白鹿至少错了3个字,“嗑”写成了“磕”“在”写成了“再”“涌”写成了“泳”。
这些字都是小学时期就在学习的常用字,白鹿也因为这些失误被人起底只是一个普通的中专学历。
而且白鹿的这个问题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尽管她的公司老板多次为她“冲锋陷阵”,也弥补不了粉丝对她文化水平的质疑,质疑她是否能够看懂剧本。
其实有关这个问题,早在2023年3月份中央戏剧学院的院长郝戎就曾经回应过。
他认为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素养,这两年观众开始重视演员的文化水平,对于一些“绝望的文盲”嗤之以鼻,恰恰说明了观众的欣赏水平正在提升,他们越来越无法接受那些浅层的演技和浅薄的展现。
观众对演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只是文化水平的要求,而是体现在以文化为基底的“声台形表”各个方面的表现。
就像他所说的“美丽的容颜总会老去,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才是演员永葆青春的正道。”
演员拼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拼的是文化底蕴,如果一个演员的文化课水平不过关,只有100分、200分,那他即便看得懂剧本也无法表现出来。
比如《甄嬛传》之中就传说这么一个段子,孙俪听说演清宫戏,很喜欢《还珠格格》中那些大花旗头,主动和导演以及服化道提出想要这样一个造型。
幕后主创和她解释了一下说这些大花都是清末期才有的造型,她们这个戏是清中期的雍正时期,是不存在这么大的旗头的。
但是孙俪不理解,就觉得那种好看,最后导演无奈让剧组幕后给她准备了这么一个造型,但是拍摄完成之后却完全没有用到正片之中。
这个故事真实性不可考究,但是它却侧面说明了演员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古装剧,如果演员缺少文化,不懂得古时候的一些礼仪、着装、饮食等等的文化,那在拍摄阶段就会徒增烦恼,甚至引来笑柄。
“绝望的文盲”还有一个侧面可以表现的点就是台词,这几年对于演员的考察要求逐步提升,越来越无法接受那些只用配音,不肯自己说台词的演员。
这个是从很多年前之前留下来的陋习,因为港台演员普通话多数不太好,所以当时的影视剧很多都喜欢用配音,就此留下了习惯,尤其是古装剧因为更在意语气和抑扬顿挫,所以大多是用配音展现。
缺少文化底蕴,那就意味着无法理解台词的感情、断句、用词的重音以及讲台词的时机,这对一个演员来说将会是致命伤。
中戏院长郝戎不只是在2023年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在2025年的3月5日他也同样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文化底蕴的深厚决定了你将来从艺道路的长远”。
在他眼中表演专业文化底蕴是非常重要的,要说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演技卓绝的演员也不是没有,比如王宝强。
但是王宝强是天赋派和体验派的结合体,属于“老天赏饭吃”的演员,他是在生活里摸爬滚打过的人,可以依靠自己的过去经验去理解角色,这也是一种文化的积累。
所以“温室的花朵”演员们,吃不了王宝强的苦,你就自己好好学习文化课,这对你将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来源:章宇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