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李美越被官方打码,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化使者”?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7 19:14 2

摘要:拥有750万粉丝的网红李美越,在海外顶流“甲亢哥”的中国行直播中,本应扮演文化交流的桥梁,却因一系列争议言行彻底翻车了。作为翻译,他不仅曲解理发师的原意,误导甲亢哥认为“中国店员嫌弃他的脏辫”,将热情粉丝描述为“非正常人”,更用贬义词汇“chick”形容中国女

拥有750万粉丝的网红李美越,在海外顶流“甲亢哥”的中国行直播中,本应扮演文化交流的桥梁,却因一系列争议言行彻底翻车了。作为翻译,他不仅曲解理发师的原意,误导甲亢哥认为“中国店员嫌弃他的脏辫”,将热情粉丝描述为“非正常人”,更用贬义词汇“chick”形容中国女性。

面对网友的质疑和抵制,4月1日,他仓促发布的道歉视频。但视频发出却未能平息众怒,反而因其避重就轻、毫无歉意的态度招致更多批评。4月5日央视《新闻周刊》对其画面进行打码处理,这一官方表态明确传递出:靠哗众取宠博取流量的行为,终将被主流价值观所摒弃。平台数据显示,事件发酵后李美越账号单日掉粉超5万,其合作品牌纷纷终止合作,市场给出了最直接的回应。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一些外籍网红通过“热爱中华文化”的人设快速吸粉。他们或身着汉服摆拍,或高喊“我爱中国”,或像李美越一样,以“东北大花袄征服世界”的猎奇营销博取眼球。所谓的 “中国文化输出” 不过是浮于表面的摆拍,他们从未真正了解过汉服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内涵,也不清楚东北花布承载的民俗意义,只是把中国元素当作博眼球的工具。在实际文化交流中,频频暴露对本土文化的肤浅认知。更有甚者像李美越这样,在跨国直播中刻意制造文化冲突,以“节目效果”为名行文化误解之实。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本质上是将文化认同异化为流量生意。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化使者?对比李美越的翻车,一些正面案例或许能提供答案。英国博主“亚亚亚呀当”在视频中深入贵州村超解说中国草根足球文化,美国博主“郭杰瑞”用田野调查方式呈现中国脱贫攻坚。这些正面案例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传播需要扎根现实,用真诚赢得尊重。他们不刻意讨好也不居高临下,而是以平等视角展现真实的中国。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的不是哗众取宠的表演者,而是能够搭建理解桥梁的文化使者。他们或许不够完美,但必须保持真诚;可以展现个性,但绝不能突破底线。李美越事件为所有内容创作者敲响警钟:流量可以快速积累人气,但唯有真诚与敬畏,才能赢得持久的尊重。

来源:长江新闻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