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童怼房琪,到底是谁的人品不行?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7 18:29 1

摘要:因为不关注此类综艺,所以关于她们的事情,也只在短视频平台零星看过。

谁能想到,都已经2025了,还有人在综艺节目里鉴别艺人人品。

不关心艺人们的作品,却去过分解读人的好坏。

叶童和房琪,都是我很喜欢的两个公众人物。

一个是演艺圈的老前辈,另一个是声名鹊起的自媒体博主。

两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因而这一季的浪姐,似乎给了这两位不少镜头。

因为不关注此类综艺,所以关于她们的事情,也只在短视频平台零星看过。

节目进行到一个选人环节,叶童给房琪亮了灯,给了她选择自己的机会。

房琪想要个唱跳舞台,因而拒绝了她的邀约。

并给出理由,称担心姐姐的精力,并希望她在节目里玩得开心。

叶童随机回复,称她这话有问题,居然质疑她的精力问题。

主持人谢娜也站出来帮腔,从房琪的话里挑刺。

指出担心人家精力,却又让人家玩得开心,这种说法存在矛盾。

说话的三个人都带着笑,显然没把这些事情当回事。

可节目播出之后,立刻就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因为房琪的这套说辞,引发了网友们的不满。

指责她先前的温婉治愈人设都是装出来。

更是觉得她不识好歹,不懂得尊重前辈。

就连她很早之前点评张含韵的那番话也被翻出来。

质疑她提及的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是盗用了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一书中的名句。

当初受到的赞扬声很大,如今的诋毁和质疑也一样不少。

这一期的浪姐,没有什么表演名场面出圈。

登上热搜的,全都是些参赛成员之间的矛盾。

标榜着女性魅力的成团选秀,却一直从女性矛盾里找话题。

有不少观众对后面几季浪姐的内容表达不满。

对那几位卷入是非中的选手,更是恶意满满。

这些天,老艺人陈德容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房琪也一直在被点名,先有小组乌龙事件,再有选人风波。

吴宣仪更是一直活跃在骂战中心,只要一开口就被女网友们找到了新的槽点。

王蓉被淘汰,也导致节目组一直在被诟病。

观众们一边看,一边骂,热搜没完没了。

这样的局面,节目的制作组和一大群自媒体博主怕是笑得合不拢嘴。

那些被点名的选手,私下里估计也在拍手称快。

如今这个流量时代,公众人物们从来就不怕被非议。

相反,她们更担心的,是完全不被观众讨论。

哪怕是一直被观众吐槽,那也是黑红的表现。

卷入舆论风波,比起压根就不被看见,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因而何泓姗才会在淘汰后依旧发文,掌握最后一点流量。

王蓉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还会报名2026年的浪姐。

所谓的成团,不过是披着竞技外衣的翻红之旅。

只有百无聊赖的观众,把一群过气艺人博出位的节目,当成是实力比拼。

如果真的是比较专业技能,很多选手怕是连参赛资格都没有。

每一期的浪姐,都有一些参赛选手是节目组力捧的对象。

其他大部分人,都是些陪衬。

简而言之,就是出来露个脸,给那些节目组想捧的人充当炮灰。

有些选手参加一两期就走了,因为人家参赛的初衷就是拿通告费走个过场。

精通唱跳又有人气的女艺人,根本就凑不齐这么多人。

大部分选手之所以能来,就是因为她们的通告费便宜。

有了她们的衬托,才能把那些观众缘好的人留到最后。

拼硬实力,一些跨界的演员怕是屁股都没坐热就得走了。

许多有争议的桥段,本身就是节目组刻意为之。

要么是选手合约签的短,要么就是为了让观众不满,以此来引发关注度。

那些被网友们吐槽的争执事件,是节目组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说句实在话,大家最想看到的,难道不是艺人们在节目里发癫吗?

她们的表现也抓马,撕扯得越厉害,节目的热度就攀升得越高。

喜欢参赛选手的人,不管她们表现如何都会接着看。

而房琪和叶童的所谓争执,恰恰吸引了我们这些不看浪姐的人。

相较于业余选手们蹩脚的唱跳,这种摆在台面上的争吵,才更能引发路人的好奇心。

卷入是非中的艺人,一般也不会第一时间就站出来发表观点。

先吃到了流量的红利,看看情况再下场。

除非对自身的名誉影响过大,才会出来解释一二。

大约是房琪被骂得太惨,不出所料,今天叶童发文为其辩护。

不仅给了自己宽容大度的人设,也洗白了房琪的那些话术。

更重要的是,再次为浪姐带去了一波关注度。

当观众们还在网上辩论,为自己的艺人妙语连珠时。

制造了节目爆点的制作人们,估计已经在后台开启了庆功宴。

综艺节目,最擅长的就是撩拨观众的情绪,让她们为别人的境遇悲喜不定。

那些热门的综艺,如今被记住的根本不是内容,而是参与者激烈的争吵。

前不久的一路繁花,李小冉和刘晓庆的矛盾,成为了节目组最大的爆点。

再见爱人,麦林,杨子,黄圣依,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引发全民热议。

很多年前的花儿与少年,许晴一句上一季更好玩,上一季的人都正常,直到今天仍旧无出其右者。

类似的案例,简直不胜枚举。

可以说,节目制作组巴不得参与者都能吵起来,最好闹到不可开交。

那么这档综艺离大爆也就不远了。

因而才会有高强度的训练,以及各种不合理的赛制。

为的就是激化矛盾,让参与者们有架可吵,让粉丝们尽情掐架。

粉丝们拼了命维护自家的哥哥姐姐,人气和热度也就有了保证。

而一些自媒体博主,也可以借机蹭流量。

拼凑各种似是而非的矛盾,让网友们大吵特吵。

可以说,综艺节目里只要有矛盾,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节目组凭借着流量挣到了该挣的钱,艺人们通过矛盾获得了翻红的机会。

自媒体博主们的饭碗里有了新的食材,可以持续更新好几期。

这个过程中,所有利益既得者都很高兴。

只有把噱头当真了的观众,为自己喜欢的艺人抱不平。

甚至因为一档节目,一会儿被某人圈粉,一会儿又因为某个桥段脱粉。

心疼这个,同情那个,一边怒斥,一边流泪。

大谈什么人性和细节,好似自己是剖析她人的智者。

事实上,不过是闲得发慌,自寻烦恼。

浪姐这么多期了,能拿得出手,还是屈指可数的那几个节目。

姐妹们到最后都达成了大和解,保持面子上的融洽。

有流量的,无所谓成不成团,没流量的,也成不了团。

是否成团,那些姐姐们可能还没看入迷的观众在意。

一团和气的综艺,基本上就扑街了。

参与者在节目里的表现,都带着目的,与人品并无半分关系。

别被综艺节目影响心情,看个乐子,就够了。

来源:凯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