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看了所有完整的节目,第一观感是,房琪的确是我很讨厌的那种职场人:背刺小组成员、怼叶童时更显情商洼地......但房琪被骂得这么狠,根本不是因为她情商低。
《浪姐》播到现在,房琪已经吸走所有射向陈德容的火力,成功晋升为这个节目观众最讨厌的女嘉宾,没有之一。
我看了所有完整的节目,第一观感是,房琪的确是我很讨厌的那种职场人:背刺小组成员、怼叶童时更显情商洼地......但房琪被骂得这么狠,根本不是因为她情商低。
主要还是她立“才女”人设翻车了。
而至于房琪翻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她太操之过急。
能很明显看出,她上这个节目是抱着必红的决心——可能一部分人比如我是看了这个节目才知道房琪,但现实是她早年凭借很多金句文案已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甚至房琪自己就是自媒体博主,短视频做得很成功,在某平台有2000万+粉丝。
所以她是切切实实大火过的。
我又看了相关数据和文章说明,大概由于视频没有新意,房琪最近一年的数据出现了很明显的下滑趋势,所以不排除她上《浪姐》就是要找回曾经的辉煌。
芒果台也很“识趣”地为她保留了很多镜头,只可惜房琪操之过急,镜头频繁展示她的部分,不但没有凸显她令人期待甚至惊艳的才华,反而让人怀疑房琪究竟是怎么了,为何很多时候连一句话都讲不好,就磕磕巴巴的。
不过造成她“才女”人设翻车的根本,还是因为她的才华实在难以追上她的野心。
特别是看了房琪和彭小苒、何泓姗争吵的几组镜头,在她身上,“文化人”的傲慢与偏见比比皆是,各种原地遁形。
不太清楚以前的房琪,只看《浪姐》里的她,我认为她的才华是配不上既往那些殊荣的,也怪不得过去曾崇拜她的人也纷纷倒戈,怀疑以前的房琪只是幸运的“猪”,碰巧站在了流量的风口。
事实上,越是被更多的人关注,越需要真才实学。倒也不必苛责观众都在拿放大镜看人,毕竟真金就要不怕火炼。
有了房琪做对比,陈德容反而没那么讨厌了,是因为陈德容虽然有点大美女的矫情,但她不装。
最多只是普通人跟大美女的人生以及待人做事的态度有壁,然而随着陈德容跌下神坛,以及大家更多去了解她过往的顺风顺水,也不是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要到处讲“感情”。
但房琪不一样,她这次翻车是直接亮了自己的底牌,等于所有人都看到她所谓的“才女”标签其实没有充分的才学在支撑——而一个肚子里没墨却偏偏硬凹的“装货”,再加上公然背刺队友,让很多人直接幻视了自己职场上最不想遇到的那类人,自然会对她产生厌恶。
毕竟,“这个世界真正管用的永远是强者的示弱,而非弱者的逞强。”
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因为上《浪姐》,房琪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因为她作为一个网红,长期以来营销的就是才女+高情商的人设,尤其是文案写得好。
加上她以往在节目里爆出金句时,总是随心随性,出口成章的模样,所以她“才女”的人设是很带感的。
但是《浪姐》几乎没任何准备的空间,很多事的发生,你与队友之间的摩擦,就算一部分是剧本,剩下一部分也是自然发生。
而真正的才女,是能在任何境遇下都做到出口成章,房琪显然没这个能力,更糟糕的,她一贯流畅的表达,可能在《浪姐》这么一个错综复杂、随时出现各种情况的环境里是受阻的,所以无论备采还是现场,观众所见的房琪,几乎没爆什么金句,甚至很多话都讲的磕磕巴巴。
这就很让人怀疑,为什么之前的房琪给人一种很会说话的印象?更多也可能因为,她的台词早就写好了。
“才女”人设翻车,使观众感受到一种被戏耍的感觉,之前麦琳也是这样,所以不管后期她如何强大,观众都难以接受,必然进行抵制。
比如某书上,已经有人开始扒房琪并且扒到了房琪的各种“拼凑式文案”。
我相信现在的结果是房琪始料未及的,她就算要红也一定不是这种黑红,就像陈德容始料未及自己顺风顺水的半辈子,会在《浪姐》栽这么大一个跟头。
其实跟陈德容一样,房琪本质上是被“信息茧房”给套住了。
我自己也是做自媒体的,这个工作的好处是很多事、一些钱,你一个人就能干了、赚了,但坏处更明显,它太局限,创作者很容易被困在自己的思想或说审美里。
特别对于房琪这样一个曾经大获成功的自媒体人来说,我很怀疑她其实很难听得进去别人讲话,很可能已经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彭小苒、何泓姗给她提意见,她想都不想就否决了......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但怎么说呢。
可能人只有摔倒了,才会知道痛,才会反思自己哪里是错的。
房琪后期如果想有正向的改变,她必须正视自己,去伪存真。
她该认识到,即便再想翻红,也不必用力过猛,很多事,你的能力和水平到了,老天自然会给予奖赏。
来源:念的影像生活一点号